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CourseOverview)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实验(一)

Course:Experiment of General Biology (One)

课程编号:0070400014            适用学生: 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Course Number:0070400014        Designed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Science Education

学分:1.5             学时:48        独立设课:是

Credit:1.5  Class hour:48Independent course: yes

预修课程:普通生物学(一)

Preparatory courses: General Biology(One)

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是一门独立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发展,养成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习惯,促进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具备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以适应中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This course is an independent and central course. Students study this cour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experiment skills of biology, have scientific and serious customs, improve their scientific thought and get some basic methods of biology. Thus they can be adapted to the work in the future.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Experiment project schedule)

序号

No.

实验名称

Name

每组人数

Members of each group

实验

时数

Hours

实验类型

验证∕综合∕设计

Course Type

Verifying/Synthetic/Designing

必做∕选做

Required Course

/Elective Course

1

生物体组织内的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Mensurate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in Life Tissues

30

2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2

生物体组织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Mensurate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in Life Tissues

30

2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3

动植物细胞形态观察

Observe The Configurations of Animals’ and Plants’ Cells

30

4

验证

Verifying

必做

Required Course

4

生物组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Mensurate the Action of Peroxidase in Life Tissues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5

植物种子的呼吸强度测定

Mensurate The Breath Speed of Seeds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6

植物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

Distill, Separate and Mensurate The Pigments in Chloroplast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7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

Mensurate The Photosynthesis Speed of Plant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8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

Observe The Mitosis of Plant Cells

30

4

验证

Verifying

必做

Required Course

9

动植物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一)

Karyotype Analysis of Animal and Plant Cells (One)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10

动植物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二)

Karyotype Analysis of Animal and Plant Cells (Two)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11

心脏解剖及血液循环系统观察

Anatomize Heart and Observe System of Blood Cycle

30

4

验证

Verifying

必做

Required Course

12

免疫器官与淋巴循环观察

Observe The Immunity Organs and Lymph Cycle

30

4

验证

Verifying

必做

Required Course

13

青蛙解剖、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观察

Anatomize Frog and Observ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erve Cells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ference Books)

1.推荐教材

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1] 陈秉初.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自编教材)

[1] Bingchu Chen. Experiment Instruction of General Biology (written by self)

2.参考书目

Reference Books

[1]吴相钰.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 Xiangyu Wu. General Biology of Yuezeng Chen.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5

五、考核与评价方式(Course Evaluation)

实验考核由实验教师给出每次实验的成绩,并取各次实验的平均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Teachers should evaluate students’ experiment abilities according to their experiment reports and then average all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experiments as their final achievements.

撰写人:王锋青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1

生物体组织内的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比色法测定物质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掌握植物组织的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植物组织的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三、实验原理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组织的主要成分之一,植物组织中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如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大分子物质,还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多可以溶于水,总称为可溶性糖。蒽酮试剂能够与可溶性糖起反应呈蓝绿色,在620nm出有最大吸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可溶性糖的含量成正比,利用分光光度计可以定量测定可溶性糖的含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可溶性糖的提取:称取0.5苹果果肉置于研钵中,加10ml左右80%乙醇研磨提取,加少量水,过滤,定容至100ml。

2、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吸取0、0.1、0.2、0.4、0.6、0.8、1.0mg.ml-1浓度的蔗糖溶液1ml,加3ml蒽酮试剂,沸水浴10min,冷却后,在620nm处测定光密度(OD)值,以光密度(OD)值为纵坐标,蔗糖浓度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

3、植物组织的可溶性糖含量测定:吸取1ml提取液,加3ml蒽酮试剂,沸水浴10min,冷却后,在620nm处测定光密度(OD)值,在标准曲线中查出对应的浓度。

4、计算:(实验浓度×100ml)/0.5g    ( 单位:mg.FWg-1)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生化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721或751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移液管、烧杯、容量瓶、沸水浴、玻璃漏斗、滤纸、药物天平。

蒽酮试剂:150mg蒽酮溶于100ml稀硫酸(76ml浓硫酸加到30ml水中)中。

蔗糖溶液(标准曲线):0、0.1、0.2、0.4、0.6、0.8、1.0mg.ml-1。

80%乙醇溶液。

苹果果肉(或植物叶片、块根、块茎等)。

撰写人:陈秉初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2

生物体组织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比色法测定物质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掌握植物组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生物体组织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三、实验原理

蛋白质含量可以根据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折射率、比重、紫外吸收等方法测定;或用化学方法测定,如定氮、双缩脲反应、Folin-酚反应、卡马氏亮蓝反应等方法。其中双缩脲反应、Folin-酚反应、卡马氏亮蓝反应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它们操作简便、迅速,不需要复杂而昂贵的设备。本实验采用双缩脲反应测定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两个以上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无关。将待测定样品和标准蛋白质系列浓度溶液同时进行双缩脲反应,并在540-560nm处测定光密度值,通过标准曲线查出对应浓度,计算蛋白质含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标准曲线绘制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0,0.4,0.8,1.2,1.6,2.0ml的牛血清蛋白,用水加足2ml,每试管中加4ml双缩脲试剂,室温下(15℃~25℃)放置30分钟,于540nm处测定光密度。以光密度为纵坐标、牛血清蛋白质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二)未知样品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1、样品的制备:

[1]动物组织制品:取鸡血血清用水稀释10或20倍(2ml中含有1-10mg蛋白质),供测定。

[2]植物组织制品:取1g大豆,吸胀后研磨成浆,过滤后,滤液定容至25ml,供测定。

2、测定:

吸取样品2ml,加双缩脲试剂4ml,室温下放置30分钟,540nm处测定光密度。

3、计算:

从标准曲线中查出测定样品的蛋白质浓度,乘上稀释倍数(或定容体积),除样品总体积(或重量),即为该组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单位:mg.ml-1或mg.g-1FW。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标准曲线绘制准确,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生化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721或751分光光度计、解剖刀、试管、试管架、移液管、烧杯、容量瓶、药物天平。

标准蛋白溶液:牛血清溶液100ml(5mg/ml),用0.05N NaCl配制。

双缩脲试剂:1.50g硫酸铜(CuSO4.5H2O)和酒石酸钾钠(NaKC4H4O6.4H2O)溶于500ml水中,在搅拌下加入300ml NaCl 溶液,用水定容至1L,贮藏于棕色瓶中,待用。

