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种利用三碘苯甲酸诱导蝴蝶兰花梗提早萌发和开花的方法

一种利用三碘苯甲酸诱导蝴蝶兰花梗提早萌发和开花的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三碘苯甲酸诱导蝴蝶兰花梗提早萌发和开花的方法,属于兰花花期调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蝴蝶兰作为国内外广泛栽培的温室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年宵花卉和四季供应花卉之一。合理调控蝴蝶兰开花是规模化盆花及切花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目前,蝴蝶兰生产上主要采用温室降温或高山催花技术进行开花诱导,现有技术对设施条件要求高,温室降温成本高,导致蝴蝶兰生产成本过高,产品价格过高。近年来,随着日常消费量的逐渐增加,蝴蝶兰周年开花技术尚不成熟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制约了蝴蝶兰生产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3.由于蝴蝶兰原产于热带地区,适宜生长温度高,且从营养生长到开花周期较长,通常定植后需要18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开花,需要充分积累营养,并需要通过低温处理诱导开花,降温成本高,而温度是影响蝴蝶兰成花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降低蝴蝶兰催花成本,适应我国花卉消费的节日性和季节性要求,建立新型低成本花期调控技术,精准调控花期是影响蝴蝶兰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4.研究表明,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对蝴蝶兰开花具有重要的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在花期调控方面的作用已在多种植物中成功应用,可以作为低成本、精准化花期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三碘苯甲酸(tiba)作为生长素的抑制剂,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且在适当浓度下,具有促进开花和诱导花芽形成的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三碘苯甲酸(tiba)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使植物矮化,促进侧芽和分蘖生长,改善产品产量和品质,而其在蝴蝶兰等兰科花卉中的应用效果尚未见报道。在蝴蝶兰开花过程中,其前期营养积累和后期生长抑制对启动开花具有重要作用,且蝴蝶兰不同品种对不同生长调节剂的敏感性不同,也因施用浓度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5.当前,关于蝴蝶兰花期调控方面申请公开的相关专利主要以调节温度、光照和水肥条件等为主,如专利公开号cn102017860a公开的蝴蝶兰花期调控方法。然而通过环境因子和营养条件控制蝴蝶兰开花的缺点主要是成本较高,不易控制、操作繁琐等;若能利用生长调节剂等诱导开花,效果相对稳定,成本也较低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三碘苯甲酸(tiba)诱导蝴蝶兰花梗提早萌发和开花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缩短催花时间、提高催花效率,且操作简单易控,可以解决现有蝴蝶兰生产中催花成本过高,周年开花技术不成熟等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三碘苯甲酸诱导蝴蝶兰花梗提早萌发和开花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8.步骤一、先在温室条件下进行蝴蝶兰营养生长,待达到4-5片成熟叶后,再将蝴蝶
兰置于温室中;
9.步骤二、制备三碘苯甲酸水溶液,浓度为50~200mg/l;
10.步骤三、三碘苯甲酸处理:喷施期间,喷施区域环境无明显温、湿度及光照强度变化,无病虫害干扰,每隔7~10天对蝴蝶兰叶片喷施三碘苯甲酸水溶液,喷施状态以叶片滴液为准,共处理2~6次;
