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植物标本制作(植物部分动植物标本制作(植物部分8学时)学时)植物标本夹、采集箱和枝剪植物标本夹、采集箱和枝剪 第一章 绪论 植物采集和标本制作 的意义一植物的多样性及中国植物的多样性一植物的多样性及中国植物的多样性 1 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Biodiversity):地球不同生境生活有机体的种类及其变异以及与环境构成生态复合体的总称,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3个层次的意义。 2植物多样性存在于分子、细胞、物种、种群、群落和植被等各个阶层系统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类繁多 (2)类型多样 (3)基因型丰富 (4)分布广泛 (5)进化
2、发展 The Diversity of Plants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类繁多,50万种以上 ; 2、类型多样: (1)大小:小到微米(单细胞的藻类),大到百米以上(杏仁桉、巨杉、榕树) (2)形态:单细胞(个体和群体)-多细胞(丝状体和叶状体)-有根、茎、叶分化的草本、木本的复杂的植物体 (3)营养方式:自养(绿色植物)、异养(非绿色植物:腐生,如一些细菌、真菌、天麻等;寄生,如某些细菌、真菌、菟丝子) (4) 生活习性: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 ; (5)繁殖方式:以孢子(孢子植物)和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繁衍后代 3.基因型丰富 中国水稻
3、品种5万个、大豆2万个; 中华猕猴桃源自中国 观赏植物:菊花、月季、桂花、梅花、牡丹源自中国 4、分布广泛 热带雨林-冻土高原,乃至南极、北极 平地-高山 海洋-陆地-沙漠3.中国植物多样性 1)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种子植物就有3万种以上,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 2)木本植物8000种,占全世界的40%,特有植物种占总数的1/3,其中裸子植物25O种,是全世界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之一 3) 栽培植物600多种,中国是水稻、大豆、谷子的原产地 4) 中国栽培和野生果树居世界第一,如果树中的桃、梅、梨、荔枝、杨梅、橙、栗、猕猴桃龙眼等皆原产于我国 . 根据吴钲镒中国
4、植被可分8个区。 根据吴征镒中国植被,可将中国植被分区如下: 1、东北北部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以兴安落叶松 为优势种,间或与白桦、獐子松混交 2、东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红松、库页冷杉、鱼鳞杉、紫椴、风桦等混交为主 东北三宝:人参、獭皮、乌拉草 3、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落叶栎、桦、槭、椴、楝和泡桐混交为主 4、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壳斗科的栲属、樟科的樟属、山茶科的木荷属、茶属等 5、华南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及季雨林区域 以龙脑香科、桑科等植物为主 6、西北荒漠区域 超旱生的小灌木和灌木构成的稀疏植被,如梭梭、麻黄等 7、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草原区域 优势种为禾本科的针茅属、羊毛茅属
5、等,为主要牧业区 8、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 以高山草甸为主二二植物采集和标本制作的意义 1植物分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2为利用植物资源提供分类依据 3识别植物中的重要途径1植物分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区分植物种类、探索植物间亲缘关系、阐明植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已发现的几十万种植物j及不断发现的新的植物种类的 鉴定、命名和分类,都离不开腊叶标本,因而就需要进行野外植物采集和标本制作。 人类对植物进行科学分类,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现代植物分类工作者们所鉴定命名的各种新的植物种类,都要在植物采集和标本制作的基础上,凭借着采集制作的腊叶标本和原始记录,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模式标本,进行命
