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土生虫害怎样处理?

花土生虫害怎样处理?

2011.08.31 回答

 1、茎腐病

症状: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花生茎腐病发生严重,发病面积80%左右,一般发病率在60%—70%,严重发病菌块高达80%—90%,有些重病植株已整株枯死。

      症状:茎腐病多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发病,成株发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第一对侧枝处。初为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为黑褐色,并向四周扩展包围茎基部,引起黑褐色腐烂,使地上部萎缩枯死,潮湿时病部密生黑色小粒(分生孢子器)。病株荚果腐烂,或种仁不饱满。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从伤口或表皮侵入。病菌主要借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其次是风和人、畜、农具在农时操作时传播进行初侵或再侵染。苗期雨水多、湿度大、大雨后骤晴发病重。此外,土壤瘠薄、田间渍水、耕作粗放、播种过早、地下害虫危害严重,也能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无病的种子和抗病品种;轮作换茬,轻病地块可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2年,重病地块轮作3—4年,可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此外,做好田间开沟排水,勿用混有病残的土杂肥,增施磷钾肥料。②药剂防治,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0.5%),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水50—60公斤冷浸种子100公斤,浸种24小时播种,防治效果显著;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间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上述药剂还可兼治花生叶斑病。

     2、根腐病
该病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感病植株矮小,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干枯脱落,主根外皮变黑腐烂,直到整株死亡。该病主要靠雨水和田间传播。苗期田间积水,地温低或播种过早、过深,均易引发该病。

防治方法:1、整地改土,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防涝排水,加强田间管理。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全田喷雾。

     3、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症状: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1)轮作倒茬:花生叶斑病的寄主比较单一,只侵染花生,与其它作物轮作,使病菌得不到适宜的寄主,可减少为害,有效的控制病害的发生。轮作周期2年以上。

     (2)减少病源:花生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叶,使用有病株沤制的粪肥时,要使其充分腐熟后再用,以减少病源。

     (3)选用耐病品种:虽然目前生产上还没有高抗叶斑病的品种,但品种间的耐病性差异较大,一般叶片厚,叶色深的品种较抗病,在河南重病区宜选用豫花1号、海花1号、豫花4 号和豫花7号等耐病性较强的品种。

     (4)加强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采取有效措施,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5)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当田间病叶率达到10%~15%时,应开始第一次喷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烩剂600倍~800倍液;或抗枯宁700倍液;或波美0.3度~0.5度的石硫合剂等。以后每隔10天~15天喷药1次,连喷2次~3次,每次每亩喷药液50千克~75千克。由于花生叶面光滑,喷药时可适当加入粘着剂,防治效果更佳。抗枯宁对褐斑病效果较佳,代森锰锌对网斑病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多菌灵在叶斑病与锈病混发区,不宜使用。

     4、花生锈病

症状:底叶最先开始发生,叶片产生黄色疱斑,小形,周围有很窄的黄色晕圈,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色粉沫,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脱落。  

花生锈病是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普遍发生,为害较重的病害。近年来,北方花生产区也有扩展蔓延的趋势。花生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到后期病情严重时也为害叶柄、茎枝、果柄和果壳。一般自花期开始为害,先从植株底部叶片发生,后逐渐向上扩展到顶叶,使叶色变黄。发病初期,首先叶片背面出现针尖大小的白斑,同时相应的叶片正面出现黄色小点,以后叶背面病斑变成淡黄色并逐渐扩大,呈黄褐色隆起,表皮破裂后,用手摸可粘满铁锈色末。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黄枯干,全株枯死,远望和火烧状。不仅严重降低产量,而且也影响品质。

      花生锈病以风和雨水传染,一般夏季雨量多,相对湿度大,日照少,锈病往往比较严重。

      防治方法:除选用抗病品种外,要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做好防旱排涝工作,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田间病株率达到10%-20%时,可选用50%的胶体硫150倍液;或敌锈钠600倍-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1:2:200(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波尔多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 000倍-5 000倍,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次-4次。敌锈钠不宜连续使用,应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每次每亩喷药液60千克-75千克。

5、花生网斑病

   别名
     云纹斑病或网纹污斑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征,其次为害叶柄和托叶。田间自然发病一般先从植株底部叶片开始,初右片正面产生针头大小的小褐点,逐渐变为褐色星芒状斑,进而扩展成网纹状,边缘灰绿。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最后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至栗褐色大斑,病斑边缘绿浅褐色,界限不明显,导致叶片过早脱落。叶片背面初期无症状,后期呈现边缘不清晰的浅褐色病斑。

     防治措施
     该病菌在落入田间的花生病叶残叶、进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外,在田间病株率达到5%以上时,可选用抗枯宁700倍液,80%化森锰锌400倍液,“农抗120“(每亩0.5千克)200倍液,生次每亩用药液75千克-100千克,间隔10天-15天喷1次,连喷2次-4次。

