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保护区.doc(3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截至2005年底,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已达到2349个(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14994.90万hm2,约占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的14.99%。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地方级保护区中省级自然保护区773个,地市级保护区42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912个,初步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并有长白山、鼎湖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兰、九寨沟、丰林等14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扎龙、向海、鄱阳源、东洞庭湖、东寨港、青海湖等6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
2、地名录》。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较好的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保护自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 ●贮备物种 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又可以称为贮备库。它也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 ●开辟科研、教育基地 自然保护区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
3、规律、研究物种的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 ● 保留自然界的美学价值 自然界的美景能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良好的情绪可使人精神焕发,燃起生活和创造的热情。所以自然界的美景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于1960年,它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总面积 196465 公顷,是我国建立最早、地位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长白山是一座巨型复式火山,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形成了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典型完整的动植物资源,富有北国情趣的冰雪风光。 长白山是欧亚大陆北
4、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据统计,这里生存着1800多种高等植物,栖息着50多种兽类,280多种鸟类,50种鱼类以及1000多种昆虫。 长白山的密林深处盛产人参、北五味子等药材,野生动物有濒临绝灭的东北虎及马鹿、紫貂、水獭、黑熊等。鸟类中鸳鸯、黑鹳、绿头鸭等候鸟占70%。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198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在世界自然保护区中的地们日益突出,对外联系和交流日益扩大,成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越来越被世界人民和有关组织所关注。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
5、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面积20万公顷,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国家级保护区之一,是国家和四川省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0年,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并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响誉中外,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区内共分布着100多只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其它珍稀濒危动物金丝猴、羚牛等共有56种,其中属于国
6、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12种,二类保护动物 44种。据统计区内其它动物种类如:脊椎动物有450种,其中兽类103种,鸟类283种,两栖类21种,爬行类25种,鱼类18种;昆虫约1700种。据已采集的植物标本统计,区内植物有近4000种。高等植物1989种,在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20种,被子植物1604种。被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贵濒危植物达24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连香树、水清树,二级保护植物9种,三级保护植物13种。保护区内还有丰富的水能蕴藏量。 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建有相当规模的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保护动物繁殖场;有世界著名的“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有国内迄今为止
7、以单一生物物种为主建立的博物馆的大熊猫博物馆。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稀有珍贵动物。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与它同期的植物大部分灭绝了,因此它被称为“活化石”现仅存活127 只。从1992年至2000年,新建14处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4242平方公里,其中大熊猫栖息地2479平方公里。完善原有13处、总面积5380平方公里的大熊猫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程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34个县。目前,野外大熊猫数量稳定在1000多只,并已人工繁殖成活大熊猫54只。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面积4190
8、0公顷,1978 年建立省级,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本区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内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 梵净山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库,也
9、是我国历史上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遗迹保存较多,为尚待开发的旅游胜地。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南坪县。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九寨沟定为“世界自然遗产”,后来又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同时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约为6万公顷,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80~90%,藤本植物有38种,名贵中药有冬虫夏草、雪莲、雪茶、川贝母、天麻等。国家级保护植物有四川红杉、星叶草、三尖杉、白皮杉、麦吊云杉、领春木、连香树等。 保护区有陆栖脊椎动物122种,其中兽类21种,鸟类93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4种。保护区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一级有大熊猫、金丝猴、豹、白唇鹿、扭角羚、绿尾虹雉;二级有猕猴、小熊猫、林麝、斑羚、蓝马鸡、红腹锦鸡、红腹角雉、斑尾榛鸡、雉鹑、金雕等。
相关知识
辽宁五花顶等7处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doc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纹紫灰蝶的危害及防治研究.doc
内蒙古荷叶花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五道峡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的对策.doc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2022年1月公开招聘5名编外聘用人员公告
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名录
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pdf
第6单元 第3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doc
网址: 自然保护区.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09954.html
上一篇: 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
下一篇: 《自然保护区》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