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樟子松林真菌调查及其共生菌根形态类型研究

樟子松林真菌调查及其共生菌根形态类型研究

樟子松林真菌调查及其共生菌根形态类型研究

【摘要】: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是欧洲赤松(P.sylvestris L.)在中国东北、内蒙古的一个地理变种,具有生长快、耐干旱、耐瘠薄、抗寒冷、材质好、树形美观等特点,已成为“三北”防护林建设的主要造林树...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翔莺;张春英;吴少华;菌根的功能及其在绿化中的应用前景[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1年02期 2 樊永军;闫伟;王黎元;内蒙古地区山杨外生菌根形态解剖学特征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07期 3 高韵梅;菌根化苗木造林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5期 4 金樑;陈国良;赵银;王晓娟;丛枝菌根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与宿主植物的互作[J];生态环境;2007年01期 5 王淼焱;王洪娴;李敏;刘润进;菌根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J];山东科学;2006年06期 6 刘润进;王洪娴;王淼焱;李敏;菌根生物技术在城郊生态农业上的应用[J];山东科学;2006年06期 7 韩秀丽;贾桂霞;牛颖;外生菌根提高树木抗旱性机理的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5期 8 屈兴豫,闫伟生态系统中根系共生的主要类型及其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杨涛,徐慧,方德华,朱教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J];西部林业科学;2004年02期 10 金樑,赵洪,李博我国菌根研究进展及展望[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高龙;田丽慧;石德荣;青海湖湖东克土沙地樟子松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J];林业科技通讯;2025年05期 2 顾云春樟子松林的初步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1978年04期 3 王君走进樟子松林自然保护区[J];内蒙古林业;2001年06期 4 王君樟子松林区的生态作用和保护发展对策[J];内蒙古林业;2001年06期 5 葛玉祥;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昆虫种类及分布[J];防护林科技;2020年08期 6 任光宇;樟子松林地土壤容重、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16年06期 7 陶谦,陈国民,贾凤林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灭火战法初探[J];森林防火;2001年02期 8 金连成樟子松林衰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00年02期 9 对大兴安岭樟子松林生长发育的初步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1973年03期 10 郭然,王效科,刘康,杨帆樟子松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研究[J];土壤;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军;气候波动对沙地樟子松林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葛玉祥;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病害调查研究[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张劲松;孟平;王鹤松;高峻;樟子松林蒸腾速率混沌及分形特征[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年 4 王君;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区生态作用及保护发展对策[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陈新;边银丙;康恒;双色蜡蘑NADP依赖型谷氨酸脱氢酶对杨树菌根苗的功能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菌根及内生真菌[C];2025年 6 朱丽琴;黄荣珍;彭志远;邹显花;廖迎春;李静凯;陈光水;氮磷添加对植物地下觅食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A];中国菌物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菌根及内生真菌[C];2025年 7 温朔;白建峰;林先贵;胡君利;菌根辅助放线菌在协助辣椒应对土壤微塑料污染中的作用[A];中国菌物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24年 8 石进彩;赵博宇;王二涛;植物-微生物共生及营养吸收[A];首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摘要集(一)[C];2022年 9 刘现刚;郭素娟;菌根化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王淼焱;王洪娴;李敏;刘润进;菌根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A];山东农业微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泓;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对林火干扰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王妍;呼伦贝尔沙地天然樟子松林更新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3 樊永军;内蒙古地区四种树木外生菌根形态多样性及分子鉴定[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文娜;施氮肥对六个温带树种细根解剖结构、形态、养分和菌根侵染特征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5 Tsetsegmaa Munkhzul;蒙古国中央省区不同植物群落常见植物菌根结构及根际AMF多样性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6 张文泉;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菌根生物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7 辜夕容;外生菌根缓解铝毒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8 顾冕;作物缺磷和菌根信号转导途径中调控基因的鉴定与功能验证[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钟雄;漆酶基因调控小麦菌根侵染及养分吸收的生物学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10 姚庆智;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油松菌根生物应用技术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纳米拉;樟子松林真菌调查及其共生菌根形态类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2 郭宇嘉;不同林龄樟子松林防护效益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9年 3 鲁博权;冻融作用对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4 赵敏;红花尔基樟子松林下外生菌根真菌资源调查及优良菌树组合的筛选[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5 杨帆;内蒙古东部沙地樟子松林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卢庆烨;造林密度对河北丰宁樟子松林生长及土壤改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21年 7 毛磊;红花尔基天然樟子松林分空间结构及其更新演替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柳叶;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土壤化学计量及根内真菌群落特征[D];北京林业大学;2023年 9 张岩松;沙地营造樟子松林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9年 10 姜涛;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固沙改土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方亮 杨忠厚 侯悦林;在樟子松林唱响“大漠风流”[N];辽宁日报;2017年 2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湘竹;从“西北风口”到“绿色林带”[N];黑龙江日报;2021年 3 吴芳芳 刘彦北;林木“梳妆”绘制新春景[N];锡林郭勒日报(汉);2025年 4 本报记者 刘楠 赵吉会;新店林场65年荒沙变林海[N];黑龙江日报;2023年 5 本报记者 遆红;他们用青春和智慧书写大漠风流[N];辽宁日报;2007年 6 石庆伟;杨海青植树治沙 林木价值过百万[N];科技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耿挺;解答菌根共生“自我调节”难题[N];上海科技报;2021年 8 岑盼 记者 王春;绘制“菌根共生”调控网络 为减少磷肥施用提供新方案[N];科技日报;2021年 9 本报记者 林东升 特约通讯员 尹发权;菌根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N];农民日报;2001年 10 记者 范建 通讯员 尹发权;我国首条菌根制剂生产线建成投产[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知识

樟子松林真菌调查及其共生菌根形态类型研究
樟子松林真菌调查及其共生菌根形态类型分析
樟子松林真菌调及其共生菌根形态类型研究.pdf免费全文阅读
云锦杜鹃菌根及其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外生菌根真菌促生微生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我国杜鹃花科植物菌根及其真菌多样性研究现状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初探
两种乳牛肝菌属菌根食用菌与马尾松的共生特征
兴安杜鹃菌根及真菌多样性研究.pdf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
马勃菌根真菌与林木共生机制.docx

网址: 樟子松林真菌调查及其共生菌根形态类型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040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桂东地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密度
下一篇: 马尾松pinusmasso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