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白粉病。主要有蔷薇白粉病、杨树白粉病、柳树白粉病大叶黄杨白粉病等。侵染植物的叶片、叶柄、花和嫩枝。7月份仍是其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浅色斑点,逐渐由点成长,形成一层白粉,最后粉斑上长出许多霉点使叶片卷缩、嫩梢弯曲,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多菌灵8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复喷一次效果较好。
5、杨树溃疡病。8月中、下旬为毛白杨溃疡病的第二次发病期。
防治方法:(1)加强植物检疫,把好苗木质量关。(2)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或用溃疡灵50-100倍液、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2.12%的843康复剂100倍液、菌毒清80倍液,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7月份北方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预测预报
7月份进入雨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为各种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生产及养护管理单位应做好以下防治工作。
一、主要虫害
(一)主要刺吸类害虫
1、叶螨类。主要为害碧桃、紫叶李、樱桃、国槐、皂荚、海棠、月季等。6月底至7月初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出现,叶螨进入了全年的爆发期,尤其是7月上旬为害最为严重,造成植株叶片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大发生期,可喷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0至600倍,红朗2000倍,5%尼索朗乳油1500倍, 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等,可大大降低虫口密度。为了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应交替用药或混合施药。
2、小绿叶蝉。又叫桃叶蝉、桃小浮尘子、桃小叶蝉、桃小绿叶蝉等。主要危害碧桃、紫叶李、樱花、紫叶矮樱、美人梅等。7月份继续防治其为害。
防治方法:各代若虫孵化盛期及时喷洒20%叶蝉散(灭扑威)乳油800倍液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功夫乳油、50%抗蚜威超微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1500倍液均能收到较好效果。
3、蚜虫类。7月份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蚜虫防治仍然不能放松。
防治方法:在进行药剂防治时,注意保护自然界天敌,尽量选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内吸性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醚等低毒杀虫剂。
4、木虱类。7月中下旬,合欢木虱、青桐木虱进入第二次为害盛期,若虫刺吸为害叶片和嫩枝,且分泌白色絮状蜡质物,造成叶片发黄,严重时导致叶片早落。
防治方法:(1)化学防治,大发生时可采取2.5%吡虫啉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2)注意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
(二)食叶类害虫
1、国槐叶小蛾。别名,国槐叶柄小蛾、国槐小卷蛾。1年发生二代,7月上旬是幼虫的初发期,从复叶叶柄基部蛀食危害,造成树木复叶枯干、脱落,严重时树冠出现秃头枯梢,影响观瞻,7月底两代幼虫重叠,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1)冬季树干绑草把或草绳诱杀越冬幼虫。(2)害虫发生期喷洒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
2、国槐尺蛾。俗称“吊死鬼”,7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开始为害。
防治方法:使用25%灭幼脲3号1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对幼虫进行喷雾防治。
3、卷叶蛾类。常见的有苹小卷叶蛾、苹褐卷叶蛾、顶梢卷叶蛾等,主要为害紫叶矮樱、紫叶李、海棠、樱花、碧桃、榆叶梅等。7月份是某些卷叶蛾类第2或3代发生期,需进一步加强防治。
防治方法:(1)在幼虫发生期,可用工夫菊酯类、75%辛硫磷1000倍液喷杀幼虫。(2)在成虫发生期,利用成虫对糖、醋有有较强的趋性进行诱杀。用糖5份、酒5份、水80份配成,然后将糖醋液装入瓶内,挂在苗木上即可。
4、刺蛾类。俗称洋辣子,常见的有黄刺蛾、褐边绿刺蛾、扁刺蛾,是园林植物主要杂食性食叶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榆叶梅、海棠、紫叶矮樱、紫叶李等。7月份是刺蛾类第一代幼虫的为害盛期。
