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杜鹃比肩市花
01
1983年2月, “梅花”与“杜鹃花”被定为无锡市市花。
梅花自古便被文人雅士视为高洁之物,历代名人佳士多有题咏,宋有林逋“梅妻鹤子”更是成就一段千古佳话。聚集江南山水精华的无锡园林,自然少不了梅影做伴。无锡的梅花栽培史可上溯至隋唐时期,无锡的马迹山地区(马山)在唐代便已栽种有大片梅花,此番胜景延续了几个朝代。以画梅著称的元代诗人王冕有诗为证:“马迹山前万树梅,望里村村似雪开”。除却马山,明朝嘉靖年间的宝界山庄便有 “梅坡”,寄畅园有梅亭,明代惠山未园、荡口“花笑亭”均是赏梅胜地。乾隆南巡临幸寄畅园时,曾御笔留下了“竹净梅芬”和“清原白石自仙境,玉竹冰梅总化工”的匾联。近代无锡的梅花,则是从1912年荣德生建梅园开始的。荣氏倚山植梅,至苏州购得骨里红、重台等各种梅花,数年间植梅达3000株。梅园也因此成为我国园林史上第一个以梅为特色花卉的专类园。与梅花在无锡的种植相比,杜鹃花中的泊来品种西鹃则起于上世纪20年代,种苗来自于日本,最早也是文人们雅玩的对象,故以盆栽为主。孙静安、庄衍生、沈渊如、李梦菊、蒋东孚这些士绅,可以说是无锡引种杜鹃的先行者,也是最先尝试杜鹃花栽培的行家,而沈渊如又是其中引进日本杜鹃最多的一位。至上世纪30年代初,无锡开始地栽杜鹃。1927年至1936年,王禹卿兴建蠡园时,从日本购进了一批花木,这其中就有多个品种的毛鹃。蠡园也因此成为当时无锡唯一一个有杜鹃花的园林。在中山路保存完好的王禹卿私家花园(现梁溪饭店)内还留存着一些毛鹃,历经60多年风雨至今依然花繁叶茂。上世纪70年代前,杜鹃在无锡的栽种面积极少。有记载显示,1964年,太湖饭店在院内一个土坡上种植了100株毛鹃,已被称之为“杜鹃山”。70年代以后,杜鹃开始在无锡被广泛种植。放眼现在的无锡,但凡风景名胜、居民小区,随便哪里都能看到杜鹃,每至春天四、五月份,皆是花团锦簇,开得异常绚烂。梅花、杜鹃市花之名,可谓名副其实。 “江南兰王”沈渊如02
无锡史上菊展最盛
菊,素为文人清玩和雅赏的对象,无锡赏菊、艺菊的历史也十分悠久。
明代弘治《无锡县志》在地方物产“花卉”一栏中,已有关于菊花的记载。明代成化进士、无锡人吴学的别业名为“菊花庄”,“园颇宏敞,菊最盛”。清代无锡著名词人顾贞观为东林党人顾宪成曾孙,在其父辈时就已雇请工匠专门种菊。有意思的是,在无锡历史上,菊展也曾是筹赈的一种形式。1917年11月,无锡商会为筹赈顺直(河北)水灾举办了一次菊花会,展出七天,上午售门票每券铜圆5枚,下午特备音乐表演,每券售铜圆8枚。此时的菊会被作为商业活动,收取门票。20世纪初,无锡公花园、梅园建成后,菊会开始从私人宅第登堂入室于公花园和梅园,成为一项开放性的赏菊活动。1918年10月,公花园始办菊展。此后,大型菊展日盛。锡惠公园自1952年建园后,取代公花园成为菊展的新中心,几乎年年举办。1959年,建国10周年之际,无锡广邀上海、广州等城市来锡参加秋菊展会,当时锡惠公园3万多盆秋菊竞相开放,轰动一时。“文革”期间,养花、摆花被看作“封资修”的表现,因此菊事活动也被迫停止,直到1974年才恢复。鼋头渚长春桥樱花盛开时
兰芷清芬名动江南
03
无锡园林的花事记忆中,最有分量的非兰花莫属。
清朝后期至民国时期,无锡艺兰名家辈出,名动江南,这也是无锡艺兰史上的巅峰时期。当时无锡享誉江浙的艺兰名家先有杨大笙,后有杨干卿、荣文卿、蒋东孚、张揆伯、沈渊如、蒋瑾怀、庄衍生等。生于无锡望族的荣文卿是一位重量级的艺兰名家,从“曹荣大荷”到“翠萼”再到“荣梅”,很多传统兰蕙名品都与他有关。可以说,无锡的每位艺兰名家皆各有建树,但其中又以沈渊如建树最高。1925年,沈渊如“将企业经营所得,如薪金、官红利以及房租收入,除必要之生活费用及税款房屋修理费用外,悉数用于购买花木及附属设备”,并自己选育名品。