6、名和归类的。所以,没有植物采集和标本制作,就没有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就是在植物采集和标本制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为利用植物资源提供分类依据我国种子植物种类多、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我国土地辽阔,很多植物在全国各地的名称常不统一,出现了许多同名异物或一物多名的现象,致使很多资源植物无法利用。中药益母草(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是一物多名的典型例证。益母蒿( 东北),田芝麻(江苏)、三角胡麻(浙江)、 青蒿(四川)、 野故草(福建)、红花艾(广东)、益母菜(广西) 、千层塔(青海),透骨草(云南) 等要解决植物名称的混乱现象,必须利用植物分类的方法,确定每
7、种有关植物的正式名称和分类地位,而这就需要到野外采集有关植物,制作腊叶标本,然后根据标本所展示的形态特征,进行检索鉴定,把种鉴别清楚。这样就为各种资源植物的利用,提供了分类依据。 3识别植物中的重要途径只有亲身到野外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才能真正认识各种植物。 第一,了解该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尤其要了解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 第二,了解该种植物的分类地位,即了解该种植物与其它各种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第三,了解该种植物的地理分布,并进一步了解该种植物在不同分布区的性状变化幅度; 第四,了解该种植物的生活环境,进而了解该种植物与同环境的其它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第五,了解该种植物的资源价值,这在很多情
8、况下是从生理生化上进一步了解一种植物。 要作到以上五点,必须在该种植物地理分布范围内和它的生活环境中反复进行观察和采集。此外,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腊叶标本制作的过程,也是反复认识一种植物的过程。因为制作一份腊叶标本,必须在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内,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整形、换纸吸水、装帧和检索鉴定等项工作。一份腊叶标本完成的过程,往往也就是对该种植物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因此,要想认识更多的植物种类,就必须经常到野外去观察和采集植物。观察、采集得越多,认识的植物种类就越多,而且对每种植物认识得就越深刻、全面。第二章第二章 孢子植物的采集和标本制作(孢子植物的采集和标本制作(3学时)学时) 教学目的 了
9、解与掌握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植物的分布与生态类型,并根据其特点运用适当的标本采集与压制方法 重点与难点 孢子植物的采集与压制方法一、藻类植物标本制作一、藻类植物标本制作1.采集方法 衣藻属 衣藻分布很广,绝大部分在淡水中 。春、夏、秋三季,在有机质较多的池塘、湖泊、积水坑、养鱼缸采到。晚春和夏季衣藻大量繁殖,于稻田及浅水坑出现水华,可用广口瓶采集 ,若水中衣藻密度小、数量较少,可用25号丝绢制作的浮游生物网采集。 衣藻最简易分离法和藻种的保存与扩大培养: 利用衣藻的趋光性特点,将采集到的混有其他藻类和浮游动物而衣藻占优势的标本倒入烧杯,置于光照充足处培养几小时,发现衣藻聚集在向光一侧,
10、或在水面与杯壁相交处形成一圈或半圈“绿色线”,此时可用吸管吸取备用最将衣藻的绿线吸出,转移到衣藻任一培养基或蒸馏水中,如此分离2-3次,即可达到较纯的衣藻。 若将分离的衣藻转入新的衣藻培养基中培养,置于光线充足、20 -25 下培养,衣藻会迅速繁殖; 若分裂的衣藻备用,可将衣藻 保存。将衣藻培养容器口用棉花塞紧,置于弱光和较低温处(15 -20 左右左右)存放。水绵属 生境及采集方法:水绵在池塘(鲜绿色的结成块状成团浮于水面)中,缓慢流动的河水中,有时在岸滩边,可发现水绵,特别是春、秋两季更多,生长初期它们是亮绿色,在衰亡和生殖时发黄。水绵用手触之有滑润的感觉。采集标本时,应该在一个水域中选择