防治方法:(1)抓住低龄幼虫发生期,即7月初进行药剂防治。喷施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即可。(2)灯光诱集,刺蛾成虫大都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虫羽化期间可安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5、梨小食心虫。又叫桃折梢虫,7月份是第二代幼虫的危害盛期。
防治方法:(1)可人工剪除被害枝梢消灭幼虫。(2)在其幼虫危害期喷洒40%氧化乐果1500倍液防治。
(三)蛀干害虫
1、光肩星天牛。为害杨柳、榆、槭、刺槐等园林树种,对糖槭为害尤为严重。成虫啮食嫩枝和叶脉,幼虫蛀食韧皮部和边材,并在木质部内蛀成不规则坑道,严重地阻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使枝干干枯甚至全株死亡。6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8月上中旬又有上升趋势。成虫羽化后,取食叶片及嫩枝补充营养。交尾产卵,产卵时先在枝干上咬椭圆形或唇状刻槽,将产卵管插入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产卵,此处产卵一粒,并分泌胶状物涂抹产卵孔。
防治方法:可在成虫盛发期捕捉成虫,也可用农药喷洒和堵蛀孔。
2、楸蠹野螟。主要为害楸树、黄金树。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梢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出现成虫。雌雄交尾后产卵于嫩枝上端叶芽或叶柄基部,少数产卵于叶片上,卵期6-9天,幼虫孵化由嫩梢叶柄基部蛀入直至髓部,并排出黄白色虫粪和木屑,受害部委形成长圆形虫瘿,幼虫钻蛀虫道长15-20cm。幼虫于6月下旬老熟,开始化蛹,7月中旬始见一代成虫,二代幼虫7月下旬出现,幼虫一直危害到10月中旬,10月下旬老熟幼虫越冬。
防治方法:(1)剪掉受害枝灭幼虫。(2)初孵幼虫可喷洒1000倍除虫脲。
(3)对于已经钻蛀到枝梢内部危害的,可以注射40%氧化乐果10倍液。
二、主要病害
1、白蜡褐斑病。该病是我国新发现的,主要危害白蜡树。病菌危害白蜡树的叶片,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木当年生长量。6月底开始发病,7、8月是病该的高发期。
防治方法:(1)加强肥、水管理,增强苗木抗病力。(2)秋季清扫留 床苗地面上的病落叶,减少越冬菌源。(3)6-7月喷1:2:20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3次,效果良好。
2、樱花褐斑穿孔病。发病叶部初起褐色、灰褐色或紫褐色小点,逐渐形成圆形斑,非水渍状,不透明,病斑周围无黄绿色晕圈,直径2~4㎜,病斑边界清晰,外围紫褐色。后期中部白或褐色,略带轮纹,病斑枯死脱落,形成不规则的穿孔。6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降雨量大则病害发生与流行,树势衰弱,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结合冬季修剪整枝,剪除病枝,清除枯枝落叶,减少侵染源。(2)春季树木发芽前喷洒石硫合剂进行保护。(3)发病期喷洒瑞毒霉锰锌、加瑞农、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3、黄杨叶斑病。叶斑病会引起植株提前落叶,造成秃枝,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大叶黄杨的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发病初期,叶上有黄色小斑点,渐渐地变为黄褐色,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斑直径为2毫米至10毫米,病斑后期为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色深,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一般6月份开始侵染,7、8月份为侵染盛期,在8月中旬出现症状,8月中下旬至9月份发病严重,病斑扩大,出现落叶。发病的轻重与气温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
大叶黄杨叶斑病易与介壳虫、蚜虫等相伴发生,使植株病势加重。在管理粗放、排水不畅、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易导致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1)消灭侵染源:冬季清除病落叶,进行焚烧或深埋,消除侵染源。(2)加强养护管理:选择排水良好、肥力适中的地块,以利于植株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降
低叶面湿度,减少发病率。(3)化学防治:病原菌侵染初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此时对大叶黄杨进行药物防治,可以很好的控制病害进一步发展,常见化学药剂有1%的波尔多液,75%的托布津1500 倍液,50%的多菌灵、75%的百菌清500倍液。化学药剂宜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好。