撰写人:陈秉初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3

动植物细胞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徒手切片技术、临时装片技术、显微镜观察技术(特别是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环状光圈的正确使用),明确生物学图片绘制的具体要求。掌握各类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

动植物细胞形态观察

三、实验原理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动、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配合染色及光圈调节,可使物像更加清晰。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植物细胞的形态观察

1、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1小片(0.5cm左右),做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基本形态。注意调节环状光圈,选择视野的明亮度,使细胞结构清晰。

2、用碘液置换蒸馏水,使细胞染色、各部分结构更加清晰。在高倍镜下观察,区分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等结构。并作植物细胞结构图。

3、撕取紫鸭趾草的下表皮细胞,做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表皮细胞的结构,注意其特点。在高倍镜下继续观察,注意气孔的形态结构。

4、取0.5cm-1cm南瓜嫩茎,在载玻片上或培养皿中用解剖针纵向分解,取部分组织做临时装片。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导管细胞和周围薄壁细胞的形态。

(二)动物细胞的形态观察

1、将蚯蚓在清水中冲洗干净,放在小木板(或硬纸板)上,用镊子夹持蚯蚓,用解剖针尖端在蚯蚓体壁表面轻轻刮几下,然后将解剖针尖端在载玻片的水滴中涂几下,盖上盖玻片,为临时装片。

2、将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注意动物细胞的形态特点。

3、用碘液替换蒸馏水,对细胞进行染色。在高倍镜下观察蚯蚓体壁表面细胞的结构。区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并绘制动物细胞结构图。

用消毒药棉绕在牙签上,在自己口腔上颌轻轻刮取少量表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用碘液染色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准确绘制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图。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植物、动物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剪刀、镊子、解剖针、培养皿、吸水纸、消毒药棉、蒸馏水、碘液。

洋葱鳞茎、黑藻、紫鸭趾草、南瓜嫩茎、活蚯蚓、口腔上皮细胞。

撰写人:陈秉初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4

生物组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酶的提取与分离的方法;理解过氧化物酶的测定原理;掌握生物组织中过氧化物酶的功能。

二、实验内容

生物组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三、实验原理

过氧化物酶广泛分布于生物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在有过氧化氢存在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物质,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生成物的含量,用以表示过氧化物酶活性。

过氧化物酶活性还可以用氧电极法测定,测量在单位时间内释放氧气的量,该方法灵敏快速。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称取植物材料1g,剪碎,加5ml  20 mmol/L KH2PO4溶液,与研钵中研磨成浆(夏天实验时用冰浴),4000r/min条件下离心15分钟,上清液倒出,保存在低温下;残渣再用5ml  20 mmol/L KH2PO4溶液提取1次,合并两次上清液,为过氧化物酶液。贮藏于冷处备用。

2、取光径1cm比色杯2只,1只加入反应混合液3ml,KH2PO4 1ml,作为校零对照;另一只中反应混合液3ml,过氧化物酶液1ml(如酶活性过高,可以稀释),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在分光光度计上测量470nm下的吸光度值,每隔1分钟读数一次。

3、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即用⊿A470/min.mg蛋白质(或鲜重g)表示。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生化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721或751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秒表、天平、研钵、磁力搅拌器;

愈创木酚、30%过氧化氢、20 mmol/L KH2PO4、100 mmol/L 磷酸缓冲液(pH6.0)。

反应混合液:100 mmol/L 磷酸缓冲液(pH6.0)50ml于烧杯中,加愈创木酚28μl,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直至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30%过氧化氢19μl,混合均匀,保存于冰箱中。

撰写人:陈秉初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5

植物种子的呼吸强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种子呼吸强度测定的原理,掌握滴定的基本技能,了解呼吸强度测定的其它方法,掌握本实验成功的关键点。

二、实验内容

植物种子的呼吸强度测定(小篮子法)

三、实验原理

用单位时间内植物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表示呼吸强度。将植物种子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利用Ba(OH) 2溶液吸收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产生BaCO3沉淀。实验结束后,用草酸溶液滴定残留的Ba(OH2),计算Ba(OH2)的消耗量。再用空白对照,计算密闭容器中的CO2量。最后可以求出植物种子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500ml广口瓶2只,分别装配一只三孔橡皮塞,一孔插入温度计;一孔插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以吸收空气中的CO2,保证进入广口瓶的空气没有CO2。另一直径1cm的孔供滴定用,滴定前用小橡皮塞塞紧。瓶塞下挂尼龙网制小篮,内盛实验材料(如下示意图)。

2、称取露白的水稻或小麦种子10g,和煮熟的水稻或小麦种子10g,分别装入小篮中,将小篮挂在广口瓶中,同时于广口瓶内加入0.05 mol/L Ba(OH)225 ml。立即盖紧瓶塞,并用液体石蜡密封瓶口,防止漏气,开始计时。经常摇动广口瓶,破坏溶液表面的BaCO3薄膜,以利于CO2的吸收。

3、1小时后,小心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篮子,加入2滴指示剂,立即重新盖紧瓶塞。然后,拔出小橡皮塞,将滴定管插入小孔中,用1/44 mol/L 草酸溶液滴定,至蓝绿色转变成无色为滴定终点。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毫升数。

4、计算:

                                          V1— V2

呼吸强度(CO2mg/gFW·h)=

种子鲜重(g)*时间(h)

其中: V1:为煮死种子所消耗的草酸毫升数

          V2:为萌发种子所消耗的草酸毫升数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能掌握用小篮子法测定呼吸强度的方法。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植生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广口瓶,温度计,酸式滴定管,干燥管,尼龙网制小篮0.05 mol/L Ba(OH)2

酸碱指示剂: 0.1% 麝香草酚酞酒精溶液。

1/44 mol/L草酸溶液:准确称取重结晶的草酸 H2C2O4·2H2O 2.8652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每毫升溶液相当于1毫克CO2。

露白的水稻或小麦种子;煮熟的水稻或小麦种子(对照)。

撰写人:陈秉初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6

植物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掌握植物叶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与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与叶绿素含量测定

