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植物(拉丁学名:Orchidaceae,英文名:Orchid),是单子叶植物纲微子目下的一科,地生、附生或较少为腐生草本,极罕为攀援藤本植物[1],兰科兜兰属的所有种、云南火焰兰、血色石斛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其余被列入附录Ⅱ。兰科野生植物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
兰科植物地生与腐生种类常有块茎或根状茎,附生种类常有由茎的一部分膨大而成的肉质假鳞茎,叶基生或茎生,花葶或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常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两性,萼片离生或不同程度的合生,子房下位,果实通常为蒴果,较少呈荚果状,具极多种子。全科约有700属20000种,产全球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也见于温带。中国有171属1247种,以及许多亚种、变种和变型[1]。喜生于温暖、潮湿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具有观赏价值,也有许多药用植物,有些植物也可以食用,有些兰花可提取香精,用于食品行业[2]。看形态特征
药用兰科植物包括天麻、白及、石斛、虾脊兰、勺兰、独蒜兰等[2]。看主要价值
1
花常美丽或有香味,一般两侧对称;花被片6,均花瓣状。外轮3枚称萼片,有中萼片与侧萼片之分;中央花瓣常变态而成唇瓣,唇瓣由于花序的下垂或花梗的扭转而经常处于下方即远轴的位置,基部常有囊或距;雄蕊与
兰科文心兰属之一种
花柱(包括柱头)完全愈合而成一柱状体,称合蕊柱。通常具1枚雄蕊,前方有1个柱头凹穴;有些种类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侧萼片与唇瓣围绕合蕊柱足而生,形成囊状物,称萼囊;在柱头与雄蕊之间有一个舌状器官,称蕊喙,它通常是由柱头上裂片变态而来,能分泌粘液;花粉多半粘合成团块,有时一部分变成柄状物,称花粉块柄;蕊喙上的粘液常常变成固态的粘块,称粘盘,有时粘盘还有种种柄状或片状的延伸附属物,称蕊喙柄;花粉团与花粉块柄是雄蕊来源的,而粘盘与蕊喙柄则是柱头来源的,两者合生在一起叫花粉块,但花粉块也并非都由这4个部分组成,尤其是蕊喙柄,只在很进化的类群中才有。兰科植物凭借这种特殊构造的花,十分巧妙地适应于昆虫传粉。但也有一部分是自花传粉的。
阅读全文
相关知识
兰科植物
保护兰科植物
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两种兰科植物传粉生态学研究
兰科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兰科植物有哪些?
兰科植物图谱,兰科植物图片大全
云南兰科植物二新种
兰科植物药用价值的初探
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兰科植物—竹叶兰属
网址: 兰科植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627.html
上一篇: 【植物界全系列】树兰亚科—树兰族 |
下一篇: 2020首场花展 我们来看看兰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