4、金叶女贞叶斑病。发病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的褐色病斑,常具轮纹,边缘外围常黄色。初期病斑较小,扩展后病斑直径1厘米以上,有时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形。发病叶片极易从枝条上脱落,从而造成严重发病区域金叶女贞枝杆光秃的现象。初次发生期为4月上旬,高峰期为7~8月和10月。
防治方法:5月中旬至8月中旬和9月中旬至11月初使用多菌灵8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均匀喷雾。
5、白粉病。主要有蔷薇白粉病、杨树白粉病、柳树白粉病大叶黄杨白粉病等。侵染植物的叶片、叶柄、花和嫩枝。7月份仍是其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浅色斑点,逐渐由点成长,形成一层白粉,最后粉斑上长出许多霉点使叶片卷缩、嫩梢弯曲,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多菌灵8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复喷一次效果较好。
八月华北地区园林病虫害预测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1-02-07 来源:湖南林业信息网 作者:731苗木网 浏览次数:30
一、主要病害 1.叶斑病寄主:各种乔木、花灌木。叶斑病常引起植株提前落叶,造成秃枝,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发病初期,叶上有黄色小斑点,渐变为黄褐色,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色深,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一般6月份开始侵染,7、8月份为侵染盛期,在8月中旬出现症状,8月中下旬至9月份发病严重,病斑扩大,出现落叶。发病的轻重与气温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防治方法:病原菌侵染初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常见化学药剂有1%的波尔多液,75%的托布津1500 倍液,50%的多菌灵、75%的百菌清500倍液,斑锈清800~1000倍液等。化学药剂宜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好。 2.溃疡病与腐烂病寄主:毛白杨、新疆杨、青杨、柳树、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等。杨树溃疡病和腐烂病,是两种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的枝干病害,常能引起树木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杨树溃疡病主要危害树干,初期在皮孔边缘形成水泡状溃疡斑,圆形,极小。随后小泡变大鼓起,大小不等,泡内充满褐色液体,破裂后液体流出,遇空气变为铁锈色。继而病斑干缩下陷,中间有一纵裂缝。重病树病斑连成一体,布满整个树干,树皮变得非常粗糙,植株最终枯死。4月初开始发病,5月至6 月和9月至10月为发病高峰期。杨树腐烂病表现为干腐和枝枯两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病斑呈溃疡症状,皮层内部变软腐烂,有酒糟气味,后期病斑失水下陷,表面呈纵向开裂,纤维呈麻丝状,易与木质部剥离,病斑上有黑色针头状凸起,条件适宜时病斑横向扩展包围树干一周,导致树木死亡。 枝枯型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无明显溃疡症状,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8月份为这两种病害的第二次侵染高峰。两种病原菌都是弱寄生菌,苗木失水,树势衰弱、冻伤、日灼、昆虫危害、修剪都可以引起发病,该病具有传染性。防治方法:(1)发现腐烂病病斑后,可用刀将病斑和皮部变褐部分左右斜划成网状,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在病斑部涂抹30倍梳理剂或200倍退菌特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防治。(2)在两种病害的发生高峰期前,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或用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菌毒清80倍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 3.黑斑病寄主:月季、玫瑰、黄刺梅等。发病植株叶片初期出现褐色小点,并逐渐扩大为近圆形黑色病斑,严重时导致叶片变黄、脱落,影响植株生长、开花和观赏。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侵染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在发病高峰