三、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chlorophyll)和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 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这两类色素匀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可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可用色谱分析的原理加以分离。因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当用适当的溶剂推动时,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两相(固定相、流动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所以移动速度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将各种色素分开。

根据叶绿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663、645 nm)下测定其吸收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各色素的含量。

          Ca = 12.72 A663—2.59 A645

          Cb = 22.88 A645 —4.67 A663

          CT = Ca + Cb = 20.29 A645 + 8.05 A663

                  A652× 1000                           

          CT= ——————————

                    34.5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1、提取:称取新鲜叶片0.2g,剪碎,放入研钵,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加3-5ml 80% 丙酮,研磨成浆,再加10ml 80% 丙酮,过滤到试管或小烧杯中。滤液为色素提取液。

2、点样:将层吸纸剪成2×10cm的条带,下有0.5×1cm突出。用毛细吸管吸取色素提取液,在突出基部中央点样。每次所点样品不宜太多,待干后再重复点样,要求样品点小,而色素多。用细线在层吸纸上端将层吸纸吊起,待样品点干燥后供层析用

3、将上述层吸纸放入装有10ml左右石油醚的层析瓶中,将层吸纸突出部分浸入石油醚中,盖上瓶盖,进行纸层析。

4、结果观察:层析10分钟左右,可以看到层析纸上已有色素带分开。区分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的位置。

(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1、提取:称取新鲜叶片0.2g,剪碎,放入研钵,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加3-5ml 80% 丙酮,研磨成浆,再加10ml 80% 丙酮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2、定容:将上述提取液过滤到25ml 容量瓶中,反复用少量丙酮冲洗研钵、玻棒、残渣,过滤入容量瓶中,最后定容至25ml 。

3、测定:分别在663、645 nm处或652nm处测定光密度。

4、计算:代入公式计算色素浓度。

色素的浓度 × 提取液体积 ×稀释倍数

色素含量= —————————————————— (mg/g)

样品鲜重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能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方法。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植生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721或751分光光度计、研钵、烧杯、容量瓶、玻璃漏斗、粗剪刀、药物天平、层析纸、毛细吸管。

80%丙酮溶液、石英砂、碳酸钙粉。

撰写人:陈秉初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7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测量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开度等与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植物生理参数,了解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与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

三、实验原理

应用以开放式气路原理设计制造的成套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是目前最先进的方法,不仅快速、准确,而且仪器基本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目前使用的型号主要有:CIRAS-1、TPS-1、LI-6400、LCA-3、LCA-4等。

将叶片夹入叶室以后,形成了一个连接叶室、主机以及外界大气的开放式气路系统。通过气体采集杆供给叶室CO2浓度稳定的气源,给以适当的光照,待仪器测定的参比与分析叶室CO2差值稳定后,根据内置的红外仪精确测量记录CO2差值,再根据叶片面积求出光合速率。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连接、开机、预热

(2)创建新文件并设定测定参数

(3)测定

(4)发送数据至电脑

(5)关机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能掌握用光合作用测试系统测定植物光合强度的方法。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植生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英国ADC公司出品的LCA-4便携式光合作用测试系统(主要配件包括:主机、叶室、气体采集杆等),绿色植物叶片。

撰写人:黄华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8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临时装片技术,领悟生物学的典型实验材料对实验效果的影响,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识别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

三、实验原理

利用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比较旺盛,选用植物根尖为实验材料,应用细胞化学的方法,对细胞(染色体)进行染色,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同时,用永久制片作为比较,以利于观察到典型的有丝分裂过程。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水培洋葱鳞茎根尖0.5cm若干条,放入小烧杯中,加几滴0.1N HCl溶液进行解离5~10分钟。用蒸馏水洗尽HCl,加几滴1%醋酸洋红染色5~10分钟,压片,使根尖细胞分散开,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2、在显微镜下寻找分裂细胞,在高倍镜下观察,区分细胞分裂的时期。注意各时期细胞的形态,和染色体的形态及排列与分布情况。

3、取洋葱根尖纵切永久制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寻找分裂细胞,区分细胞分裂的时期。注意各时期细胞的形态,和染色体的形态及排列与分布情况。比较临时装片与永久制片下的观察效果。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绘图方法准确,能熟练掌握临时装片技术。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细胞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显微镜、临时装片所需器材,小烧杯,洋葱根尖纵切永久制片,水培洋葱鳞茎根,蒸馏水、1%醋酸洋红、0.1N HCl溶液。

撰写人:陈秉初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9

动植物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一)

一、实验目的

根尖染色体压片法,是观察植物染色体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研究染色体组型、染色体分带、染色体畸变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的基础。学习并初步掌握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学习染色体显微摄影及放大技术。

二、实验内容

动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一)——植物染色体制备技术

三、实验原理

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此时把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将大蒜或洋葱的鳞茎,置于盛水的小烧杯上,放在25 ℃ 温箱中,待根长到2cm左右时,在上午九时摘下根尖,放到对二 氯苯饱和水溶液,或 0.02% 秋水仙素溶液中,浸泡处理 3-4 小时。

2、经过前处理的根尖,再放到卡诺固定液中,固定 24 小 时。固定材料可以转入 70% 酒精中,在4 ℃冰箱中保存,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二个月。

3、解离根尖。

4、压片。

5、镜检。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能初步掌握染色体制片技术。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遗传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

1、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剂瓶,滴瓶,镊子,刀片,解剖针,吸水纸,水浴锅等。

2、药品:无水酒70%酒精,冰醋酸,对二氯苯或秋水仙素,甲醛,山梨醇,纤维素酶,果胶酶,盐酸,醋酸洋红等。

卡诺固定液的配制:用3份无水酒精,加入1份冰醋酸(现配现用)。

(酶液的配制:以0.1mol/L醋酸纳为溶剂,配成纤维素酶(2%)和果胶酶(0.5%)的混和液。)

3、材料:大蒜 、洋葱的鳞茎或蚕豆的种子。

撰写人:徐根娣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10

动植物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二)

一、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分析染色体核型计算有关数据。

二、实验内容

动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二)——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三、实验原理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大多数高等动植物是二倍体。也就是说,每一个体细胞含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表示。其中与性别直接有关的染色体,即性染色体,可以不成对。每一个配子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做单倍体,用n表示。两性配子结合后,具有两组染色体, 成为二倍体的体细胞。如蚕豆的体细胞2n=12,它的配子 n=6,玉米的体细胞2n=20,配子n=10。水稻2n=24,n=12,等等。有些高等植物还是多倍体。