11、若干不同地点,对不同颜色的都要采集,且不可看材料已变黄绿不洁,成一种破棉絮状漂浮物时就弃之不采。采集少量标本时,可用小玻璃管(指管)装回;如需要材料较多,则可用广口瓶或塑料桶装回,但放入材料不宜过多,最多占容器的1/3,水也不宜过满,以求空气充足。材料如当场不固定则需敞口带回。 在采集时,如要知道材料是否已经是接合时期,除了观察颜色是一种鉴别方法外,也可把盛有材料的容器正向着太阳光,用放大镜在管外看一下。如果丝状体上有褐色斑点则是形成了接合孢子,这样的材料一定要带回。要得到接合时期的水绵,应在一个固定地点作定期的经常采集观察。水绵的接合有明显的周期性,且每种的接合生殖时期不同,大多在春季接合。
12、 水绵水绵藻类植物藻类植物 紫菜属 紫菜属植物:藻体由单层细胞构成的片状体,一般生活在海洋潮间带的礁石上。幼体淡粉红色,成体深紫色。具盘状固着器。 叶状体标本应于3-5月份采集,采集的标本可压制成干制标本,也可用7-10%福尔马林海水固定液保存 海带属 海带属植物:藻体褐色,藻体分成带片、带柄和固着器三海带属植物:藻体褐色,藻体分成带片、带柄和固着器三部分。带片全缘,边缘呈波状。生殖季节,在带片两面形部分。带片全缘,边缘呈波状。生殖季节,在带片两面形成褐色斑块。成褐色斑块。一般生于低潮带下一般生于低潮带下2-5m处的岩石上。处的岩石上。 秋季可采集到天然的有孢子囊的海带孢子体。人工的可在秋季可
13、采集到天然的有孢子囊的海带孢子体。人工的可在6-7月份采集到月份采集到 海带含胶质较多,压制标本前凉至半干,并涂一层福尔马林、勤换纱布,这样压制的标本就不会腐烂。2. 标本制作与保存标本制作与保存(1) 风干标本 气生、亚气生藻类标本,可直接装入纸袋中,风干保存。标本橱中应放入樟脑防虫。 (2) 腊叶标本 附生藻类可制成腊叶标本保存。藻类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与水生种子植物的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藻类标本所含的胶质多,压制时,应在标本上复盖纱布,以免粘连在吸水纸上。 (3) 浸制标本 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都可以制作浸制标本。浸制标本所用的固定液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甲醛
14、水溶液。为最常用的固定液,用于固定浮游藻类时,一般可用 2 4% 的浓度。其中,固定蓝藻可用 2% ;固定裸藻和绿藻可用 3% ;固定鼓藻除用 3% 浓度外,还要滴加几滴醋酸;对于附生藻类,可用 4 6% 的浓度。 2) 鲁哥代液( Lugol s solution )。鲁哥氏液最适于固定保存浮游藻类,其优点是能防止鞭毛收缩,并使绿藻的淀粉核变为兰紫色,便于识别和计算藻体数量。 配方 碘 4 克 碘化钾 6 克 蒸馏水 100 毫升 配法 先将 6 克碘化钾溶于 20 毫升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 4 克碘,搅拌溶解后,加入 80 毫升蒸馏水即成。 由于鲁哥氏液中的碘容易挥发,在配成 24
15、小时后,须加 3% 甲醛液,标本才能长期保存。二、菌类植物标本制作(真菌)二、菌类植物标本制作(真菌)1.1.水霉属水霉属营养体是发达的无隔菌丝体;游动孢子囊圆筒形,产生在菌丝顶端;孢子囊有内层出现象(inside proliferation),即新的孢子囊从老的孢子囊内长出;游动孢子可排列成多列,有明显的两游现象;多腐生,少数寄生植物和鱼类。 夏秋季节,于养鱼池塘中的一些死鱼体上可见一些白色的绒毛,即为水霉菌,采集时可将死鱼一同采集于标本瓶中,当即用5%甲醛溶液固定 2.2.青霉属青霉属 橘皮上最易产生青霉菌,橘皮上最易产生青霉菌,菌丝体为绵白色,青绿菌丝体为绵白色,青绿色为产生分生孢子时期
16、。色为产生分生孢子时期。 湿润一片橘皮,放在培湿润一片橘皮,放在培养皿底里,倒扣一个玻养皿底里,倒扣一个玻璃杯,放在温度高于璃杯,放在温度高于2020的阴暗地方。一周的阴暗地方。一周以后,就会长出各种霉以后,就会长出各种霉菌,其中至青绿色的菌菌,其中至青绿色的菌落就是青霉落就是青霉 3.酵母菌属酵母菌属 1)一小块发面,溶入水中,)一小块发面,溶入水中,将溶液倒入试管或烧杯中,加将溶液倒入试管或烧杯中,加适量糖,于适量糖,于2530温箱中培温箱中培养养2-3d即可,可见到溶液里有即可,可见到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并散发出酒味。这气泡产生,并散发出酒味。这是因为酵母菌正在把糖分解成是因为酵母菌正在把