上世纪30-50年代,沈渊如经常在后院“千兰堂”举办私家兰展,春有春兰展,夏初有蕙兰展,并以山茶、杜鹃、木桃点缀,成为兰界盛事。沈渊如亦有“江南兰王”之称。沈渊如之子沈荫春至今仍然记得家里兰花盛开时,访客盈门的情景。1962年,上海举办全国兰展,无锡送展的名兰达100多盆,数量超过上海、杭州,其中参展的全部167个蕙兰品种中,无锡选出的名种就有50个,其中仅沈渊如一人就占了30种。也就在这一年年底和1964年的1月,朱德两次来锡,与沈渊如交流兰花培植,并赠送22盆兰花和3部兰谱给无锡。但“文革”期间,这些集数代人心血积蓄而成的名兰在这场浩劫中元气大伤,所幸尚有部分爱兰人士比如张浩荣等保存了部分名兰。上世纪80年代,无锡园林部门开始着手重建无锡兰苑,先后从隆贤和尚、张浩荣处引种,无锡兰芷才得以逐渐恢复。04
“长春樱花”原为杨氏祝寿栽
无锡也是全国闻名的赏樱胜地之一。但樱花并非无锡本土自有树种,说起无锡的樱花史,那还得从民国初期说起。
无锡最早把樱花作为观赏植物栽培的文字记载是在1916年,梅园主人荣德生在其《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外国花之贵种,如黄、绿、柴之双台樱花,均当日所加意物色而得者也”。另外,1921年,周寄嵋主持扩建锡金公花园(即城中公园)时,由日本园艺设计师村田、梅田从日本引进20多株樱花,为此公花园有“草坡落英”、“樱花夕照”之景,这也是近代无锡最早以樱花为主题的景点。上世纪20-30年代,随着一批实业家建造私家园林的兴起,无锡种植樱花的规模开始扩大。1930年,在吴塘门孙静庵的园艺场中,便有各色樱花苗木,其中日本晚樱类价格在3-4元不等。其时,鼋头渚太湖别墅、梅园、太湖饭店(梅园内)、小箕山锦园、蠡园、惠山浜唐氏园等处均植有樱花。无锡赏樱绝佳处当属鼋头渚长春桥的“长春樱花”。但很少有人知道,“长春樱花”如何而来?1936年10月5日,傅增湘在《锡报》刊文称:纺织同人在太湖别墅内合筑长春桥为园主祝寿,并在堤上夹种樱花,因而成为著名景点“长春樱花”。“园主”即指杨翰西。随后,鼋头渚长春桥的“长春樱花”渐成为全国闻名的赏樱处,不少电影也将其作为日本赏樱地的外景拍摄基地。但“长春樱花”这一胜景也曾经遭受厄运,几近消亡。樱花好看但唯独惧水,1991年、1999年无锡的两次特大洪水曾将长春桥樱花基本淹死,仅桥头两侧各剩二、三株,后经园方重新修复才使长春桥樱花美景重现。无锡最大的一株樱花是太湖饭店内的一株山樱,株型巨大,直径近1米,可惜在2000年的时候死亡。目前,太湖饭店还有一大批树龄比较老的日本晚樱。梅园招待所前,原有建时所植的单瓣樱花,高过两层屋檐,开时蔚若云锦。但在“文革”中,也因天牛虫害致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樱花种植在全市范围内得以发展,鼋头渚长春桥、万浪桥、陈家花园以及锡惠公园映山湖周边、儿童乐园、锡山北部等处的樱花均已成片种植。 一花一木一世界,在无锡园林的这些纷繁花事中,我们是否也能够窥见历史的履痕飘然而过。编辑:小青梅图片:资料图责编:陆静锦审核:韩燕 王钢相关知识
发现无锡
无锡月租花卉,无锡盆景出租,无锡盆栽租赁,无锡办公室绿化出租
无锡植物租赁,无锡盆栽租摆,无锡花卉出租,无锡绿植租摆
【无锡樱花节】2017无锡樱花节时间、地点、门票一览,2017无锡樱花节
无锡花卉园艺培训
无锡花店网
无锡植物租赁
无锡市花节概况
无锡市花是什么花
无锡的!!重生之我在生态园林里吃火锅!!
网址: 发现无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577.html
上一篇: 盛开在北京公园里的这种花 早在《 |
下一篇: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