染色体在复制以后,纵向并列的两个染色单体,往往通过着丝粒联在一起.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着丝粒位置的不同, 可以把染色体分成相等或不等的两臂,造成中间着丝粒,亚中间着丝粒、亚端部着丝粒和端部着丝粒等形态不同的染色体。此外,有的染色体还含有随体或次级缢痕。所有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构成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和进化理论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一种简便的方法。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萌发种子的根尖,或木本植物的茎尖(特别是倒数第二、第三张嫩叶),通过固定、染色、压片等可进行核型分析,但染色体分散程度不一而且形状不固定,要想得到分散程度大、理想的片子,需制备较多的染色体玻片,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1.若用染色体制片标本进行直接测量时,必须利用显微镜与测微尺,事先要用镜台微尺对目镜测微尺的单位长度进行标定后再进行工作,而这种直接测量仅对染色体长度较大的标本适合。一般标本还是先拍照放大,后进行测量,可得较好数据。

根据显微测量或放大照片测量、记录染色体形态测量数据如下:

(1)臂率=长臂(q)/短臂(ρ)

(2)着丝粒指数=短臂/该染色体长度×100

(3)总染色体长度=该细胞单倍体全部染色体长度之和

(4)染色体相对长度=每一个染色体的长度/总长度×100

(5)把所得数据填表(表格于实验结果中)

2.配对:根据测量数据,即染色体相对长度、臂率、着丝粒指数、次缢痕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形状和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剪贴配对。

染色体排列:染色体对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一条直线上。有特殊标记的染色体(如含有随体的)可单独排列。

翻拍或绘图:完成上述步骤的染色体剪贴,可通过翻拍摄影或描图成为染色体组型图。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能初步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染色体配对准确。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遗传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显微镜,测微尺,毫米尺,镊子,小剪刀,如无现成的染色体照片需备摄影显微镜以及有关摄影器材。

撰写人:徐根娣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11

心脏解剖及血液循环系统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心脏的位置、形状及大体解剖结构。

2、掌握心房、心室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之间的联系及全身血液循环主要分支。

3、观察心瓣膜的结构及心肌、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并理解其生理意义;血管膜及血管壁的分辨。

二、实验内容

心脏解剖、血液循环系统观察

三、实验原理

利用解剖器械可对实验动物进行解剖,得到活体心脏并进行观察。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观察:心脏模型;全身血液循环浮雕模型;局部循环模型。

2、示教:心肌切片(示:闰盘及细胞连接分支及核位置);大动脉及大静脉、中动脉及中静脉、小动脉及小静脉、毛细血管的主要结构(内膜、肌层、横切口形状等);动脉及静脉常常伴行,在中小动脉及小静脉切片中可显见。

3、直观:录象观看15min(主要是大体解剖生理部分)。

4、技能训练:小白鼠解剖。

小白鼠解剖步骤: ①.脱臼致死—→②.打开胸腔—→③.观察心脏跳动—→④.观察心脏底部[有白色窦房结]—→⑤.观看主动脉弓及其他动脉、静脉及其与肺的连接等。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掌握动物解剖的方法,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动物生理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人心脏解剖模型(可分解)、人胸腔解剖模型、人体循环示教板(浮雕模型)、小白鼠(解剖后可得到活体心脏)、解剖器械、解剖盆、显微镜、大动脉及大静脉横切片、毛细血管组织切片。

撰写人:姜科声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12

免疫器官与淋巴循环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免疫器官的解剖结构(尤其是淋巴结的大体解剖结构及显微结构)、胸导管结构功能特点,脾脏的结构特征、淋巴循环;了解全身淋巴结群的分布及淋巴管的分布,胸腺、扁桃腺等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细胞和B细胞、K细胞、NK细胞结构特点等。

二、实验内容

免疫器官与淋巴循环及免疫学实验

三、实验原理

淋巴结、胸腺、扁桃体、淋巴管等免疫器官,以及各种淋巴细胞在人体内形成了免疫系统。通过切片和模型的观察,可了解免疫系统的大体构造。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观察:脾脏[spleen]、淋巴结、人体解剖模型;淋巴管分布示教板 [浮雕模型];胸腺和扁桃腺位置观察。

2、示教:脾脏、淋巴结和胸腺切片。

3、直观:录象观看15~25min(可以先看,主要是人体解剖生理部分;也可以先讲后看)。

4、技能:显微镜操作技能与常见免疫中草药种植、采集、鉴定及加工技术。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观察结果,并能对免疫系统的大体构造及功能进行描述。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动物生理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人脾脏解剖模型、人淋巴结解剖模型、人胸腺和扁桃腺解剖模型、人体循环示教板(浮雕模型)、显微镜、淋巴结纵切片(H-E染色)、脾切片(H-E染色)、胸腺切片(H-E染色)。

撰写人:姜科声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一)》课程实验项目13

青蛙解剖、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或麻醉的实验方法;掌握坐骨神经-腓肠标本的制备方法。

观察蛙(蟾蜍)的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的结构,了解其功能;掌握皮肤及骨的分类特征,如嵴胸蛙皮肤有嵴、另有剑胸骨与上胸骨相对。

掌握蛙(蟾蜍)的消化、呼吸、泄殖以及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要点、神经细胞切片观察(人脊髓横切片、银染色)。

观察蛙循环系统,掌握蛙心脏等大体解剖、血管注射法及不同着色剂配方。

二、实验内容

蛙的解剖、脊蛙反射、神经细胞观察

三、实验原理

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通过反射弧形成反射活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观察:活体的蛙(蟾蜍)。

2、示教:神经细胞切片观察(人脊髓横切片、银染色)。

3、直观:录象观看15~25min(观看蟾蜍被毁髓或麻醉后的大体解剖过程)。

4、蛙(蟾蜍)的解剖技能:

蛙(蟾蜍)的解剖步骤: ①毁髓或麻醉—→②横向剪开腹部皮肤并剥皮—→③打开胸腔、观察心脏等内脏及其连接—→④分离坐骨神经-腓肠标本的制备*—→⑤分离其他肌肉与骨骼等。