17、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乙醇和二氧化碳。 2)糯米酒少许,加)糯米酒少许,加2克蔗糖,克蔗糖,水水100ml,于温暖处培养。,于温暖处培养。4.大型真菌的采集和保存大型真菌的采集和保存 真菌约有 10 万余种,在植物界中,其种类之多仅次于种子植物。 大型真菌是指真菌中子实体较大的子囊菌和担子菌,全世界共有 10000 余种。常见种类有盘菌类( Pezizales )、木耳类( Auriculariales )、银耳类( Tremellales )、多孔菌类( Polyporales )、伞菌类( Agaricales )和腹菌类( Gasteromycetales )等。这些大型真菌的子实体,
18、形态多种多样,有盘状、碗状、马鞍状、羊肚状、伞状、球状、扇状、笔状、脑状、耳状、块状和喇叭状等。子实体的质地也不相同,大多为肉质,有的为革质,还有的为木质、木栓质,以及胶质、膜质等。子实体的不同质地,使得采集和标本制作方法各不相同。 (1) 用具1) 采集袋 2) 平底背筐或塑料桶:用于盛放各种真菌标本。 3) 掘铲和小镐:用于挖掘地生真菌标本。 4) 采集刀、枝剪和手锯:用于采集木生真菌标本。 5) 硬纸盒若干个:用于存放珍贵或容易破碎的标本。 6) 漏斗形白纸袋(用光滑洁白的纸临时制作):用于包装肉质标本。 7) 采集记录册、铅笔、号牌。 8) 钢卷尺。 9) 高度计、指北针。 大型真菌采
19、集记录册 (2) 采集方法 大型真菌以七八月份为宜 选择不同的生态环境进行采集:森林、草地、粪堆、树干、枯腐木等 (1) 地生真菌 正确的做法是用掘铲和小镐小心挖取,如果没带掘铲和手镐,可用手轻轻捏住子实体的菌柄基部,缓慢地将菌柄转一周,然后拔出,这样就能将地下菌丝带出土外。在整个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子实体的完整,对各部分都不要损伤,如菌环、菌托、盖面、柄上的绒毛和鳞片,以及菌幕残片等 (2) 木生真菌的采集。应将标本连同一部分基物(如树皮)一起采集,可用采集刀、枝剪和手锯等工具采集。 # 对于不同质地的标本应该分别包装: a.对木质、木栓质、草质和膜质的标本,采集后,先拴上号牌, 再用白纸
20、分别包装即可。 b. 对肉质、胶质、蜡质和软骨质的标本,可用光滑洁白的纸作成漏斗形的纸袋包装(现用现作,其容积随标本大小而定)。包装时,菌柄向下,菌盖在上,放入牌号,包好上口。然后将包好的标本放入筐或桶内。如采到稀有、珍贵或容易破碎的标本,可放入硬纸盒内,周围充填洁净的植物茎叶,并在盒壁上穿些孔洞,以利通风。 (3)标本的整理 第一类:肉质、含水分多的,脆、小、粘、易腐烂的,先整理。将白纸铺于地上,清除泥土与杂质,再轻放于白纸上,菌褶或菌空朝上,记录特征或定名; 第二类 肉质但含水较少腐烂较慢的种类; 第三类 肉质、胶质、蜡质和膜质的标本,可放通风处晾干1-2d内整理即可,但要制作孢子印。(4
21、) 孢子印制作方法 孢子印就是把菌褶或菌管上的子实层产生的担孢子接受在白纸或黑纸上,被粘在纸上的孢子就叫做孢子印。各种担子菌的孢子形态、颜色、菌褶大小、菌褶和菌管形态不同,彼此的孢子印也就不一样。这样,孢子印就成为鉴定真菌标本时不可缺少的一个根据。 制作方法:用刀片将新鲜子实体齐菌褶处切断菌柄,然后将菌盖扣在白纸或黑纸上, 纸的颜色视孢子的颜色而定。如果是黑色孢子,则用白纸;反之,则用黑纸;如果不知道孢子颜色,则把一半白纸一半黑纸拼接使用。 用玻璃罩罩上静置2 4h,成熟的孢子就会落到纸上,形成了一张与菌褶或菌孔排列方式完全相同的孢子印(见图 ) 孢子印制作好后,要及时记录新鲜孢子的颜色,并将
22、其编上与其它同种标本相同的号数,一起保存,以备鉴定时查用。注意不要用手抚摸孢子印,以免造成损坏。 (4). 标本制作和保存 1) 浸制标本 凡是白色、灰色、淡黄色、淡褐色的标本,可选用下列浸制液配方中的一种。 配方 1 :甲醛 10 毫升、硫酸锌 2.5 克、水 1000 毫升。 配方 2 : 50% 酒精 300 毫升、水 2000 毫升。 凡是颜色深的标本,为保持颜色,可用下列配方保存。 A 液 2 10% 硫酸铜水溶液。 B 液 无水亚硫酸钠 21 克,浓硫酸 1 克,溶于 10 毫升水中,再加水至 1000 毫升。 先将标本放入 A 液中浸泡 24 小时,取出用清水浸洗 24 小时,然
23、后转浸入 B 液中长期保存。 2) 干制标本。对木质、木栓质、革质、半肉质和其它含水分少不易腐烂的标本,可作干制标本。其作法先将标本放在通风处风干或放在日光下晒干。如果阳光充足,肉质标本也可晒干作成干制标本。标本干后,放入标本盒,并加樟脑粉和干燥剂,盒外贴上标本签,即可长期保存。 3) 腊叶标本。肉质标本还可以制作腊叶标本。其方法是取一张薄的白磅纸,在纸上涂一层 15% 的动物胶或蛋清,使其干燥。同时,将肉质标本纵切成均等的两半,将其中一半的菌伞和菌柄内的菌肉挖空,只剩下一层薄壳,另一半沿纵轴切下一层薄片,这薄片应完整地表示出子实体的各部分。然后将上述薄壳和薄片两个标本贴在涂有动物胶的纸上(薄
