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城市风道可调节微气候并非治霾良策 “靠天吃饭”局面很难改变

城市风道可调节微气候并非治霾良策 “靠天吃饭”局面很难改变

2015年1月13日,根据监测预报分析,12日至14日,北京将持续出现重度污染天气。为此,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10日下午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这不仅是2015年来北京启动的首个重污染预警,也是《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实施以来,首次提前两天启动重污染预警。

·ç´µÓê´ò±±¾©Îíö²É¢ ±±¾©Ó­½ÓÀ¶Ìì q26

图片与本文无关

·ç´µÓê´ò±±¾©Îíö²É¢ ±±¾©Ó­½ÓÀ¶Ìì 预警虽能提前,但雾霾终究躲不掉。不少网友无奈调侃,眼下治霾唯有“等风来”。而此前有媒体报道,北京正研究6条城市风道。本报记者分别对话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吴唯佳和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探讨城市风道究竟有何功效,是否能够成为治霾良策。

“不断蔓延的城乡用地,阻隔了城市周边的生态系统”

北京晚报:什么是城市风道?有何功效?

吴唯佳:城市风道,也就是城市的通风廊道,主要是通过绿地本身实现通风的效果。同等情况下,大规模的绿地要比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建筑温度要低。假如面积在0.5平方公里以上的话,绿地温度要比城区低3、4度。而风都是从低温地区吹向高温地区,温差所带来的空气流动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像北京这样一个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迫切需要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环境,而绿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原来主要是摊大饼式的圈层发展,不断蔓延的城乡用地阻隔了城市周边的生态系统,绿地形成的廊道有助于将城市和周边生态系统连起来。

彭应登:简单来说,城市风道或通风廊道相当于城市的肺。风道本身不完全是为了引风和排风,还考虑了生态效应。风道既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又能为城市创造绿色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当然,风道也不完全都是建在绿色生态廊道上面,像二环、三环这样的城市主干道,也能起到风道的作用。

“城市风道调节的只是微气候,对整个城市的雾霾影响微弱”

北京晚报:城市风道在治霾方面是否管用?

吴唯佳:要想知道城市风道能否缓解雾霾,首先应该找到雾霾产生的根源。研究表明,北京当前的雾霾主要还是来源于大规模的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带来的废气,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区域性的相互影响,跟某个时间段内的气候状况密切关联。如果这些根源不解决,单靠城市风道显然是无济于事的。至于城市风道能形成多大的通风效果,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雾霾,还需要缜密的科学研究。总体来说,城市风道的确能够在小范围内改善局部通风状况,但对大范围的雾霾没有太大作用。

彭应登:在目前北京污染物排放基数比较大的情况下,“靠天吃饭”的局面还很难改变。这里所说的“靠天吃饭”主要是指依靠强度比较大的冷空气所带来的系统风。相比之下,城市风道调节的只是微气候,对整个城市的雾霾天气来说,影响还是很微弱的。

但是,城市风道终究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一部分,不能拿它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大小来衡量它的价值。更何况,系统风和微气候是互补的关系,冷空气对我们的城市气候起到主导作用,城市的微气候也能起到辅助的调节作用。假如城市建筑物过于稠密,没有落实风道规划的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空气的流动。所以,既不能过分强调城市风道对于雾霾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它本身的价值。

“过去,站在景山或西二环的某栋高楼上,可以无障碍地看到西山全景”

北京晚报:北京以往的规划中是否有对风道的考虑?打通风道的难点在哪儿?

彭应登:早在20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北京就已经在城市规划中考虑了风道和生态廊道的建设,提出“分散组团式”的城市格局,在城市的中心区和郊区或卫星城镇之间建立一定的绿化隔离带,这在全国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上应该算是比较先进的。

但是,在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风道被无序的城市建设相继蚕食,例如四环和西五环之间的绿化隔离地区不断被开发商侵占,高楼林立,原先的通风廊道已经变得比较破碎化。过去,站在景山或西二环的某栋高楼上,可以无障碍地看到西山全景,但现在就很难看到,这些过高、过密的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的通风。如今,土地寸土寸金,给绿色空间的保留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用地之间的关系成了一道难题。

北京晚报:近年来,武汉、杭州等多个城市也在探索城市风道的建设,相比之下,北京的风道建设有何特点? 