5、观察脊蛙反射。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观察细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观察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动物生理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蟾蜍或蛙、解剖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金冠剪、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玻璃剪剖针)、蜡盘、蛙板、玻璃板、固定针、锌铜弓、培养皿、滴管、纱布、粗棉线、任氏液;显微镜、人脊髓横切片(银染色)、乙醚、淀粉、****、甘油、银硃或红色广告颜料、普鲁士兰或蓝靛、水。

撰写人:姜科声审定人:

《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CourseOverview)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实验(二)

Course:Experiment of General Biology (Two)

课程编号:0070400016            适用学生: 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Course Number:0070400016        Designed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Science Education

学分:1.5             学时:48        独立设课:是

Credit:1.5  Class hour:48Independent course: yes

预修课程:普通生物学(二)

Preparatory courses: General Biology(Two)

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是一门独立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发展,养成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习惯,促进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具备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以适应中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This course is an independent and central course. Students study this cour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experiment skills of biology, have scientific and serious customs, improve their scientific thought and get some basic methods of biology. Thus they can be adapted to the work in the future.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Experiment project schedule)

序号

No.

实验名称

Name

每组人数

Members of each group

实验

时数

Hours

实验类型

验证∕综合∕设计

Course Type

Verifying/Synthetic/Designing

必做∕选做

Required Course

/Elective Course

1

人体生理学实验

Physiological Experiment of Human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2

减数分裂观察

Observe Meiosis

30

3

验证

Verifying

必做

Required Course

3

花粉萌发及种子萌发实验

Observe The Bourgeoning of Pollen and Seed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4

分离、自由组合规律(一)

Rules of Abruption and Free Combination (One)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5

分离、自由组合规律(二)

Rules of Abruption and Free Combination (Two)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6

种子植物根、茎、叶解剖结构观察

Observe The Structures of Spermatophyte’s Root, Stem and Leaf

30

3

验证

Verifying

必做

Required Course

7

被子植物花结构的观察

Observe The Structure of Angiosperm’s Flower

30

3

验证

Verifying

必做

Required Course

8

鱼的解剖

Anatomize Fish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9

植物的果实与种子观察

Observe Fruit and Seed

30

3

验证

Verifying

必做

Required Course

10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气孔运动观察

Observe Plasmolysis, Deplasmolysis and Stoma Action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11

昆虫采集与标本制作

Entomologize and Make Exemplar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12

蜡叶标本制作

Make Leaf Exemplar

30

4

综合

Synthetic

必做

Required Course

13

校园植物的识别

Recognize The Plants in Campus

30

4

验证

Verifying

选做

Elective Course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ference Books)

1.推荐教材

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1] 陈秉初.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自编教材)

[1] Bingchu Chen. Experiment Instruction of General Biology (written by self)

2.参考书目

Reference Books

[1]吴相钰.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 Xiangyu Wu. General Biology of Yuezeng Chen.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5

五、考核与评价方式(Course Evaluation)

实验考核由实验教师给出每次实验的成绩,并取各次实验的平均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Teachers should evaluate students’ experiment abilities according to their experiment reports and then average all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experiments as their final achievements.

撰写人:王锋青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1

人体生理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人体体温的测量方法和口表的使用。熟悉血压计的主要结构,初步学会间接测量人体动脉血压的方法,能准确测量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学习测定脉搏的方法。学习简单肺量计的使用及肺活量测定的方法。学习鉴定血型的方法,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掌握血涂片的制作方法与血细胞的分类。

二、实验内容

(一)体温、脉搏、血压及肺活量测定

(二)血型鉴定、血涂片的制作与血细胞观察与分类

三、实验原理

用口表测量口腔温度,作为体温的指标。人体各部分血压不同,肱动脉是常用的血压测量部位。简单肺量计可测量肺活量。不同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与不同血型血浆中相应的凝集素会发生凝集反应。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体温的测定

(二)血压、脉搏的测定

(三)肺活量的测定

(四)血型鉴定

(五)血涂片的制作与观察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动物生理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体温表、酒精棉球、干棉球;血压计、听诊器;简单肺量计、鼻夹、酒精棉球;显微镜、采血针、A型和B型标准血清、玻片、牙签、酒精棉球、干棉球、玻璃蜡笔;采血针、酒精棉球、干棉球、玻片、瑞氏染液、显微镜。

撰写人:阮琴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2

减数分裂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过程,掌握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各期特点。

二、实验内容

细胞的减数分裂

三、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meiosis)是高等生物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mitosis)方式。在这一过程中,DNA只复制1次,细胞连续分裂2次,结果形成的生殖细胞只含有单倍数的染色体,其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故称为减数分裂。由于这种分裂方式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的成熟期,所以又称为成熟分裂(maturation division)。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同时还会发生部分同源染色体的交换,结果使生殖细胞的遗传基础多样化,既保证了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又使遗传基础发生许多新的变异。减数分裂是生物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蝗虫精巢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标本制备

取材:采集成熟的雄蝗虫,在翅基部背中线剪开体壁,可见两个黄色团块,即精巢。将精巢取出放在一培养皿中。

固定:在培养皿中放入新配制的甲醇-冰醋酸固定液,用镊子除去黄色脂肪体,使精细管散开(每个精巢由许多精细管集合而成,每根精细管一端游离,另一端通入输精管)。固定数小时后,移入70%乙醇溶液中保存备用。

染色:取1-2条经固定的精细管,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加1滴改良的苯酚品红染色液,用刀片将精细管切成数段,静置5-10分钟使其染色,盖上盖片。

压片:在盖片上放一张吸水纸,用手指按住盖片边缘(防止错动),以铅笔橡皮头对准标本叩击数次,使组织分散成一单层。

2、小鼠雄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标本制备

秋水仙素处理:选择8-12周雄性小鼠,在取睾丸前2小时给小鼠腹腔注射秋水仙素0.2-0.3ml(100ug/ml)(约2ug/g体重)。

取材: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出一侧睾丸,放入盛有2.2%柠檬酸钠溶液的培养皿内清洗。用镊子拨去睾丸被膜,取出线状的曲精管,移入表面皿内,加少量2.2%柠檬酸钠溶液,用剪刀将曲精管剪碎成糊状悬液。