24、壳的空腔朝向动物胶),再在上面放一层纱布,放入标本夹中压制,这样压干的标本不会卷缩。压干后,再贴在台纸上,按照腊叶标本装帧的方法作成腊叶标本。 采集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采到的真菌标本,鉴定时决不能口尝,更不能随便把一些不认识的种类,当作食用菌带回食用。 教师在采集中不要轻易向学生讲解可食用蘑菇和毒蘑菇的区分标准。因为各种有毒蘑菇,在真菌分类学中并不是一个自然类群,彼此间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态习性很不相同。可食用蘑菇与毒蘑菇之间很难找出一条绝对的区别标准。何况同一种野生蘑菇,它是否有毒以及毒性大小,往往会因人而异,或食用方法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所以,当学生采到一种不认识的种类,询问教师是否可食
25、时,回答一定要慎重。对自己不熟悉的标本,要在自己仔细鉴定之后,再告诉学生。 三、地衣标本制作三、地衣标本制作 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石蕊、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石蕊、松萝)松萝)地衣根据其生长型可分为:地衣根据其生长型可分为:(1)壳状地衣:植物体紧贴基物,很难采下;)壳状地衣:植物体紧贴基物,很难采下;(2)叶状地衣:植物体有背腹性,以假根或脐固着于基物上,易采下;)叶状地衣:植物体有背腹性,以假根或脐固着于基物上,易采下;(3)枝状地衣:植物体直立,呈枝状或柱状,多数具分枝。)枝状地衣:植物体直立,呈枝状或柱状,多数具分枝。 地衣分布十分广泛,从南北两极至赤道,高山、森林至
26、沙漠,潮湿地衣分布十分广泛,从南北两极至赤道,高山、森林至沙漠,潮湿土壤表面至干燥岩石和树皮上,以及其它植物不能生长的地方都有它土壤表面至干燥岩石和树皮上,以及其它植物不能生长的地方都有它们的存在,但水中极少。在城市工业区很少有地衣生长,因为它们对们的存在,但水中极少。在城市工业区很少有地衣生长,因为它们对大气污染十分敏感,地衣可作为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大气污染十分敏感,地衣可作为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采集地衣标本不受季节限制,除不产生子囊果者外,一年四季均可在采集地衣标本不受季节限制,除不产生子囊果者外,一年四季均可在子囊果内找到子囊孢子。子囊果内找到子囊孢子。 壳状地衣:采集时必须连基质一起
27、采下。如土生壳状地衣可用刀挖取;壳状地衣:采集时必须连基质一起采下。如土生壳状地衣可用刀挖取;树枝上的壳状地衣可用剪枝剪连同树枝一起剪取;树干上的地衣可用树枝上的壳状地衣可用剪枝剪连同树枝一起剪取;树干上的地衣可用刀连同树皮一起切割下来,石生的壳状地衣须用锤敲打下一片石块即刀连同树皮一起切割下来,石生的壳状地衣须用锤敲打下一片石块即可。可。叶状和枝状地衣:采集时要注意地衣体的完整性,有子囊果的要采带叶状和枝状地衣:采集时要注意地衣体的完整性,有子囊果的要采带子囊果。采集时不能用手抓取,要用刀轻轻从基质上剥下来,否则容子囊果。采集时不能用手抓取,要用刀轻轻从基质上剥下来,否则容易碰碎地衣体。如果
28、不能采集到完整的地衣体时,须在采集前用卷尺易碰碎地衣体。如果不能采集到完整的地衣体时,须在采集前用卷尺量地衣体直径,并记录下来,采集的标本可直接放入牛皮纸制的小纸量地衣体直径,并记录下来,采集的标本可直接放入牛皮纸制的小纸袋中。袋中。 1.采集用具 (1) 采集袋;(2) 采集刀:用于采集树皮上的壳状地衣和叶状地衣。 (3) 锤子和钻子:用于采集石生地衣。 (4) 枝剪:用于剪取树枝上的各种地衣。 (5) 放大镜。 (6) 包装纸(可用旧报纸)。 (7) 小纸袋。 (8) 钢卷尺。 (9) 采集记录本、铅笔。 (10) 号牌等 采集记录本 2. 采集方法 (1) 壳状地衣的采集。此类地衣,由于
29、没有下皮层,髓层的菌丝紧紧贴在基质上,很难与基质分离。采集时,必须连同基质一起采;对地上土生的可用刀挖取;对树枝上着生的,可用枝剪连同树枝一起剪取;对在树干上着生的,可用采集刀连同树皮一起切割;对石生的,须用锤和钻将所着生的石块敲打下来。 (2) 叶状和枝状地衣的采集。这两类地衣,前者具有下皮层,后者植物体圆筒形,体表均具皮层。因此,以皮层上的假根和脐固着在基质上,与基质的结合不太紧密,容易剥离。采集时,不能用手抓(注意这是学生常用的方法),要用刀从基质上轻轻剔剥下来,防止将地衣碰碎。 采集地衣标本,不受季节限制。因为除了有些不产生子囊果的种类外,一般地衣在一年四季都能产生子囊果和子囊孢子。因
30、此,一年四季均可采集。 3.标本整理与保存 (1)打开纸包通风晾干,标本风干后装入塑料袋或箱中以便运回,叶状枝状地衣可用水沾湿按原形夹于标本夹内,2-3d即可,装于牛皮纸袋中保存或贴于台纸上。 (2)标本的保存 将压干的标本用牛皮纸包装起来,或用胶水将标本贴于硬纸片上,注意有标本的正反面,有基质(如树皮)的也一同附上 四、四、苔藓植物标本制作1. 采集工具采集工具(1)采集袋(牛皮纸或旧报纸制成,)采集袋(牛皮纸或旧报纸制成,12cmx10cm):用于):用于盛装苔藓标本盛装苔藓标本(2) 采集刀(可用电工刀代替):用于采取石生和木生苔藓;采集刀(可用电工刀代替):用于采取石生和木生苔藓; (