11.步骤四、将处理后的蝴蝶兰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处理后2天内避免叶片触水。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温室条件为:日温25℃~30℃,夜温18℃~25℃,空气相对湿度70%~85%,光照度15000lx~20000lx;营养生长中采用花卉专用肥n:p:k=20:20:20水溶液1000~2000倍液浇灌,夏秋季节及干燥天气每隔5d~8d浇灌1次,冬春季节及阴雨时节每隔7d~10d浇灌1次。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可诱导提早抽梗的蝴蝶兰为大、中、小任意花型的材料。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三碘苯甲酸水溶液先进行母液配置,再稀释成所需的工作液浓度进行喷施处理,配置母液时先用少量无水乙醇或95%的乙醇进行溶解,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定容。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喷施期间要求保证每株蝴蝶兰叶片的正面、背面被喷雾均匀湿润,其中大、中花型蝴蝶兰单株三碘苯甲酸水溶液喷施用量为12~18ml,小型蝴蝶兰单株tiba水溶液喷施用量为8~12ml。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的肥水管理为每隔半个月对蝴蝶兰根系施以催花肥溶液。
17.进一步的,所述催花肥的n:p2o5:k2o=10:30:20。
18.进一步的,所述三碘苯甲酸水溶液可同时加入细胞分裂素类(如6-苄氨基嘌呤6-ba)和赤霉素类(如赤霉素ga3)组成混合溶液进行喷施。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首次提出三碘苯甲酸(tiba)用于蝴蝶兰为代表的兰科花卉开花诱导的技术,其有效地利用了一种生长调节剂进行蝴蝶兰花期调控,极大的提高了蝴蝶兰催花效率,缩短生长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1.(2)本发明不受蝴蝶兰品种、花型大小以及栽培地域等限制,在适宜的条件下均能起到促进花梗提早萌发的效果。
22.(3)本发明的操作简单易控,可以进行高通量喷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应用要求;且克服了利用环境、水肥管理等方法进行花期调控带来的不可控因素较多、操作繁琐等问题,可以用于蝴蝶兰等兰科花卉花期精细调控等领域。
附图说明
23.图1tiba处理蝴蝶兰品种“绿如意”对花梗抽出的影响;a.对照组,b.tiba处理组(100mg/l tiba溶液)。
24.图2tiba处理对蝴蝶兰品种“小雪”花梗抽出和开花的影响;a.未喷施对照组;b.tiba处理后抽梗的状态(100mg/l tiba溶液),c.高温温室tiba处理后的“小雪”开花状态。
25.图3tiba与6-ba和ga3混合喷施对蝴蝶兰品种“绿如意”花梗抽出及数量的影响;a.
未喷施对照;b.tiba与6-ba和ga3混合后喷施的花梗萌发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7.实施例1:利用tiba诱导蝴蝶兰中等花型品种“绿如意”提前抽梗和开花。
28.(1)在标准温室条件下进行蝴蝶兰营养生长,待达到4-5片成熟叶片后,挑选生长状态健康且长势一致的蝴蝶兰中等花型品种“绿如意”;配置浓度为200mg/l的tiba溶液,先用少量无水乙醇溶解tiba粉末,再用去离子水定容,再用200mg/的溶液稀释成浓度为50mg/l和100mg/l的tiba溶液,使用时将溶液转移至喷壶或喷雾器中备用;
29.(2)将待处理的蝴蝶兰植株移至低温温室,分别对“绿如意”喷施50mg/l和100mg/l tiba溶液,喷施期间要保证喷施区域环境无明显温、湿度及光照强度变化,无病虫害干扰,且喷施药剂互不影响。每隔7天对蝴蝶兰叶片喷施三碘苯甲酸(tiba)水溶液,喷施最佳状态以叶片滴液为准,共处理4次;
30.(3)处理完毕后的蝴蝶兰植株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期间与未喷施蝴蝶兰材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50mg/l和100mg/l处理的“绿如意”均能提前抽梗。分别提前了4.2d和7.0d,处理3周后花梗诱导率分别达到了60%,喷施4周后100mg/l处理的花梗诱导率为100%,50mg/l和100mg/l处理平均抽梗天数分别为20.6天和17.8天(表1,图1);
31.表1tiba处理对蝴蝶兰品种“绿如意”的抽梗天数和花梗诱导率的影响
[0032][0033][0034]
实施例2:利用tiba诱导蝴蝶兰小花型品种“小雪”提前抽梗和开花。
[0035]