低渗:将上述悬液移入锥形离心管,加7ml 0.075mol/L氯化钾溶液,置37℃水浴或室温下低渗处理20-30分钟。

固定:取出离心管,加入新配制的甲醇-冰醋酸固定液(3:1)1ml,轻轻吹打,静置1-2分钟,吸去沉于底部的大块组织块,再静置5分钟,8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吸弃上清液,重新加入5ml左右固定液,室温固定20分钟,用吸管轻轻吹打后再次低速离心5分钟,弃上清后加入新鲜固定液少许,轻轻吹打使之成乳白色细胞悬液。

制片:取洁净湿的载玻片,滴1-2滴细胞悬液于载玻片上,立即轻吹液滴使之散开,经火焰微烤后凉干。

染色:用pH7.0的1/15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20%Giemsa染液,染色10-15分钟,自来水冲洗,凉干。

观察与结果:低倍镜下找到分裂相,换高倍镜观察。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观察方法正确,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 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

器材:注射器、镊子、剪刀、培养皿、离心管、恒温水浴锅、离心机。

试剂:秋水仙素、0.9%氯化钠溶液、0.075%mol/L氯化钾溶液、甲醇-冰醋酸固定液、Giemsa染液。

材料:蝗虫精巢、小鼠睾丸。

撰写人:齐庆远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3

花粉萌发及种子萌发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会种子发芽率快速测定的方法;掌握测定的原理;了解操作过程。学会花粉活力测定的方法与原理;了解影响花粉管萌发的因素,并能够解释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二、实验内容

(一)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测定(红墨水染色法)

(二)花粉活力测定及花粉萌发的观察

三、实验原理

植物活细胞的原生质膜具有选择透性,而死细胞原生质膜的选择透性就会丧失。用红色染料处理种子胚,可以根据其是否被染上颜色判断种子的活性。

有活力的花粉通常积累着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淀粉,可以用碘-碘化钾溶液染色来区分和测定。有活力的花粉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能够萌发,花粉管伸长。花粉萌发与植物的种类、花分成熟度、培养条件及天气情况密切相关。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测定

1、种子处理

将待测的种子在30-35℃温水中浸种(大麦、小麦6-8小时),使种子软化,容易切开。

    2、染色

将种子(100粒)沿胚的中心线纵切为两半,将其中的一半置于培养皿中,加5%红墨水染色10-15分钟。染色后将红墨水倒去,用水冲洗多次,完全洗去浮色。

    3、检定与统计

检定种子胚部分的着色程度,没有染色或颜色浅的为活种子;被染色的为死种子。计算活种子的百分比,并以它作为种子的萌发率。(其它方法:TTC法、BTB法)。

(二)花粉活力测定及花粉萌发的观察

1、取少量花粉做临时装片,观察花粉形态。

2、用I—KI溶液替换水,观察染色情况,统计花粉活力。

3、取一滴培养基(10ppm硼酸、0.5%琼脂、以及5、10、15、20%不同浓度的蔗糖)置于载玻片上,加少量的花粉。在20-25℃下放置5-10分钟,观察花粉萌发情况,比较花粉管伸长的速度。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植物生理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大麦或小麦种子、5%红墨水;植物花粉、I—KI溶液、培养基

撰写人:陈秉初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4

分离、自由组合规律(一)

一、实验目的

了解果蝇的生活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掌握果蝇雌、雄成虫和几种常见突变形的主要区别方法。

二、实验内容

果蝇的形态观察

三、实验原理

果蝇具有生活史短,约15d一代(20℃);繁殖率高,每只雌虫可产卵400~600粒;突变类型多,研究较清楚的有400多个;唾腺染色体大,横纹清晰 ,便于观察等特点,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尤其在基因分离、连锁、交换等方面,对果蝇的研究更是广泛而充分。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观察果蝇的生活史

(二)雌雄果蝇的辨别

(三)观察果蝇几种常见的突变类型

(四)果蝇的繁育

(五)果蝇的麻醉

(六)处女蝇的收集

(七)实验交配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观察仔细,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遗传学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果蝇,**解剖镜,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恒温培养箱、乙醚等。

撰写人:徐根娣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5

分离、自由组合规律(二)

一、实验目的

1、练习取出果蝇等幼虫唾腺的技术和制作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2、观察多线染色体的特征:a.巨大;b.体细胞配对,所以染色体只有半数 (n)。 各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多的着丝粒部分互相靠拢形成染色中心 (chromocenter);d.横纹有深浅、疏密的不同,各自对应排列,这意味着基因的排列。

二、实验内容

观察果蝇睡腺染色体

三、实验原理

双翅类昆虫 ( 摇蚊、果蝇等 ) 幼虫期的唾腺细胞很大, 其中的染色体称为唾腺染色体(salivary chromosome)。这种染色体比普通染色体大得多,宽约5μm,长约400μm,相当于普通染色体的100~150倍,因而又称为巨大染色体。唾腺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而并不分开,大约有 1000~4000 根染色体丝的拷贝,所以又称多线染色体(polytem chromosome)。多线染色体经染色后,出现深浅不同、密疏各别的横纹, 这些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往往是恒定的,代表着果蝇等昆虫的种的特征。如染色体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很容易在唾腺染色体上识别出来。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把载玻片置于**镜下。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一滴,取三龄幼虫放在其中,操作者两手各握一枚解剖针,左手的解剖针压住幼虫后端 1/3 处,固定幼虫。右手的解剖针按住幼虫头部,用力向右拉,把头部从身体拉开,唾腺随之而出。

2.在载玻片上除去幼虫其他组织部分,还要把唾腺周围的白色脂肪剥离干净,再把唾腺移到干净的、预先准备的滴有醋酸洋红的载玻片上。

3. 固定染色10分钟后,盖上干净的盖玻片,用滤纸先轻轻压一下,吸去多余的染液。然后放在平的桌子上,用大拇指用力压住,并横向揉几次(注意:不要使盖玻片移动,用力和揉动是一个方向,不能来回揉!),用力和揉动方向可因人而异,多做几次,可得较好的片子。

4. 用松香石蜡封片,制成临时标本。

5. 制成的片子在显微镜下观察。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观察方法正确。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准确绘制果蝇唾腺染色体。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遗传学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黑腹果蝇的三龄幼虫,**解剖镜,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1% 的醋酸洋红,Ephrussi-Beacne 生理盐水,松香石蜡等。