吴唯佳:武汉周边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湖泊,杭州有西湖,周边山区面积也比较大,也更近海、近钱塘江。相比之下,北京距离环渤海有一百多公里,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比较弱。不过,北京处在永定河、潮白河等海河流域上,河网本身也比较密集、丰富。只是这么多年来,由于北京经常受到洪涝影响,在防洪方面考虑比较多,修建了很多水库加以应对,使得山区的河湖水系和平原的河湖水系之间不像原先那样密切联系,好多河湖甚至出现断流。

因此,在城市风道的建设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更好地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包括山区的水源涵养和流域治理,保证山区河湖河道正常运转。同时,平原的河湖水系也要完善起来,恢复自然状态,顺着原有的河湖水系,形成整个北京地区的生态体系或绿地系统。

“划定生态红线,确保在相应风道上不再有过高、过密建筑”

北京晚报:北京的城市风道建设应当如何操作?

彭应登:目前正在研究的6条风道是希望能够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存的有利格局去设计,尽可能减少对城市的大拆大建。一方面,在城市规划中适当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同时,利用已有的绿化带和主干道以及相对低矮的街区去构建风道。

比如东坝地区,以及海淀和丰台之间永定河的河道,这些或自然或人工,保存状况相对较好的一些廊道,都可以重新规划起来,划定生态红线,确保在相应风道上面不再有过高、过密建筑的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除了考虑城市内部通风廊道的建设以外,还要考虑和周边城市,比如廊坊、天津、保定等之间的缓冲带或隔离区。我们不难发现,北京的南部地区空气质量整体来说相对要差一些,而南部地区和保定、廊坊等污染较重的城市比较近,受影响比较大。相反,张家口是河北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与之相邻的怀柔、密云、昌平、延庆也是北京空气质量最好的区县。可见,相邻近的城市之间很容易出现污染物的交叉影响。

如果城市之间能够有足够的缓冲地带,让污染物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扩散的过程中,经过一定的消解,这样对另一个城市的影响就会有所减弱。所以,不仅要注重城市内部的廊道建设,还要站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角度,让北京与其他城市之间有足够的绿色空间和缓冲地带。

吴唯佳:城市风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随着城市发展逐渐完善起来。现在城市不是讲瘦身健体吗?那就要对城市的现有存量进行调整,重新规划。我们原来没有意识到城市跟周边地区生态和大气环境、空气流动的相互关系。现在认识到以后,就要在城市建设增加了一个考虑因素,通过慢慢调整,争取让城市的绿色廊道或者通风廊道得到改善。

事实上,大城市的问题本来就更难处理,如果能够控制城市规模,形成城镇群、城市群,通过交通把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连接起来,问题就要容易很多。当然,除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等城市系统性工程以外,居民的努力也很重要,有些举手之劳能做的事,比如每家每户做点绿化,也会对整个城市很有帮助。

【批注】6条通风廊道

目前,北京正在初步研究的6条通风廊道包括西北方向通风廊道2条,即永定河--岳各庄--丽泽桥西--南苑、植物园--昆明湖--昆玉河--玉渊潭--前三门大街;北部通风廊道3条,即西五环绿化带、太平郊野公园--东小口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故宫--天坛--十里河、清河营郊野公园--朝来森林公园--太阳宫公园--CBD东扩区--东四环绿化带;东北方向通风廊道1条,京密路--东五环绿化带。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图片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知识

城市微气候改善方法
城市微气候改善策略
城市微气候调节策略研究.pptx
无霾天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武汉:打通城市风道 缓解热岛效应
城市微气候改善措施.docx
城市微气候改善措施
解码济南“气质”:治霾更注重细节 治污不力会问责
道路绿化与城市微气候改善研究.docx
城市微气候环境改善

网址: 城市风道可调节微气候并非治霾良策 “靠天吃饭”局面很难改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3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都区关于调整风险区域的通告(第
下一篇: 棕地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