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文老师给你讲讲荆芥吧。
荆芥是啥玩意儿啊?
它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它入药的时间非常早,从《神农本草经》就开始了。《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典,大约在东汉时期成书,迄今2000来年了。
荆芥性味辛而微温,入肺经和肝经。
它第一个应该被牢记的功效,就是祛风解表。
我们都知道,人要是得病,外在因素有六个,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内在因素呢,有七个,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可见,外邪致病,首要元凶就是风邪。风邪,可以夹带其它的邪气来伤寒人体。风邪夹带寒邪,那就是风寒。风邪夹带热邪,那就是风热。
可见,人要是感冒了,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它都离不开一个风字,对吧?祛风,就成了解表达邪的关键,是通用之法,对不对?
那巧了,我们今天说的荆芥,就善于祛风。古人描述它,就是“其功长于祛风邪”。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可以用荆芥。所以说,我们在看一些治疗外感的方子里,经常能见到荆芥。治风寒感用的荆防败毒散,治风热感冒用的银翘散,都用荆芥。原因,在于它祛风,是大家都需要它。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特点是啥呀?我们顺带复习一下吧: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头痛、肢节酸痛、咳嗽、咽喉痒、脉浮或者浮紧,舌苔薄白。风热感冒呢,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者无汗,头痛、咽喉痛、咳嗽、口渴、舌边尖红,脉浮数。
荆芥应该被记住的第二个功效,是治疗皮肤斌。皮肤起疹子,瘙痒,或者有疮疡了,中医都喜欢用荆芥。
有的人,非常有意思,被冷风这么一吹,忽然感觉到身上怎么这么痒呢?低头一看,好家伙,给自己吓一跳:身上起疹子了,色白,或者淡红色,稍微高出皮肤一点。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荆芥。荆芥祛风解表散邪啊。风寒不再郁表,肌肤气血恢复平和,疹子就下去了。
还有的人,身上忽然就起疹子了,来得可快了,疹子是红色的,很痒,有一些灼热,特别闹心。而且,这个疹子遇寒减轻,遇热加剧。这个时候,也可以用荆芥。荆芥,方才我说了,主要作用在于祛风,所以这类风热邪气郁表导致的疹子,荆芥也能治。
还有的人,他不起疹子,只是身体皮肤瘙痒,用荆芥治也行。古人就有一个办法,浓煎荆芥,用药汁沐浴,可以止痒。这是古人的办法,现代人几乎不用了。
荆芥对皮肤病的治疗,还体现在治疗疮疡上。啥是疮疡啊?疮疡,指的是一切发于体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我们常说的疖子等等,就属于这一类。这个病,用荆芥也行,因为荆芥可以祛风邪,辛散而通行血脉。不过,这时候它常常需要和其它的药材配合应用。
古人还用荆芥单味药来外洗,治疗痔疮。这一点,文老师只是听说,还没亲眼见过。
另外,荆芥性味辛散,劲儿往上走,所以对头面五官和咽喉疾病,有治疗意义。尤其是治脑袋疼,很多方子里都用到荆芥。
荆芥一般都是煎服的,但煎煮的时间不能长,否则疗效减弱。一般用量,是5到10克。古人说了,用荆芥的时候,不能吃驴肉,不能吃没鳞的鱼。这些都值得注意。
关于荆芥,现代有一个应用心得,挺有意思,就是拿它泡脚治感冒。这一点,曾经在十多年前的《护理研究》上,有过刊载。真正的做法,还很麻烦,大量荆芥(1000克)浓煎,取药汁,分成10袋,用的时候每一袋拿出来,倒入盆里,加热水稀释,用它泡脚。这个,咱老百姓模仿不了。但是,简化一点的做法,还是可以的。取荆芥适量,煎煮药汁,用药汁加热水泡脚,这个对治疗轻症风寒感冒还是有好处的。
好了。关于这个荆芥这味药,我就说这么多吧。下次我们接着聊。
相关知识
中药CP第五集:荆芥与防风
秋来药飘香 荆芥采收忙
河南人的夏天,都在这一口口“让人上头”的荆芥里!
药中“蝴蝶”,利咽护嗓,消肿止痛!(文老师讲中药 61)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荆芥穗
中药里的驱风和祛风到底有啥不一样?搞懂少花冤枉钱!
新技能!荆芥花样食用方法
中药知识科普:《中药大辞典》里面的中草药1000味药功效和作用大全
臭荆芥的药性与功效作用(臭荆芥的药性与功效作用图片)
执业中药师必看:阿虎医考云面授带你告别无效刷题,考前精准提分
网址: 祛风药里“一把刀”!聊聊荆芥(文老师讲中药6)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6315.html
上一篇: ABT生根粉简介 |
下一篇: 少蕊败酱,败酱的临床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