31、3) 镊子或夹子:用于采取水中、沼泽中的苔藓;镊子或夹子:用于采取水中、沼泽中的苔藓; (4) 塑料瓶:用于盛取水生苔藓;塑料瓶:用于盛取水生苔藓; (5) 塑料袋;塑料袋;(6) 纸袋(纸袋( 12 10 厘米);厘米); (7 曲别针(或大头针);曲别针(或大头针);(8) 采集记录本、铅笔;采集记录本、铅笔; (9) 高度计、指北针等高度计、指北针等 2.采集方法 对不同生境的苔藓植物,要用不同方法采集:(1)水生苔藓的采集。对于漂浮水面的种类,可用手捞取,然后将标本装入塑料瓶中。对于生长在水中物体上或沼泽中的种类,可用镊子采取,采集后,将标本放入塑料瓶内或将水甩净后装入纸袋中。 (2)
32、石生、树生苔藓的采集。对于生长在石面的种类,可用采集刀刮取。对于生长在树皮上的种类,可用采集刀连同一部分树皮剥下。对于生在小树枝或叶面上的种类,可采集一段枝条或连同叶片一起采集。 (3)土生苔藓的采集。对于松软土上生长的种类,可直接用手采集。稍硬土壤上的种类,则要用采集刀连同一层土铲起,然后小心去掉泥土,将标本装入纸袋中。 (4)墙缝和石缝中苔藓植物的采集 如小墙藓生于石灰墙缝中,可用刀采集 (5) 要尽量采集带有孢子体的标本。苔藓植物孢子体各部分的特征,在分类上有重要价值。采集时,要保持孢子体各部的完整,尤其是孢蒴上的蒴帽容易脱落,要注意保存。 (6) 作好采集记录。标本采集后,应及时编号和
33、填写采集记录册。苔藓植物采集记录册(本)说明: 生境 是指苔藓植物生活的具体环境,如林中、林下、林缘、草地、岩面、土坡等。 基质 是指苔藓植物附生的物体,如水中岩石、水中朽木、树皮、树叶、土壤等。 营养体生长形式 是指直立、倾立、匍匐、主茎横卧枝茎直立、主茎紧贴基质枝茎悬垂等。 孢蒴 是指孢蒴作成标本后容易变化或不易区分的性状,如姿态下垂、上举、倾斜等。苔藓植物(Bryphytes)3.标本制作和保存标本制作和保存 苔藓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比较简单,一般用以下两种方法。 (1 ) 晾干入袋保存 苔藓植物体小,容易干燥,不易发霉腐烂,而且在干燥的状态下,颜色能长期保存。因此非常适宜用纸质标本袋长
34、期保存。 入袋保存前,先将标本放在通风处晾干,去净所带泥土,然后放入标本袋中。在此同时,要填写标签,写明学名、产地、采集人和编号,将标签贴在标本袋上,并在登记簿上登记,然后入柜长期保存。(2) 浸制标本的制作如泥炭藓等可用固定液保存将标本上泥土洗净放入标本瓶中,加5%福尔马林溶液保存;或用硫酸铜溶液处理一昼夜,取出洗净,保存在5%福尔马林溶液(3) 压制腊叶标本 各种苔藓植物都可制作腊叶标本,尤其是水生种类和附生在树枝、树叶上的种类,更适合用腊叶标本保存。其制作方法与制作种子植物腊叶标本相同。但要在标本上盖一层纱布,以防有些苔类标本粘在盖纸上。 五、蕨类植物标本制作、蕨类植物标本制作 1.采集
35、工具采集工具 (1) 采集袋:用于盛装全部采集用具用品和标本。采集袋:用于盛装全部采集用具用品和标本。 (2) 掘铲或小镐:用于挖掘蕨类的地下茎。掘铲或小镐:用于挖掘蕨类的地下茎。 (3) 小抄网(用纱布或尼龙纱制作):用于采集水生蕨类小抄网(用纱布或尼龙纱制作):用于采集水生蕨类 植物。植物。 (4) 塑料袋(大小各种型号):用于临时保存标本。塑料袋(大小各种型号):用于临时保存标本。 (5) 大、小标本夹和吸水纸:用于装压标本。大、小标本夹和吸水纸:用于装压标本。 (6) 野外记录本、铅笔、标本号牌和钢卷尺野外记录本、铅笔、标本号牌和钢卷尺 (7) 高度计、指北针等高度计、指北针等2. 采
36、集方法 蕨类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大小和质地,均和种子植物接近,因此,采集方法与种子植物的采集类似。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采集地点。大多数蕨类植物性喜阴湿,多生活在阴湿地方,所以采集时,应多到阴坡、沟谷和溪流旁查找。 ( 2)采集记录首先应观察其生态型和生态环境;(3) 采集的标本要完整。标本的完整性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根、茎、叶要完整。 地下茎是蕨类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应用小镐或掘根器挖出地下的根状茎;。 第二,须同时采集两种叶;标本要具备孢子叶或营养叶上具备孢子囊群。孢子叶和孢子囊群是蕨类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蕨类植物采集记录本 3. 标本制作标本制作 (1 )陆生小型蕨类植物
