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虾须草的用法

虾须草的用法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

用于疮疡肿毒,水肿,风热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者慎用。

《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疏风。主治水肿,无名肿毒,风热头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无名肿毒:绿绿草、野菊花枝叶各30g。煨水服,每日3次。另取药渣捣绒,敷患处。

2、治水肿:绿绿草60g。煨水服。

3、治风热头痛:绿绿草15g。煨水服。(1-3方出自《贵州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长15-40cm,茎圆柱形,下部直径2-3mm,多分枝,绿色或有时带紫色,无毛或稍被细毛。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叶互生,稀疏,线形或倒披针形,长1-3cm,宽3-4mm,先端尖,基部狭,全缘,无柄,灰绿色。茎、枝顶部生头状花序;少花;总苞片2层,外层苞片阔卵性,内层苞片稍大;雌花舌状,白色,两性花筒状,长1.5-2mm。瘦果长椭圆形,褐色,具3条翅棱。气微,味苦。以枝叶多,完整,色绿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虾须草 。

形态特征

虾须草又名:沙小菊。一年生草本,高15-40cm。茎直立,自下部起分枝,下部径2-3mm,绿色或稍带紫色,有纵棱,无毛或稍被软柔毛。叶稀疏,无柄;叶片线形或倒披针形,长1-3cm,宽1-4mm,先端尖,全缘,中脉明显,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上部叶小,鳞片状。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2-4mm,有长3-5mm的花序梗;总苞片2层,4-5个,宽卵形,长约2mm,稍被细毛,外层较内层小;花托平,无托片;花少数;雌花舌状,白色或有时淡红色;舌片宽卵状长圆形,长约1.5mm,宽约1mm,近全缘或先端具5钝齿;两性花筒状,先端有5齿裂;花药长椭圆形,先端有近三角形附片。瘦果,长椭圆形,长3.5-4mm,褐色,具3条翅棱,翅缘有细齿,无冠毛。花、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道地产区

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田边、湖边草地或河边草地与沙滩上。

相关知识

猫须草用法用量是多少
猫须草的医学用法及其功效有哪些?
猫须草,猫须草的功效与作用
猫须草的意思
猫须草的性状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
中药材猫须草
虾青素能直接食用吗 详解虾青素的正确用法
猫须草的功效与作用 猫须草适用人群
猫须草的药用价值
猫须草的历史版本

网址: 虾须草的用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601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眼睛草的用法
下一篇: 鳞翅目Lepidopter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