  6、花生青枯病

   发病症状
     花生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此病。病株初始时,主茎顶梢第一、二片叶片先失 水萎蔫,早上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合叶。1~2天后,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 萎, 色暗淡,呈青污绿色,后期病叶变褐枯焦。病株易拔起,其主根尖端、果柄、果荚呈黑褐色 湿腐状,根瘤墨绿色。病茎纵剖维管束呈黑褐色,横切面保湿下稍加挤压可见白色粘液 溢出。
   发生规律
     病菌随带菌土壤、病株残体、带菌杂草,以及带菌土杂肥和粪肥,借雨水、灌 溉水 、农具、昆虫媒介传播,此菌在土壤中可存活14个月至8年。病菌从植株根部伤口及自然伤 口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分泌毒素,造成导管堵塞,植株失水萎蔫,尔后病菌进入皮层与 髓 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使之崩解腐烂,再次散出,重复侵染。据调查,高温高湿最有利于 此病发生,当土温达25℃以上,降雨的多少与迟早决定此病发生早晚与程度大小。一般时 晴 时雨、久旱骤雨或久雨骤晴时发生严重;土壤温度与湿度骤变或地块线虫增多,造成根部 受 伤或腐烂时发生严重;低洼排水不良地块较高板地发生严重;砂土、薄土层、保水保肥差的 地块较壤土、肥土发生严重;连作田较轮作田发生严重;酸性土壤较微碱性土壤发生严重; 草害多较草害少地块发生严重。另外,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有水源地方,实行水旱轮作 ,防 效较好。旱地可与瓜类、禾本科作物3~5年轮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旱 地花生,播种前进行短期灌水,可使病菌大量死亡。采用高畦栽培,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防止田间荫蔽与大水漫灌。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与水流传播病害。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适施氮肥,促进花生稳长早发。对酸性土壤 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轻病害发生。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 并用石灰消毒。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减少土壤病源 

       2.药剂防治
     播前采用1 000倍的32%克菌溶液浸种8~12小时,进行消毒灭菌; 在发病初期可 喷施 2 500~ 3 000倍的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或1 500~2 000倍的32%克菌溶液,隔7 ~10天喷1 次,连喷3~4次防治。另外,可在初花期喷施保得生物叶面肥,促进根系有益微生物活动, 对抑制病菌的发展也起一定作用。

       7、花生病毒病

   发病规律
     除芽枯病主要由蓟马传播外,其他病害如轻斑驳病、黄花叶病、普通花叶病则通过种子和蚜虫传播,种传病薯 这些病害流行的主要初侵染源。种传率的高低主要受发病时期的影响,发病早,种传率高。种子带毒率与种子大小成负相关,大粒种子带毒率低,小粒种子带毒率高。在存在毒源和感病品种的情况下,蚜虫发生早晚和数量是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传播病毒的蚜虫主要是田间活动的有翅蚜。一般花生苒期蚜虫发生早,数量大,易引起病害严重流行,反之则发病轻。花生苗期降雨少、气候温和、干燥,易导致蚜虫大发生,造成病害流行,反之则轻。

     防治方法
     一是采用无毒或低毒种子,杜绝或减少初侵染源。无毒种子可采取隔离繁殖的方法获得。二是选用豫花1号、海花1号、豫花7号等感病轻和种传率低的品种,并且选择大粒子仁作种子。三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地膜具有一定的驱蚜效果,可以减轻病毒病的为害。四是及时清除田间和周围杂草,减少蚜虫来源。五是搞好病害检疫,禁止从病区调种。六是药剂治蚜,播种时采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盖种,每亩用药量为2.5千克-3千克,也可用25%的辛拌磷(812)盖种,每亩用药量0.5千克,花生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发理蚜虫及时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洒,以杜绝蚜虫传毒。

   8、黑霉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前期,病菌先染子叶使其变黑腐烂,继而侵染幼苗根茎部,潮湿时病部长出许多霉状物覆盖茎基部,茎叶失水萎蔫死亡。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整地改土,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防涝排水,加强田间管理。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

    9、白绢病

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该病在花生荚膨大至成熟期才表现出症状,发病后再进行防治效果较差,因此,应从花生播种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防治。
    一、 症状
    花生根、荚果及茎基部受侵染后,初呈褐色软腐状,地上部根茎处白色绢状菌丝(故称白绢病),并有油菜籽状菌核,茎叶变黄,逐渐枯死,花生荚果腐烂。该病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开始萌动,侵染花生,沙质土壤、连续重茬、密度过大不通风,阴雨天发生较重。
    二、 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高产抗病品种主要有丰花一号、花育17、花育16等。
    2、 合理轮作:病株率达到10%的地块就应该实行轮作,一般实行2-3年轮作,重病地块轮作3年以上,以花生与禾谷类作物轮作为宜。
    3、 深翻改土,加强田间管理:花生收获前,清除病残秧枝,收获后深翻土地冻垡,减少田间越冬菌源,花生播种后做到“三沟”配套,下雨后及时排出地中积水。
    4、药剂防治:花生播种期每亩应用五氯硝基苯1公斤对细湿土20公斤,施在播种沟内盖种,同时注意用神农丹、灭线磷等药剂防止地下害虫,花生结荚初期喷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扑海因1000倍液防治,发病期还可用三唑酮、根腐灵、硫菌灵等药剂灌根,防止效果非常明显。