(1)在标准温室条件下进行蝴蝶兰营养生长,待达到4-5片成熟叶片后,挑选生长状态健康且长势一致的蝴蝶兰小花型品种“小雪”;先用少量无水乙醇溶解tiba粉末,再用去离子水溶解和定容,分别配置浓度为50mg/l和100mg/l的溶液,将稀释液转移至喷壶或喷雾器中备用;
[0036]
(2)将待处理的蝴蝶兰植株移至低温温室,分别对“小雪”喷施50mg/l和100mg/l tiba,喷施期间要保证喷施区域环境无明显温、湿度及光照强度变化,无病虫害干扰,且喷施药剂互不影响。每隔7天对蝴蝶兰叶片喷施三碘苯甲酸(tiba)水溶液,喷施最佳状态以叶片滴液为准,共处理4次;
[0037]
(3)喷施处理后的蝴蝶兰植株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期间与未喷施蝴蝶兰材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50mg/l和100mg/l处理的“小雪”植株均能提前抽梗。喷施tiba的“小雪”植株分别提前了4.2d和8.4d,处理3周后花梗诱导率分别达到了80%和100%,两个浓度的喷施处理到抽梗的时间平均为17.8天和13.6天(表2,图2a,图2b)。
[0038]
表2tiba处理对低温区蝴蝶兰品种“小雪”抽梗天数和花梗诱导率的影响
[0039][0040]
实施例3:在高温区施用tiba也能诱导花梗提前萌发。
[0041]
(1)前期材料准备与tiba溶液配置步骤与实施例1,2相同,待处理的蝴蝶兰“小雪”植株分别放置于高温温室中进行喷施处理,进行tiba(100mg/l)喷施处理,喷施期间喷施区域环境无明显温、湿度及光照强度变化,无病虫害干扰,且喷施药剂互不影响。
[0042]
(2)每隔7天进行一次喷施处理,处理期间蝴蝶兰植株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处理2次后进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高温温室中单独tiba处理的花梗诱导率为15%,表明在高温区利用tiba也可以诱导花梗提前萌发和开花(图2c)。
[0043]
实施例4:tiba处理同时添加6-ba和ga3促进花梗提前抽出效果更佳,且可促进多花梗植株的形成。
[0044]
(1)前期材料准备与实施例1相同,tiba溶液配制时同时添加6-ba和ga3,配制成混合溶液;
[0045]
(2)将待处理的蝴蝶兰植株移至低温温室,对“绿如意”进行tiba与6-ba和ga3混合溶液的喷施处理,混合溶液浓度为tiba(100mg/l)+6-ba(200mg/l)+ga3(100mg/l),喷施期间保证喷施区域环境无明显温、湿度及光照强度变化,无病虫害干扰,且喷施药剂互不影响。每隔7天对蝴蝶兰叶片喷施不同处理的水溶液,喷施最佳状态以叶片滴液为准,共处理4次;
[0046]
(3)处理完毕后的蝴蝶兰植株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处理后与未喷蝴蝶兰对照材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tiba+6-ba+ga3溶液混合喷施的蝴蝶兰比未喷施对照的抽梗时间提前了20.5d;且在处理4周时抽更率已到达100%,而对照组处理4周的抽梗率仅为5%。此外,对抽出花梗数量进行统计发现,tiba+6-ba+ga3处理能显著促进双梗出现的频率,双梗率为45%(表3,图3)。
[0047]
表3tiba与6-ba及ga3混合喷施处理对蝴蝶兰品种“绿如意”的抽梗天数、双梗率及花梗诱导率的影响
[0048][0049]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
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知识

一种利用生长抑制剂诱导蝴蝶兰温室开花的方法技术
利用切芽后的花梗茎段诱导丛生芽快速繁殖蝴蝶兰的方法
诱导培养基、及提高蝴蝶兰花梗成活率的方法
一种通过叶片诱导丛生芽快速繁殖蝴蝶兰方法
一种2‑氯‑5‑碘苯甲酸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蝴蝶兰花梗腋芽诱导的影响因素
蝴蝶兰扦插繁殖方法,利用花梗和茎秆,可以产生气生根
一种蝴蝶兰的无性繁殖方法技术
一种蝴蝶兰的无性繁殖方法
一种利用led光源促进蝴蝶兰丛生芽快速繁殖的方法

网址: 一种利用三碘苯甲酸诱导蝴蝶兰花梗提早萌发和开花的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763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蝴蝶兰品种有哪些?蝴蝶兰的种类和
下一篇: 开的特别大的蝴蝶兰是什么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