可选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防治,7~10天喷洒一次,交替使用,避免发生抗性。 4.叶枯病寄主:各种花灌木、冷型草坪。叶片受害,初呈黑褐色小点,扩大后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周缘环绕黄色半透明的晕圈。发病重时病叶自下而上脱落,仅剩顶端少数新叶。茎部病斑不规则形,初淡褐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后期导致大量落叶。病原菌以菌丝体与孢子在病落叶等处越冬。次年,条件适宜,6月初苗木即开始发病,大树于7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到10月发病较缓慢。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对苗木或幼树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锌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50%百菌清600倍液。视病情,隔15~20天,喷2~3次。 5.腐霉病寄主:草坪、地被草花(矮牵牛等)。成株发病,先在叶脉间出现水浸状失绿小斑点,逐渐变黄色,病斑直径扩大至5-16毫米时,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淡褐色,潮湿时叶背面病斑处长出灰绿色霉层,后期变成紫黑色,病斑干枯易破。病情从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变黄,干枯卷缩,整株叶枯死。防治方法:喷40%甲霜灵800~1000倍,或50%瑞毒锰锌500~600倍液,或喷克菌30/亩兑水50~60公斤喷雾,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二、主要虫害 1.刺吸式害虫(1)木虱类寄主:合欢、青桐、金叶皂角等。木虱类害虫多以以若虫刺吸为害叶片和嫩枝,且分泌白色絮状蜡质物,造成叶片发黄,严重时导致叶片早落。8月上、中旬为合欢木虱的危害盛期。防治方法:(1)保护天敌:草蛉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2)喷药杀虫:①蚜虱净1000倍液或灭多威1500倍液;②10%蚍虫啉1500~2000倍液; ③1.2%烟参碱1000倍液; ④根埋“铁灭克”(按胸径每1厘米用药1克计量)。(2)梨网蝽寄主:西府海棠、樱花、碧桃、月季、海棠、梨等。危害时整株叶片失绿变色,叶背布满烟油状分泌物。该虫成、若虫集中在叶背面刺吸危害,造成叶片出现黄白色、苍白色斑点,并分泌褐色粘液,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影响树木生长和花芽形成。防治方法:(1)利用保护天敌,已知天敌有军配盲蝽等。(2)选用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叶背喷施。(3)蚧类 8月份,蜡蚧类已是雌虫成长期,蜡质已相当厚,所以用药物喷杀效果已不明显,可适当疏枝进行防治;盾蚧类发育和繁殖将处于停顿状态,尽管盾蚧身上盖有一层盾壳,但较薄,所以用渗透性强的杀虫剂喷杀还是可以取得较好的杀伤效果;粉蚧类和绒蚧类正处于第二代若虫的发生盛期。防治方法:及时进行树体修剪,以增加树完的通风透光度。同时加强养护管理,合理施肥,以提高树木的生长势,促使恢复生长。在虫害发生盛期用99%SK矿物油乳油200倍、或99%SK矿物油乳油300倍+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或狂杀蚧1000-15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2.食叶类害虫(1)美国白蛾寄主:白蜡、法桐、臭椿、金银木、红叶李、榆叶梅、大叶黄杨等。 8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为三代幼虫期。此虫以幼虫危害园林植物,主要取食植物叶片,严重危害时常造成树木叶片被吃光。防治方法:A.人工防治:①摘卵块:美国白蛾蛾卵多分布在树冠中下部外围叶片背面。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美国白蛾产卵盛期,组织人员采摘卵块并集中销毁。②剪除网幕:8月上旬至9月中旬,利用美国白蛾1~3龄幼虫群集于网幕内取食的习性,组织人员每隔2-3天仔细查找,发现网幕及时剪除并销毁。 B.生物防治:①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预蛹初期,按照1头白蛾蛹放5头蜂的比例,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不但可以增加自然界中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种群数量,同时可以保护其它天敌,可以达到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发生的效果。②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防治:当虫株率低于5%时,在美国白蛾成虫期,按50米距离和2.5米或3.5米高度,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美国白蛾雄蛾。③利用Bt进行防治:在美国白蛾幼虫4龄以前,应用细菌类生物农药Bt10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C.化学防治:在盛卵期至幼虫期破网前喷灭幼脲I号6000~8000倍。幼虫分散后,用1.2%烟参碱乳油1000防治。(2)合欢巢蛾寄主:合欢合欢幼虫孵化后啃食叶片,稍大后,将叶片及小枝吐丝连在一起,群集在巢中为害,导致树叶枯黄,更有甚者将叶片全部吃光。以蛹在树皮裂缝及周围建筑物的砖缝及檐下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合欢盛花期羽化,在叶片上产卵成片状,7月中旬幼虫孵化开始危害,7月下旬化蛹。8月上旬第一代成虫羽化为害。8
