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2月23日,细雨迷蒙的周末假期,一群热爱自然的大朋友小朋友们,迎着淅沥的雨点来到华南植物园,聆听“琪林科学讲坛”第二期——植物“述说”历史故事。报告主讲人廖景平博士是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植物结构与发育生物学研究组首席科学家,在植物生殖学、植物学史与植物园学等方面造诣深厚、成果丰硕。本期讲坛由园艺中心副主任夏汉平主持。
主讲人廖景平博士(中)与本期讲坛主持人夏汉平博士(左)和第一期琪林科学讲坛主讲人陈贻竹研究员(右)合影
报告会现场
报告风趣幽默,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积极互动,不时引发阵阵掌声和笑声。廖博士首先从曾经最美最贵的春兰——“天逸荷”讲起兰花狂热事件,引出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对于花和植物的不同喜好,继而引出报告主题——植物“述说”的历史故事。在植物进化历程中,35亿年前藻类植物为生物圈贡献氧气开始,植物不断塑造着地球,从而庇护了人类起源。植物哺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利用植物过程中,通过引种驯化,产生了农业文明,进而造就人类文明史。
谈笑风生之间,廖博士将深奥的植物学知识转为简单易懂的科学道理
植物引种驯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比如,中国自汉代开启丝绸之路以来,进口的新植物有葡萄、无花果、石榴、核桃,西方则引进了我国的橘子、桃子、梨、菊花。通过植物交换和引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在古埃及、古罗马、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中,都可以看到植物曾经改变历史的痕迹,改变了人类世界的进程,包括战胜疟疾的金鸡纳,与黑人奴隶贸易息息相关的甘蔗,点燃鸦片战争的茶叶贸易,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茶党运动,使世界运转起来的橡胶,以及主宰罗马帝国扩张与衰落的葡萄等等历史故事。
认真听课的大小朋友们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听众们意犹未尽。廖博士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古板深奥的生物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大家不仅听到了许多有趣的植物史、世界史新知识,还通过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更深刻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互动问答环节
“植物未必需要人,但人类一刻也离不开植物”。廖博士以此作为总结语,给大家留下余韵无穷的思考。
“解读科学前沿,讲述科学故事”。第二期琪林科学讲坛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摄影:朱雅斌(志愿者);课程助理:宁敏华;录影:邓新华)
责编 :黄巧
相关知识
植物“述说”历史故事—“琪林科学论坛”(第二期)
大城名园 大国担当 | “琪林科学讲坛” 第56期回顾
琪林科学讲坛“花与城市生活”活动回顾(文末有彩蛋)
空谷幽兰——兰科植物探秘丨"琪林科学讲坛"第83期预告
花美成韵 心巧赋诗丨“琪林科学讲坛”第73期回顾
华南国家植物园:讲好中国植物故事 展示生物多样之美
邱园的故事
深圳市立体绿化项目经理培训班花名册(2019年第二期)
当代视阈下的历史叙事——论花木兰故事改编与古装历史题材电影创作
物品承载多少故事,书籍呈现跌宕历史
网址: 植物“述说”历史故事—“琪林科学论坛”(第二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760.html
上一篇: 植物史和植物之美 |
下一篇: 180.【植物界全系列】管状花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