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防治措施 临床上应及时采取催吐、洗胃、导泻和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素;及时特效治疗和对症处理 加强宣传教育及食品检查,提高对毒蕈的识别能力,防止误采和误服。教育炊事人员,不要食用未经证实无毒的蕈类。 化学性食物中毒 1.酸败油脂中毒 食用油长期贮存可出现“哈喇”气味。大量食用其炸制的食品可引起中毒。食用油在贮存过程中氧化成过氧化物、酮类、醛类,形成的有毒物质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 2甲醇中毒 主要原因是用工业酒精勾兑制造 的假酒。,或因酿酒原料或工艺 不当导致蒸馏酒中甲醇超标。 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步态不稳、嗜睡等,严重者瞳孔散大、视力模糊等。5-10mL可致严重中毒,30-100mL可致死亡。 又称肠原性青紫病、紫绀症、乌嘴病,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约3克可致死。若长期食用还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疾病。 3.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亚硝酸盐仅允许腌熏肉等制品有微量残留,限量为30毫克/千克,熏制火腿最高残留量也不得超过70毫克/千克。 对非有意添加、自然生成的亚硝酸盐,《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限量一般为3毫克—5毫克/千克,酱腌菜的限量也仅为20毫克/千克。 急性中毒原因 (1)将亚硝酸盐误作食盐、面碱等食用。 (2)掺杂、使假。 (3)投毒。 (4)食用了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蔬菜,尤其是不新鲜的叶类蔬菜。 慢性中毒(包括癌变)原因 (1)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蒸锅水。 (2)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 中毒机理: 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入人体后,可使血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氧的功能,致使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症状 (1)进食含亚硝酸盐食物或饮水后,大多在3小时内发病。可出现明显的缺氧体征,头痛、头晕、无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口唇、指甲、全身皮肤、粘膜紫绀等。 (2)全身皮肤及粘膜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紫绀)。 (3)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心律紊乱、血压下降、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意识丧失、惊厥、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案例:隔夜菜放冰箱24小时亚硝酸盐含量全部严重超标 为了测测隔夜菜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验人员请杭州一家知名中高档连锁餐厅的厨师烧了4个菜:炒青菜、韭菜炒蛋、红烧肉和红烧鲫鱼。分别装进4个保鲜盒。分别贴上半小时、6小时、18小时、24小时的标签。然后,将这些样本都放进实验室冰箱,在4℃下冷藏. 出锅后半小时,炒青菜、韭菜炒蛋、红烧肉这三个菜的检测结果是,亚硝酸盐含量都没有超过我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的最高限值,即蔬菜类4mg/kg、肉类3mg/kg 6小时后剩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了16%,韭菜炒蛋增加了6%,红烧肉增加了70%。其中,红烧肉中亚硝酸盐含量达4.2558mg/kg,已超过了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肉类3mg/kg”的限量标准。 18小时后,炒青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幅非常大,比6小时增加了443%,红烧鲫鱼增加54%,韭菜炒蛋增加47%,红烧肉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 24小时后,检测结果发现,跟18小时相比,4个菜肴亚硝酸盐含量继续大幅增加,且全部超过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的限量标准,其中炒青菜超标34%,韭菜炒蛋超标41%,红烧肉超标84%,红烧鲫鱼超标141%。 常温下亚硝酸盐含量上升快 为了解冰箱冷藏与常温下菜肴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实验人员还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在常温下放置了4小时然后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显示亚硝酸盐含量的三次测试平均值为8.9483mg/kg,超过国家限量标准一倍以上,比在冰箱中放了24小时超标得还要多。 生蔬菜亚硝酸盐含量情况 实验室还做过生的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发现蔬菜中都含有亚硝酸盐,但没有超过国家标准。总的趋势是,越不新鲜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越高,而那些烂了的蔬菜,亚硝酸盐超标比较明显。 蔬菜中之所以含有亚硝酸盐,是因为蔬菜生长过程中要施氮肥,硝酸盐就是从氮肥中来的。硝酸盐没有毒性,但空气中的微生物会进入到剩菜中,而常温下微生物更加活跃,会产生一种还原酶,这种酶可以让菜肴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主要预防措施 不吃腐败变质的蔬菜,不吃腌制时间短或变质腌菜,不用苦井水烹调食物,加工食品用亚硝酸盐作发色剂时应严格遵守用量标准,加强亚硝酸盐
相关知识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pptx
如何预防幼儿食物中毒
预防野生食物中毒班会教案
夏天预防食物中毒应该注意什么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应该怎么做
怎么预防食物中毒安全?
小学生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
夏天当心食物中毒!预防食物中毒应从“小事”做起
如何预防夏季食物中毒
网址: 项目七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4917.html
上一篇: 夏季食物中毒防控指南 |
下一篇: 幼儿园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