撰写人:徐根娣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6

种子植物根、茎、叶解剖结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种子植物根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了解种子植物茎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3、了解种子植物叶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二、实验内容

种子植物根、茎、叶解剖结构的观察

三、实验原理

种子植物的根、茎、叶是重要的营养器官,各种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根尖构造的观察

(二)种子植物根结构的观察

(三)椴树三年生茎横切面的观察识别

(四)双子叶植物叶结构的观察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观察仔细,能识别各种组织。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准确绘制各种组织结构的图像。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植物学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解剖针、吸水纸、间苯三酚、盐酸等。

玉米或洋葱根尖纵切片,蚕豆根或天竺葵根的横切片,椴树三年生茎横切片,女贞叶的横切片等。

撰写人:方芳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7

被子植物花结构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被子植物花的基本形态结构;

2、了解被子植物花药、子房的结构

二、实验内容

被子植物花的结构以及花药、子房构造的观察

三、实验原理

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花中的各部分结构对完成有性生殖的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的一部分将逐渐发育成果实中的相应结构。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观察花的一般结构

(二)百合花药的构造观察

(三)百合子房的构造观察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观察仔细,能识别花的各部分构造。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准确绘制花的结构图。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植物学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解剖针、吸水纸等。

新鲜的油菜、蚕豆或其他植物的花。百合花药和子房的永久切片等。

撰写人:方芳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8

鱼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熟悉鲤鱼的内脏器官,从而了解一般硬骨鱼类内部构造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内容

鲤鱼的内脏解剖

三、实验原理

鲤鱼是鲤科代表动物,是硬骨鱼类的一种。观察鲤鱼的解剖结构,可认识一般硬骨鱼类的典型结构特征。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将鱼体腹部朝上,用剪刀从**向前剪开,沿腹中线一直剪到下颌,再把鱼侧卧,左侧向上,自**处向背方剪开,沿脊椎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胸鳍前方,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内脏及心脏显露,再将剪刀伸入口腔,沿眼睛后缘将鳃盖去除,最后,小心地将头部背面骨胳去掉,并除去银色发亮的脂肪,此时脑及脊髓也显露出来了,即可进行观察。

1.消化系统

2.泄殖系统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解剖方法准确。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正确绘制鲤鱼的解剖结构图。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动物学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剪刀,镊子,大头针,蜡盘,三开放大镜,鲤鱼。

撰写人:胡一中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9

植物的果实与种子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种子的一般形态及构造。

2、了解果实的主要类型及其构造。

二、实验内容

果实与种子的观察

三、实验原理

果实和种子是高等植物的重要繁殖器官,其形态结构的差异是高等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蚕豆

取用水浸过的蚕豆种子,先观察外形结构。种子外面的皮为种皮。种皮有一痕迹叫种脐。种脐的一端有一小孔为种礼。剥去种皮露出两片肥大的豆瓣便是子叶。豆瓣沿一侧将二子叶分开,连接二子叶的部分即为胚。胚根与胚芽在胚轴二端,胚根朝向种孔,胚芽在另一端,夹在二子叶之间。

2、单子叶植物的胚乳种子——小麦

取小麦种子纵切片进行观察,在低倍镜下仔细观察以下各部分:

*果皮与种皮:二者紧密相连,形成籽粒的外皮,果皮与种皮不易区别。

*胚乳:位于种皮之内,在胚乳的最外一层颇大,长方形,含蛋白质,且呈糊粉粒状态,叫糊粉层,其内为薄壁细胞,内储淀粉粒。

*上皮细胞:在胚与胚乳的相接处有一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称上皮细胞。又称吸收层,在胚生长过程中,通过该层细胞可吸收胚乳内的养料供胚生长。

*胚:位于胚乳下面,包括下列的几个部分:子叶——1片,呈盾形,叫盾片,与胚乳贴合在一起。胚芽——位于胚的上端,其外有一鞘状体包围,称胚芽鞘。胚根——位于胚的下端,外有胚根鞘包围。胚轴——位于胚芽和胚根之间。外胚叶——位于胚之外侧,为退化器官,呈一小突起。

3、果实的主要类型识别

干果与肉果,真果与假果,单果、聚合果与聚花果等。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观察方法正确。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正确绘制果实和种子的主要形态结构。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植物学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显微镜、刀片、解剖针、镊子。

蚕豆、蓖麻、小麦种子纵切面永久制片、I-IK溶液、常见的新鲜果实材料等。

撰写人:方芳 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10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气孔运动观察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技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掌握气孔运动的原理;了解气孔运动的调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气孔运动观察

三、实验原理

植物的原生质膜可以看作一个类似的半透膜,原生质膜内外可以看作一个类似的渗透系统。但细胞内外的水势差存在是,就要进行水分的静交换。当细胞外的水势低于细胞内的水势时,细胞就要失去水分,原生质体收缩。由于细胞壁的固定结构,不容易收缩,当时间较长时,原生质体就会与细胞壁分离,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质壁分离。提高质壁分离的细胞外的水势,原生质体重新吸收水分,质壁分离显现复原。

植物的气孔由2个保卫细胞及其围成的空间所构成,气孔的开闭就是其运动现象,可以控制叶片(或花瓣)的水分扩散,调节水分代谢活动。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的收缩与增大所调节。由于保卫细胞壁的厚度不均匀,当保卫细胞吸水膨大时,气孔就会开放;反之,则关闭。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洋葱鳞茎表皮一小块,用蒸馏水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

2、用0.5mol/L蔗糖溶液或1mol/L KNO3溶液替代蒸馏水,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3、在用蒸馏水替代0.5mol/L蔗糖溶液或1mol/L KNO3溶液,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4、用1%尿素或1%甘油直接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放置20~30分钟,再观察观察细胞的形态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试解释之。

