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据国家环保局统计,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成为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的障碍。研究显示从品种和栽培措施上降低作物籽粒重金属积累可以得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通过重离子诱变技术发现了水稻重金属镉低积累材料,国内研究也发现水稻品种间不同基因型在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我们发现水稻籼粳亚种籽粒在重金属Cd积累差异,以及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Cd吸收、运转、积累的规律,建立一套“籼改粳”以及花后水肥调控,实现籽粒降Cd积累的技术。通过辐射诱变创建和重金属LIBS(激光击穿诱导)高通量快速检测平台,筛选出一批水稻重金属低积累的水稻突变材料,选育成一批水稻重金属低积累品种(系),其中T2-1在兼顾产量、品质等优良性状的同时,对重金属Cd、Pb、Cu均有降低的作用。
主要技术指标:在重金属轻度和中度污染区进行种植,T2-1籽粒中Cd积累低于国家安全标准。技术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从品种和栽培措施角度低成本实现水稻的安全生产。
应用领域:农业技术/环境保护
市场前景:建立的重金属低积累品种高效选育方法可以为育种家服务,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的应用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安全品质有重要意义。我国稻谷产量约3800亿斤,其效益在于减少经济损失数百亿元。
拟转化的方式:可采用研究所与企业通过成果转让或技术入股等方式,共同推进该成果的产业化。
相关图片:
籼粳亚种籽粒重金属Cd积累差异
重金属低积累突变体 重金属在籽粒中的积累情况
相关知识
重金属低积累玉米品种的筛选
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水稻籽粒的含铁量
几种重金属污染对水稻的影响
我国土壤-蔬菜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及其安全生产综合农艺调控技术
钱前院士团队全面详细综述目前水稻籽粒大小和品质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研发成果
花后高温对水稻胚乳淀粉合成与蛋白积累的影响机理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系统: 不同油菜品种镉累积特点及稻油轮作中镉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东北地理所在鲜食大豆籽粒糖分积累调控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科研团队成果丰硕,多篇研究亮相权威学术期刊
网址: 成果转化:水稻籽粒重金属低积累品种及调控技术研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1576.html
上一篇: 科学家使用量子点和3D打印荧光盒 |
下一篇: 利用新发现的突变体基因 科学家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