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雨水充沛,林地广茂,是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省份,中毒事件数多年来排在全国前列,蘑菇中毒严重者可出现肝、肾、心、神经、血液等系统的损害,病死率很高。为方便广大群众识别毒蘑菇,以下为我省常见的毒蘑菇各类和生产特征,形态颜色多种多样,有些与普通蘑菇极为相似,专业人士提醒大家,野生蘑菇“勿要吃!”。
1、灰花纹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小,5~ 10cm,灰色至深灰色、暗褐色至近黑色,表面具深色纤丝状隐花纹。菌柄白色至浅灰色,常被浅褐色鳞片,近顶部有菌环。基部近球形,有菌托。
时间与生境: 6-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都有分布。
毒性:剧毒!是湖南省发生中毒事件最多、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种类。1994 ~ 2019年在湖南长沙市(浏阳、望城、宁乡)、湘潭市(湘潭县、韶山市)、湘阴县、桃源县等地发生超过50起中毒事件,导致400多人中毒,超100人死亡。
2、裂皮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小至中等,菌盖5~8cm,纯白色,有时中部星米黄色,边缘有时有辐射状裂纹,表面具有细绒毛状。菌柄白色,有时被白色细小鳞片,近顶部有菌环。菌柄基部膨大,菌托浅杯状。
时间与生境: 6月份生于阔叶林或者混交林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有分布。
毒性:剧毒! 2014-2019年在长沙、 湘潭、永州、株洲等地发生10多起中毒事件,导致多人中毒,死L超过10人。
3、假淡红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5 ~8 cm,纯白色,有时中央星粉红色,边缘无沟纹。菌柄白色至污白色,被白色鳞片,近顶部有菌环,基部膨大有菌托,菌托浅杯状,白色。
时间与生境: 6-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分布。
毒性:剧毒!
4、条盖盔孢伞
主要特征:子实体小至中等, 2~6 cm,黄褐色,中央稍下陷且具小乳突,菌盖具有明显辐射状沟条。菌柄顶部黄色,向下颜色逐渐变深,基部黑褐色。
时间与生境: 9-11月份生于腐殖质上或腐木上,在一一些锯木厂 的锯木堆上经常发生。
分布:全省各地都有分布。
毒性:剧毒!近年来在浏阳、湘西、邵阳等地发生多起中毒事件,有2人死亡。
5、肉褐鳞环柄菇
主要特征:菌盖直径3~6 cm,初期钟形,后平展,中央凸起,白色、粉肉色至粉褐色,被近同心环状排列的褐色鳞片。菌肉薄,白色,菌褶离生,白色至乳白色,较稀,不等长。菌柄长3~6 cm,近圆柱形,与菌盖同色,菌环以下具鳞片;无明显菌环,只具有一一个像菌环似的膜质区。
时间与生境:夏秋季群生或散生于雪松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分布。
毒性:剧毒,含鹅膏毒肽,肝损害型。2018- 2019年在长沙、株洲、邵阳发生4起7人中毒事件。
6、假褐云斑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6~ 15cm,淡灰色、灰色至灰褐色,具深色纤丝状隐生花纹。菌柄白色,常被白色纤毛状至粉末状鳞片,近顶部常具有菌环。菌柄基部具有菌托,浅杯状。
时间与生境: 6-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都有分布。
毒性:有毒。在郴州等地发生多起中毒事件。
7、异味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5 ~ 9cm,纯白色至米色,表面常具有毡状至碎片状鳞片,常有刺鼻气味。菌柄白色,有菌环。菌柄基部膨大近球形具有白色疣状、颗粒状至近锥状鳞片。
时间与生境: 6-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都有分布。
毒性:有毒,2003年在宜章发生1起中毒事件。
8、欧氏鹅膏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菌盖4~8cm,纯白色至米色,边缘无沟纹。菌柄白色,常被白色反卷纤毛状或绒毛状鳞片,基部腹鼓状至白萝卜状。菌环上位白色。菌托浅杯状,白色。
时间与生境: 7-9月份生于阔叶林、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湘南地区。
毒性:有毒。
9、拟卵盖鹅膏
