首页 > 分享 > 绿色建筑与城市微气候调控(28页)

绿色建筑与城市微气候调控(28页)

绿色建筑与城市微气候调控

绿色建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机制

绿化植被的降温、遮阳和净化作用

建筑外墙材料对城市热岛现象的调节

可再生能源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的途径

自然通风设计优化城市通风效率

雨水收集系统对城市水循环调节的作用

白顶建筑在炎热地区降温的策略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对城市微气候的意义ContentsPage目录页

绿色建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机制绿色建筑与城市微气候调控

绿色建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机制绿地系统调控机制1.绿地系统能够吸收和释放水分,调节城市湿度,降低热岛效应。2.植被区通过叶面蒸腾散热,降低周围空气温度,营造凉爽微气候。3.绿地系统阻挡建筑物的风阻力,改善城市通风条件,促进空气流动。屋顶绿化调控机制1.屋顶绿化层吸收太阳辐射,释放水分,降低屋顶温度,减少室内热量传递。2.绿化层植被阻挡强风,减缓风速,营造舒适的户外空间。3.屋顶绿化系统有效吸音降噪,改善城市声环境。

绿色建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机制垂直绿化调控机制1.垂直绿化覆盖建筑物外墙,有效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建筑物能耗和室内温度。2.植被墙体提供隔热保护,减少室内热量散失。3.垂直绿化系统吸附悬浮颗粒物和空气污染物,净化城市空气。通风和自然采光1.绿色建筑通过优化通风设计,合理设置窗户和采光井,增加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室内能耗。2.交叉通风设计促进室内空气流通,排出有害气体,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3.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需求,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机制热惯性调控1.绿色建筑采用高比热容材料,如混凝土和砖块,吸收白天热量,夜晚释放,调节室内温度。2.热惯性调控减少室内温度波动,保持相对稳定舒适的室内环境。3.夜间通风与热惯性调控相结合,营造凉爽的室内微气候。太阳能利用1.绿色建筑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建筑物用电需求。2.太阳能利用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降低碳排放,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3.太阳能电池板还具有遮阳和隔热功能,改善室内微气候。

建筑外墙材料对城市热岛现象的调节绿色建筑与城市微气候调控

建筑外墙材料对城市热岛现象的调节主题名称建筑外墙材料的热导率与城市热岛效应1.建筑外墙材料的热导率影响建筑内外温度差,进而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热导率越高的材料,传热越快,建筑吸热越明显,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2.低热导率的墙体材料,如保温墙体材料、隔热层等,可以减缓热量传递,减少建筑物吸热,从而起到调节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3.在外墙保温层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质轻、导热系数低、价格适中的材料,如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等。主题名称建筑外墙材料的比热容与城市热岛效应1.比热容是指物质吸收或释放单位质量热量时温度变化的程度。比热容越大的材料,吸收或释放同等热量时温度变化越小。2.高比热容的墙体材料,如混凝土、砖石等,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减缓温度升高,从而缓冲城市热岛效应。3.在炎热地区,宜采用高比热容的墙体材料,以吸收更多热量,调节室内外温差,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建筑外墙材料对城市热岛现象的调节1.太阳反射率是指材料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反射率越高的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从而降低建筑物温度。2.高反射率的外墙材料,如浅色涂料、瓷砖等,可以反射更多的太阳辐射,减少建筑物吸热,从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3.在夏季,采用高反射率的外墙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降低室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主题名称建筑外墙材料的透气性与城市热岛效应1.透气性是指材料允许空气或水蒸汽通过的能力。透气性好的材料,可以促进空气流通,散热降温。2.外墙透气性差的材料,如密闭涂料、玻璃幕墙等,阻碍空气流通,不利于热量散失,加剧城市热岛效应。3.采用透气性好的外墙材料,如透气涂料、通风砖等,可以促进室内外空气对流,带走热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主题名称建筑外墙材料的太阳反射率与城市热岛效应

建筑外墙材料对城市热岛现象的调节主题名称建筑外墙材料的绿化与城市热岛效应1.外墙绿化是指在建筑外墙种植植物,起到遮阳、吸热、降温的作用。绿化墙体可以吸收太阳辐射,释放蒸汽,从而降低墙体温度。2.外墙绿化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改善城市微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推进外墙绿化,通过增加植物覆盖率来调节温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主题名称建筑外墙材料的技术创新与城市热岛效应1.新型建筑外墙材料不断涌现,如相变材料、光致变色材料等,具有智能调温、自清洁等功能,可以有效调节室内外温差。2.利用科技手段开发新型外墙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热导率、比热容、反射率和透气性等性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微气候调控需要。

可再生能源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相关知识

绿色建筑与城市微气候调控(28页)
城市微气候改善措施
城市微气候调节策略研究.pptx
城市微气候改善方法
城市微气候改善措施.docx
城市微气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概述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屋顶花园对建筑微气候的影响
城市微气候改善策略
城市微气候环境改善

网址: 绿色建筑与城市微气候调控(28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3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绿地植被覆盖与微气候调节.doc
下一篇: 绿化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