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山茶花】彩云之南菌香浓

【山茶花】彩云之南菌香浓

七月的云南正逢雨季,雨水浸润的山林里,正在静静孕育着大自然馈赠的山珍——野生菌。这种天赐美味,是云南人夏季餐桌上最寻常的珍馐。一期一会的舌尖盛宴,总让在外的游子魂牵梦萦……
我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对野生菌带来的味蕾满足始终眷恋。如今生活在蓉城,见周遭人多以打麻将、钓鱼或逛公园打发周末,却深知对许多云南人而言,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上山捡菌子了。游客看山是看风景秀丽、植被茂盛;在云南人眼里,却会先打量这座山出不出菌子,会出什么好货。
云南的菌子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若问哪一种最好吃,只能说各花入各眼,家家户户都有私房菜谱。从五月下旬到八月上旬,各式菌子轮番登场,从不间断。
昆明木水花市场是本地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每到夏季,这里便成了野生菌的盛宴舞台,种类之多让人目不暇接。老板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将新鲜松茸空运至国外,一两天内,这大山里的珍馐便能跃上外国的餐桌;如今网络物流发达,清晨山里采得的特级松茸,深夜就可能出现在东京的高档料理会所。野生菌的魅力,让多少食客为之倾倒。木水花市场里那些接地气的地摊,更让我流连忘返。周边山民凌晨三四点上山,近午便满载而归,在摊位前吆喝售卖鸡油菌、牛肝菌、青冈菌、见手青、鸡枞菌、黄癞头、黄蜡伞、干巴菌、黑虎掌……摊摊热闹,讨价还价间,皆是满载而归的欢喜。
《舌尖上的中国》有云:“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云南人烹菌的法子质朴简单,清炒或炖汤最是常见,配料多是当季青椒与云南红皮独蒜。先将菌子洗净,这可是门手艺,卖野生菌的摊主常会附赠几片新鲜南瓜叶,用它轻轻擦洗菌子,边冲水边擦,转眼就能处理干净一筐子菌子。接着起锅烧油,最好是猪油,油热后倒入菌子翻炒,再加入辣椒大蒜,翻炒间香气四溢。大蒜定要多放,若是炒得发黑,这锅菌子便绝不能吃,这是云南人代代相传的“防毒密码”。
除了清炒,杂菌炖土鸡更是一绝。乡下走地老母鸡一只,老火腿或者老腊肉一块,熬出腊油,把鸡肉翻炒至五成熟后加入开水,等沸腾以后把菌子放进去。野生菌在滚烫的鸡汤里翻滚,满屋飘香,就着米饭与烧糊辣子,吃得酣畅淋漓。吃不完的菌子还能晒干储存,吃时温水泡发,炖鸡炖排骨都是上佳之选。或者把一些品相不太好的菌子混在一起油炸,也有单独用鸡枞菌熬的鸡枞油,吃米线吃面的时候放上一勺,汤底都能喝干,简直太鲜香了,叫人直忍不住喝上几大碗。
野生菌更是山里人的活路。偏远山乡的百姓,天不亮就翻山越岭寻菌,忍饥挨饿翻过数座山,才得一背篓收获,还要掐着时间赶到市场卖个好价。不少人家靠这攒够孩子来年的学费,云南人对菌子的感情,是从心底长出来的……
藏在云南大山松针腐叶下的珍宝,从来不只是餐桌上的美味。它们是云南人刻在骨子里的季节仪式,是山民肩头的柴米油盐,是我隔千里仍能闻到的乡愁。如今物流能让松茸一日抵国外,可唯有亲自蹲在山林,看一朵青头菌顶破泥土的倔强,才懂这份馈赠里藏着多少耐心与等待。
这几日,蓉城阴雨连绵,我望着窗外,视线模糊间,仿佛又望见了故乡门前的山岗上,有人弯腰拾起一朵见手青,指腹按过,留下淡淡的青痕——那是大山写给人间的,又一封滚烫的情书……


作者:马晓琼(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相关知识

【山茶花】彩云之南菌香浓
彩云之南—繁花似锦
彩云之南:鲜花文化
花卉产业盛开彩云之南
【地方】花卉产业盛开彩云之南(经济聚焦)
大美边疆丨彩云之南的“花”样浪漫
年产鲜切花一百八十亿枝 花卉产业盛开彩云之南
花卉产业盛开彩云之南:出口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金平生态美景闪耀上海——“彩云之南的隐藏瑰宝”摄影展盛大开幕
彩云之南有一道农科之光——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助力云南农业产业振兴观察

网址: 【山茶花】彩云之南菌香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07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我国松茸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下一篇: 在云南,最名贵的野生菌不是松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