     二、花生虫害 花生的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和蛴螬。

     1、蚜虫 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花生蚜虫必须立足早字,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即可。

     2、地老虎、蛴螬

地老虎和蛴螬是地下害虫,不仅危害期长而且危害严重。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2001年,我市部分乡镇地下害虫造成花生田间死秧率高达10%—40%,是目前影响花生产量的最主要的虫害。因地下害虫常在地下活动,隐蔽性强,防治困难,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一)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花生良好前茬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必免重茬、迎茬。

(2)秋季深翻:秋季深翻可将害虫翻至地面,使其曝晒而死或被鸟雀啄食,减少虫源。

(二)药剂防治

(1)种子包衣:播前用种衣剂包衣,此方法也能有效的防止鼠害。

(2)土壤处理:播前整地时,每公顷用3%颗粒剂呋喃丹22.5—30公斤或3%甲拌磷颗粒剂22.5—30公斤均匀撒施于田面,浅翻入土;或将呋喃丹、甲拌磷颗粒剂撒于播种沟内,之后播种;也可将杀虫剂拌入有机肥内做基肥使用。

(3)防治幼虫:6月下旬和7月下旬在金龟子孵化盛期和幼龄期每公顷用辛硫磷颗粒剂35—45公斤加细土250—300公斤撒在花生根际,浅锄入土。也可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

生育期 防治对象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播种期 茎腐病 真菌性病害,危害茎基部、茎部、根部及子叶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7月底-8月初为又一次发病高峰 4月下旬(20号左右)-5月上旬为播种期极为防治关键期 主要方法:防治病害虫无踪1号乳油1:800比例拌种方法是30-40ml药剂,加水1公斤配成药液,拌干花生种子20公斤; 在播种后浇水时用虫无踪1号2瓶/亩防地下害虫 这一时期使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 冠腐病 真菌性害,危害茎基部,花生生长前期播种后幼苗首先发病,可侵染果仁和子叶 蛴螬 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地下20-40cm处越冬,5月中旬化蛹,7月中旬前后为危害盛期,幼虫危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 蝼蛄 4月上中旬进入表土层活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花生处于苗期为危害高峰期,9月上旬后卫第二次危害高峰 幼苗期 冠腐病 真菌性病害,危害茎基部、茎部、根部及子叶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7月底-8月初为又一次发病高峰 防治:5月中旬-6月下旬防治蚜虫和天才夜蛾喷施虫无踪1号1500倍液,红蜘蛛喷施虫螨克星或高粘阿维菌素5000倍液,抄螨4000倍液 病害用多菌灵或甲托等防治 若有地下害虫可用虫无踪1号2瓶(300ml)/亩 花生蚜 一年20-30代,幼苗期迁入花生田,花生开花前期和开花期形成危害高峰,5月底至6月下旬为危害盛期 红蜘蛛 与花生蚜在同一阶段发生 开花结果期 叶斑病 真菌性病害,开花下针期即6月中下旬为第一发病高峰,8月中下旬-9月上旬为第二发病高峰 防治:6月底7月初开始灌根直到9月防治,有效药剂: 虫无踪1号2瓶(300ml)/亩或1.5瓶(50ml)/亩 虫无踪1号(300ml或500ml)灌根 蚜虫,红蜘蛛按苗期防治方法及时防治 甜菜夜蛾,喷施高甲维盐1500-3000倍液或虫无踪1号1500倍. 病害可喷施烯唑醇.锰锌每亩35g,或50%多菌灵1000倍液 网斑病 花生生长中后期以危害叶片为主,茎部、叶柄也有发生,天气冷凉,潮湿条件发生严重 锈病 主要在叶片上发生,多先从底叶开始发病,高湿,温差变化大,已引起病害流行 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小地老虎等 花生蚜虫、红蜘蛛、甜菜夜蛾 配方一:防治花生田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小地老虎等)虫无踪1号1.5-2瓶/亩,随大水漫灌. 配方二:防治花生田的蚜虫.红蜘蛛.甜菜夜蛾等用虫无踪1号30-40毫升/30斤水,每亩用水60斤. 配方三:防治花生控制旺长及白粉病.锈病等可用烯唑醇.锰锌每亩50g,,一亩地60斤水. 配方四:防治花生防治花生田甜菜夜蛾棉铃虫等磷翅目害虫.可用高甲维20-30毫升/30斤水。 配方五:防治花生根结线虫可用15%阿维。辛300-600毫升/亩大水漫灌。

相关知识

花土生虫害怎样处理?
兰花养殖虫害怎样防治
育苗柱花草的种子怎样处理?
灰树花林下栽培常见问题处理办法与虫害防治
花生虫害怎么处理
家庭养花常见的病害、虫害及处理方法
插花怎样让花的花期更久,怎么处理
买到黄泥土花卉怎样处理
如何处理花草盆栽的虫害问题?一对一解决小黑飞、蚜虫、红蜘蛛
如果发现植物有病虫害,应该如何处理呢

网址: 花土生虫害怎样处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5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病虫害资料.doc
下一篇: 植物病虫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