37、(如卷柏)压制或不压制均可; (2)蕨、贯众采回需要压制,否则叶面皱缩,上台纸时需要把有孢子囊的一面向上;上台纸后贴上标签(科名、 种名、采集人、时间、地点、鉴定人)入柜保存; (3)水生蕨类植物可制成浸制标本保存在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 第三章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器官标本制作(种子植物的器官标本制作(3学时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采集时应注意的事项,了解与掌握根系特点、芽与茎的类型、叶片与叶尖、叶缘、叶序、脉序的类型、花序特点、果实类型、变态叶、变态根、变态茎的类型,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与压制方法。 重点与难点 种子植物的器官标本器官的采集与压制方法一、采集前的准备工作1.搜集文献资料气候、地形
38、、地理、交通、伙食、住宿等2.采集植物标本的器具(1)撅铲(挖掘工具):挖掘草本或短小的灌木(2)小锄头:挖掘具有深根、块根、块茎、球茎、鳞茎、根状茎等草本或灌木等(3)枝剪和高枝剪:用于剪枝条和修理标本用.(4)标本夹:一付标本夹主要包括用板条钉成的长约43厘米,宽约30厘米的二块夹板;(5)采集袋:手提式尼龙编织袋或黑色塑料袋;高 枝 剪 标 本 夹 (6)采集箱:用白铁皮做成,两端有一条帆布袋。专为野外采集标本时临时存放标本用.也可用厚的塑料袋代替; (7)吸水纸:易于吸水的草纸或旧报纸; (8)粗细绳和塑料布:粗绳捆大夹板,细绳和塑料布捆干后标本等; (9)小锯:据木材或大的树枝; (
39、10)手持放大镜:用于野外观察植物的特征;(11)气压表(高度表):测量山的高度;(12)指北针:用于深山辨别方向;(13)标本号牌: 号牌是在采集标本时,编号系在标本上.用较硬的纸, 剪成2cm1厘米大小,一端穿孔,系上细线; (14)野外标本记录册: 事先装订成小本,记载植物各部分应记事项,大小为710cm, 是用以在野外采集时记录植物的产地,生境和特征等,格式如下:(15)广口瓶:用于浸泡植物的花、果实标本;(16)大小纸袋:用来保存标本上落下来的花果和叶及采集种子之用;(17)文具用品:毛笔、墨汁、粗细不同的记号笔、小刀、橡皮、米尺、纸张、信封、邮票等 (18)普通药品:以防生病;(1
40、9)手电筒及蜡烛:用于晚间照明及整理标本;(20)其他: 照相机 ,胶卷、望远镜、参考书、生活用品等种子植物标本野外采集记录 采集号采集号采集时间采集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采集者采集者产地产地习习 性性海拔海拔 植株高植株高胸径胸径花期花期果期果期树皮树皮叶叶花花果果 木材木材 附注中文名学学 名名科科 名名 二、采集时的注意事项1.一般注意事项(1)注意不同产地的植物 同产地尽量搜索,不同气候带、不同环境中的植物需注意观察并采集:如平原与高山、山坡的阴面与阳面、沙漠与沼泽等(2)缜密搜寻,勿使遗漏 (3)采集编号同时同地采集的同号标本为同一采集号,每一号标本压制约3-5份 雌雄异株的应该分别
41、编号(4)采完整标本完整标本应具有叶、花、果实、种子及地下茎或根部分,缺少其一可进行补采;(5)大小植物标本的采压法;40cm高度的小草本,连根采集;较大草本可折成“v”、“w”等,木本植物应该选择具有花果的枝端,若叶片具有刺也需要采集,连同树皮等植物标本的形状(1、“I”字形,2、“V”字形,3、“N”形) (6)幼苗植物与有花果成年植物的识别; (7)注意植物与生长环境的关系 除了采集调查标本外,需要对各种植物群落的及各种植物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了解与记载,如日光、空气、水分土壤 (8)注意观察 在野外尽量观察记载解剖植物的花果及其颜色,及各科植物的花期、果期、成熟期等 (9)调查植物在当地
42、的土名及用途 (10)水生植物的采集 有些有地下茎的应该采集到; 有些水生植物全株柔软脆弱,需要整株捞起,放入水盆中,将报纸放于漂浮的标本下,轻轻提出,用干燥草纸压制 (11)标本鉴定 标本上好台纸后可进行鉴定 (12)其他注意事项:禁采的、稀少的或奇异的植物应加以保护、山区采集应防蛇虫叮咬和备预防药品与装备。 2.区别重要科属特征的注意事项 雌雄同株雌雄异株或雌雄异花序,应在同时同地或不同时期采集其异性标本; 蕨类植物应采集到具有孢子囊群和孢子的标本; 寄生植物应采集到寄主; 乔木上有刺应一起采下; 采集标本时有匍匐茎的应一并采集。 3.野外记录的填写 如乔木、灌木或者、高大草本;植物体各部
43、分有无乳汁,叶正反面的颜色,有无白粉与光泽,全花或花某部分的颜色与香味,果实的形状、颜色,有无裂缝或蜡粉等三、根的标本制作1.根系标本 直根系标本:用大豆或棉花的根。制作时先把选好的植物从茎的下端距根cm处将茎剪断,然后用锹挖掘。 挖出后,连带泥土将根系放在水中充分浸泡,使附着的泥土脱离根部下沉水底,然后把根轻轻提出,再用清水反复轻洗,至完全洗净为止。注意不要脱落大豆的根上的 根瘤。然后把根移在吸水纸上,放在空气中把附着的水晾干,并对侧根加以理顺,再在所留下的一段茎上绑缚粗线或细绳,把根悬吊起来进行自然干燥,干燥后,从所留下的一段茎上或主根上部把根系固附于标本盒后面的木板上(其他五面均可用玻璃