5、取紫鸭趾草叶片或蚕豆叶片下表皮,做临时装片,先在低倍镜下观察表皮细胞的结构,注意气孔的位子和分布情况。再换到高倍镜下,观察气孔的形态特征。

6、选择一个开发的气孔,作定点观察(载物台上的坐标),用0.5mol/L蔗糖溶液或1mol/L KNO3溶液替换蒸馏水,观察气孔开发程度的变化。

7、另外用1mol/L KNO3溶液或1%尿素、1%甘油再作同样的临时装片,观察气孔开放程度的变化;过20~30分钟后再观察气孔开放程度的变化。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观察仔细。实验结果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植物生理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显微镜、解剖工具及临时装片器材;洋葱鳞茎、紫鸭趾草叶片或蚕豆叶片;蒸馏水、0.5mol/L蔗糖溶液、1mol/L KNO3溶液、1%尿素、1%甘油。

撰写人:陈秉初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11

昆虫采集与标本制作

一、实验目的

通过昆虫成虫干制标本制作实验,使学生了解昆虫干制标本制作的基本知识,掌握昆虫干制标本的制作步骤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

昆虫干制标本制作

三、实验原理

制作昆虫标本是对昆虫进行形态学研究的一项技术,通过还软、插针、展翅等过程,使昆虫标本尽可能自然伸展并长久保存,以利于观察。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还软如果从野外采集的昆虫放一段时间后变干硬,那就先要将昆虫还软。一般利用玻璃干燥器或大广口瓶作为还软器。先在干燥器底部铺上潮湿的细沙,为防止标本发霉可在细沙上到一点石炭酸或甲醛,然后把昆虫放在内瓷盆上,盖上盖子,大约3~7天即可。

2、针插还软后的昆虫,应根据其虫体大小选择适宜型号的昆虫针进行插针。00、0号昆虫针用于穿插微小昆虫。另外,微小昆虫还可用胶粘法。除0、00号昆虫针外,还有1、2、3、4 、5号昆虫针。在虫体上针插有一定位置。鳞翅目、蜻蜓目、双翅目昆虫,将针自中胸背板中央稍偏右插入;鞘翅目在右侧翅鞘的左上角插针;半翅目在小盾片的中央偏右处插针;螳螂目和直翅目插针在中胸基部上方偏右侧的位置上;而膜翅目则在中胸的正中央。插针后利用三级台调整昆虫在昆虫针上的位置,使之在昆虫盒内整齐美观。对于鳞翅目、蜻蜓目等插针后还须进行展翅。

3、展翅展翅时,将针插好的虫体插在展翅板的中央槽内,把翅展开,然后用纸条压在翅上,并用昆虫针或大头针固定,再将触角和足整理。干燥后从展翅板取下,加上标签(用三级台)后装盒长期保存。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能掌握昆虫干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和要领。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动物学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捕虫网、毒瓶、三角纸包、昆虫针、三级台、展翅板、还软器、大头针、各类昆虫等。

撰写人:胡一中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12

蜡叶标本制作

一、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蜡叶标本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操作要求。

二、实验内容

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

三、实验原理

植物蜡叶标本是取带有花果的植物枝条或其全体,经压平、干燥装贴而成,供植物分类等教学科研之用。要制作蜡叶标本必须经过采集、整理、干燥和装订等几个步骤。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采集

①采集草本植物通常是选择典型、完整的进行全株挖取。

②编号记录:为了了解植物的分布、生长情况、地理环境以及植物本身的某些固有的特点,如颜色、气味等,凡是采到一种植物,都要详细的记录。

③采下的标本在挂上号签后,要及时进行初步的整理,然后放入标本夹。

(2)整理、干燥------整形换纸

采回的植物标本要当天整理,换垫上干净的吸水纸。换纸时应该注意祛除污质杂质,保持标本干净整洁,并且仔细调整标本的姿态。以后每隔1-2天、3-4天、一星期换纸,不过在第二次换纸时标本就应该基本定型了,否则枝叶压干后就不便整理调整了。勤换纸能使标本迅速脱水,对保持标本的色、形有重要的作用。

(3)装订------固定标本

已经压干的植物标本,需要固定在台纸上保存。台纸选用白色较厚的白纸板,标准台纸一般长宽为42*30cm,采用标准台纸是为了便于与国内外有关单位交换标本。

把植物固定在台纸上应该布局合理,具体根据可标本的形态,直放或斜放,留出将来补配花、果以及标本签的余地,做到醒目美观。

根据已经放好的标本位置,在台纸上设计需要固定的位点。固定点不宜过多,主要选择在关键部位,如主枝、分叉、花下、果下等处,使得主、侧方向都能较稳定。

为了保护标本不受磨损,通常要在固定好的标本上加盖一张衬纸。一般选用半透明纸,既防潮,又耐磨。

制成的腊叶标本需要及时加贴标本签,一般贴在台纸的右下方,标签的右边和下边各距台纸边缘1厘米左右。

植物标本的保存,主要采用防潮、防虫、避光等措施,确保标本的形态结构完整无损。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能掌握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方法。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植物学实验室

设备与器材:植物标本夹、吸水纸、绳子、树枝剪、采集箱等。

撰写人:方芳审定人:

《普通生物学实验(二)》课程实验项目13

校园植物的识别

一、实验目的

了解校园内常见植物的种类、分类学地位;注意校园植被的布局特征,形成对校园植物种植及园林设计的初步认识;增强爱护校园绿化、热爱学校的情感。

二、实验内容

校园植物的识别

三、实验原理

校园内的各种常见植物,分属于不同的科和属,具备所在科、属的一些典型特征。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分新旧校区分别观察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常见种类;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特征;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的特征;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的特点。

2、比较新旧校区植物种类的特征,比较其园林设计的差异、优缺点。

3、思考中学新校园的绿化设计与布局。

五、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观察细致,能正确识别校园植物的类别,明确其典型特征。实验报告应反映实验的真实过程和观察结果。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报告,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实验考核。

六、场地、设备与器材

场地:浙江师范大学校园

设备与器材:放大镜等

撰写人:陈秉初审定人:

相关知识

花卉学教学大纲
花卉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园林景观花卉学教学大纲
花卉园艺师学习教学大纲纲要.doc
森林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识花辨草学药性,跋山涉水强本领 ——2023级中药学创新班、中药学《药用植物学见习》课程回顾总结
关于2015年度增设院级公共选修课的通知
企业文化:只是锦上添花吗?
《园林植物学》
2023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植物学》考试大纲

网址: 教学大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5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
下一篇: 教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