月下旬为害最严重。防治方法:(1)幼虫初做巢期,虫量不多时可剪掉虫巢。(2)幼虫危害期可喷施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或其它胃毒剂防治。(3)刺蛾类寄主:李、樱桃、海棠、柿、石榴、榆等多种果木;及药用植物、花卉等。北方地区一年发生1代。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
齐,6月中旬-8月上旬均可见初孵幼虫,8月为害最重,8月下旬开始陆续老熟入土结茧越冬。防治方法:幼虫盛发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l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4)国槐叶小蛾(别名:国槐叶柄小蛾、国槐小卷蛾)寄主:国槐 1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树皮缝隙或种子越冬,7~8月危害最为严重,幼虫多从复叶叶柄基部蛀食危害,造成树木复叶枯干、脱落,严重时树冠出现秃头枯梢,影响观瞻。防治方法:(1)槐小卷蛾性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向阳面外围,诱杀成虫。(2)害虫发生期喷洒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等。
(5)国槐尺蛾寄主:国槐、龙爪槐、蝴蝶槐。俗称“吊死鬼”,8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虫开始为害。幼虫蚕食树木叶片使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整棵树叶片被吃光。防治方法:使用25%灭幼脲III号1000倍液,
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对幼虫进行喷雾防治。 (6)黄杨绢野螟寄主:黄杨科植物,如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朝鲜黄杨以及冬青、卫矛等。 8月上中旬第二代开始危害。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防治方法:首选无公害农药:灭幼脲3号1000~1500倍液;次选低毒类药剂: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1500~2000倍液;其它药剂:40%乐斯本1500倍液,或40%久效磷1500~2000倍液等。 3.蛀干害虫(1)天牛类寄主:为害杨柳、榆、槭、刺槐、榆叶梅、碧桃、山桃、樱桃、紫叶李等园林树种,其中,光肩星天牛对糖槭为害尤为严重。 8月份为光肩星天牛的卵期和初孵幼虫期,锈色粒肩天牛仍为幼虫期,应做好挖卵或砸击卵槽的防治工作。防治方法:可清理树干上的排粪孔,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向蛀孔灌注50%敌敌畏8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然后用泥封严虫孔口。一旦发现成虫,喷施200~300倍绿色微雷进行防治。(2)臭椿沟眶象寄主:臭椿、千头椿、红叶椿。 7月下旬-8月中下旬为当年孵化的幼虫为害盛期。虫态重叠,很不整齐,至10月都有成虫发生。成虫有假死性,羽化出孔后需补充营养取食嫩梢、叶片、叶柄等。幼虫孵化后先在树表皮下的韧皮部取食皮层,钻蛀为害,稍大后即钻入木质部继续钻蛀为害。蛀孔圆形,熟后在木质部坑道内化蛹。受害树常有流胶现象。与此虫合并发生的还有“沟眶象”。新移植的椿树,在缓苗期生长势衰弱,特别容易受到此虫为害。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利用成虫多在树干上活动、不喜飞和有假死性的习性,8月上中旬捕杀成虫。或在成虫盛发期,在距树干基部30厘米处缠绕塑料布,使其上边呈伞形下垂,塑料布上涂黄油,阻止成虫上树取食和产卵为害。(2)化学防治:8月下旬幼虫孵化初期,利用幼龄虫咬食皮层的特性,在被害处涂煤油、溴氢菊酯混合液(煤油和
2.5%溴氰菊酯各1份),也可在此时用1000倍50%辛硫磷灌根进行防治。 除此之外,还要继续做好螨类(山楂叶螨、红花酢浆草茹叶螨、棉叶螨)、蚜虫、叶蝉、飞虱等刺吸式害虫,草坪内菜青虫、粘虫等食叶害虫和地老虎、蛴螬、蜗牛等地下害虫,以及园林植物白粉病、草坪锈病等的防治工作。
相关知识
园林技术专业:病虫害实习总结
花卉病虫害防治技巧总结
病虫害防治方案总结范例6篇
植物病虫害总结
花卉植物修剪整形的方法总结
家庭养花病虫害防治总结
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花友总结:多肉植物笛吹的养护管理要点.pptx
园艺技术实践报告总结.pptx
一年四季开花植物归纳总结
网址: 植物病虫害总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500.html
上一篇: 花土生虫害怎样处理? |
下一篇: 绿化病虫害检查记录表.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