主要特征:菌盖直径7~18 cm,幼时半球形,成熟后平展,菌盖表面白色至米黄色,常覆盖有菌幕残余,菌幕残余外层膜状,淡黄色至赭色;内层粉末状,白色,边缘常有白色至米黄色絮状物但无沟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至米黄色,较密,不等长,短菌褶近菌柄端渐窄。菌柄长7~20 cm,直径1~3cm,白色至污白色,被白色絮状至粉末状鳞片,基部腹鼓状至白萝卜状,
时间与生境: 7-9月份生于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分布。
毒性:急性肾衰竭型,2017年9月邵东县魏家桥镇发生1起10人中毒事件。
10、辣味丝盖伞
主要特征:菌盖直径1~2.5 cm,幼时锥形,成熟后平展,中央具明显凸起,菌盖表面淡褐色至褐色,凸起处深褐色,表面被平伏的辐射状鳞片,老后边缘开裂。菌肉薄,污白色至淡黄色,味苦,菌褶直生, 较稀,不等长,污白色至淡黄色。菌柄2.5~4 cm,直径0.3~0.5 cm,圆柱形,淡黄褐色,具细小白绒毛。
时间与生境:春秋季散生或群生于针叶树或针阔叶树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分布。
毒性:有毒,含毒蕈碱,神经精神型。
11、白霜杯伞
主要特征:菌盖直径2~4cm,幼时半球形,成熟后平展,中央下凹,菌盖表面浅黄色至黄褐色,边缘内卷或呈波浪状。菌肉白色,菌褶延生,较密,不等长,白色至黄白色。菌柄长3~5 cm,直径0.3~0.8 cm,扁圆柱形至圆柱形,浅黄色至黄褐色,基部稍膨大并具有白色絮状菌丝。
时间与生境:夏秋季散生或群生于阔叶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分布。
毒性:有毒,含毒草碱毒素成分,神经精神型。2018年11月8日长沙县江背镇发生一起3人中毒事件。
12、近江粉褶蕈
主要特征:菌盖直径3~5cm,初期圆锥形,成熟后平展,中央稍尖或稍钝,菌盖表面灰黄色、浅灰褐色至浅黄褐色,有时带粉红色,光滑,边缘具条纹。菌肉薄,白色至淡黄色,菌褶淡粉黄色至粉红色,直生,较密,不等长菌柄5~12 cm,直径0.4~0.6 cm,圆柱形,与菌盖同色,光滑,具纵条纹,基部稍膨大。
时间与生境:夏秋季单生或散生于针阔叶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分布。
毒性:有毒,含毒蕈碱,神经精神型。2018年6~9月在湖南祁东、绥宁、桃源江华、资兴县等地发生6起14人中毒事件。
13、小毒蝇鹅膏
主要特征:菌盖直径3~7 cm,幼时卵圆形,成熟后平展,菌盖表面淡白色至蜜黄色,中部色稍深,成熟后边缘近白色,菌幕残余块状至颗粒状,白色至淡黄色,菌盖边缘具明显沟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不等长,短菌褶近菌柄端多平截。菌柄长4~7 cm ,直径0.5~1.5 cm,白色至米色,基部膨大呈球形至卵状,上半部常被有白色至淡黄色疣状、粉末状菌幕残余,菌环缺。至粉末状鳞片。菌环上位至近顶生,膜质,易破碎
时间与生境:夏秋季单生或散生于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分布。
毒性:有毒,含异囈唑衍生物毒素,神经精神型。2018年5月永州市道县仙子脚镇发生1起2人中毒事件。
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直径4~7 cm,幼时半球形,成熟后平展,菌盖表面黄褐色,密被土红色、橘红褐色至皮革褐色的粉末状至絮状鳞片,边缘有沟纹。菌肉白色,菌褶离生至近离生,白色,短菌褶近菌柄端平截。菌柄长7~12 cm,直径0.5~1.5cm,上细下粗,密被土红色、锈红色的粉末状鳞片,基部腹鼓状至卵形,被土红色至褐色的疣状、絮状至粉末状鳞片。菌环上位至近顶生,膜质,易破碎而脱落。
时间与生境:夏秋季单生或散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全省各地分布。
毒性:有毒,含异囈唑衍生物毒素,神经精神型。2016年7月22日望城县黄金镇发生一起4人误食中毒事件。
相关知识
湖南省常见毒蘑菇科普知识(第一期)
四川发布毒蘑菇预警!
野生毒蘑菇你会鉴别吗?
怎样辨别毒蘑菇?
安全宣传“进家庭”|警惕!野生毒蘑菇的“致命诱惑”
路边的野菇你不要采!毒蘑菇常见误区你要知道!
毒蘑菇常见的种类
远离毒蘑菇 不做“菇勇者”
谨防毒蘑菇
常见毒蘑菇,建议收藏,以免错摘
网址: 湖南省常见毒蘑菇科普知识(第一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6216.html
上一篇: 揭秘蘑菇——一种神秘的食用菌类植 |
下一篇: 冷知识科普:蘑菇是植物吗?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