44、)即成。浸制方法:将根洗净后,先放在的福尔马林中固定d,然后移入盛有福尔马林的高大标本瓶中保存 2.变态根的标本(1) 块根: 由侧根或不定根发育膨大而成,在一株植物上可以形成许多块根,如甘薯和大丽花的根。(2) 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和胚轴发育而成,如萝卜、胡萝卜和甜菜的根。 细胞内贮存了大量的养料,可供植物越冬后发育之用,也是人类食用的部分。(3 )气生根气生根 生长在地面以上的、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 有支柱根 、攀援根、呼吸根、寄生根 标本制作方法:A.块根可用7-10%福尔马林和70%酒精混合液固定(1:1),一般15-20d,中间换2-3次保存液;还可将标本洗净后直接放于95%以上甘油
45、中保存.B、支柱根可选择支柱根比较多的植株,将根全挖出,动生长支柱根的节上往上2-3寸处切断,水中浸泡洗净,风干法或烘干法(40 -50 )脱水干燥,然后放标本盒或透明塑料袋中保存;可另外可将洗净的标本放5-7%福尔马林中固定7-10d,再保存于7-10%福尔马林中。C.攀援根可用干燥法也可用浸制法保存;呼吸根可制成显微玻片标本;寄生根可连同寄主植物体整株或部分采集,用水浸泡洗净泥土( 40 ),放透明塑料袋中保存;也可用浸制法,方法同上。四、芽、茎的标本制作 1.芽的标本 将带芽的标本适当修剪,然后浸泡在5%甲醛溶液中规定2-3d,并用同样浓度的甲醛溶液保存 2.茎的标本 直立茎、缠绕茎、平
46、卧茎、匍匐茎、攀缘茎、斜升茎等 标本制作方法:1)剪取一部分茎压成蜡叶标本;2)将整株或其一部分干燥保存;3)浸制法和原色法保存:5%福尔马林固定液3-5d,转入加少量甘油的5%-7%福尔马林中保存 3.茎的分枝标本 压制法与浸制法(同上) 4.变态茎的标本(1)地下茎:根状茎、块茎 、球茎、 鳞茎 制作方法:浸制法,用7-10%福尔马林和70%酒精混合液(3:1)固定15-20d,转入7-10%福尔马林和70%酒精(3:1)加少量甘油的新混合液中保存 (2)地上茎 茎刺一般用干燥法,干燥后放于标本盒内,或压制后上台纸; 茎卷须连同一段枝条压制并上台纸 肉质茎:用浸制法,将材料洗净,用7-10
47、%福尔马林和70%酒精(3:1)混合液固定15-20d,转入同浓度的新溶液中保存。 五、叶的标本制作1.叶片的形状标本制作方法:压制成蜡叶标本,可选择不同形状的叶片放于同一台纸上,也可将同一形状的放一台纸上 2.叶缘和叶尖的形状标本压制成蜡叶标本,两种分别上台纸3. 脉序类型的标本网状脉(掌状、羽状)、平行脉(直出脉、侧出脉、弧形脉、射出脉)制作方法:一种是可压制成蜡叶标本,对大型叶可选择较小的叶折成“v”或取其一部分压制;第二种是把叶肉腐蚀后制作叶脉标本,采用煮制法(适应于较硬叶片)和水浸法(适应于叶肉较薄叶片)4.单叶和复叶标本制作方法:先压制后上台纸。可单叶做一套,复叶做一套,单复叶进行
48、比较的做一套圆形卵形椭圆形 叶尖叶尖 (leaf apex)叶基 耳形 截形 楔形 圆形 心形 箭形 戟形 匙形 偏斜形等叶缘叶缘指叶片的边缘指叶片的边缘全缘波状锯齿、钝齿、牙齿皱缩状浅裂、深裂、全裂 叶叶裂裂叶缺裂叶缺裂 三出裂三出裂 掌状裂掌状裂 羽状裂羽状裂 实实型型 标标准准 浅裂浅裂 裂裂不不到到半半个个叶叶片片宽宽的的一一半半 深裂深裂 裂裂入入半半个个叶叶片片宽宽的的一一半半 全全裂裂 裂裂至至叶叶片片的的基基部部 5.叶序类型标本 互生、对生、轮生 压制法:用硅胶粉吸水烘烤法,每种也许选择1-2种植物枝,把几种叶序材料放于 一台纸上,上台纸,装入塑料袋或标本盒中保存 6.变态叶
49、的标本 鳞叶:一般用浸制法,用7-10%福尔马林和70%酒精混合液(3:1)固定15-20d,转入7-10%福尔马林和70%酒精(3:1),固定15-20d,中间换固定液1-2次,转入同浓度的新溶液中保存。 叶卷须、捕虫叶方法同鳞叶。 六、花序的标本制作1.无限花序总状花序(raceme)、穗状花序(spike)、柔荑花序(catkin)、伞房花序(corymb)、头状花序(capitulum)、 隐头花序(hypanthodium)、伞形花序(umbel)、肉穗花序(spadix)圆椎花序(panicle)、复伞形花序(compound umbel)、复伞房花序(compound corym
50、b)、复穗状花序(compound spike)、复头状花序(compound capitulum 2.有限花序单歧聚伞花序(monochasium)、二歧聚伞花序(dichasium)多歧聚伞花序(pleiochasium) 标本制作方法:压制成蜡叶标本或用浸制法保存 浸制法:5-10%福尔马林(加少量甘油固定);小型材料可用95%甘油加少量防腐剂(麝香草粉)直接保存七、果实的标本制作(一)单果 1、肉果 浆果、核果、柑果、瓠果、梨果2、干果(1)裂果 荚果 蓇葖果 角果 蒴果(2)闭果(干果的果皮不开裂)痩果、坚果、 颖果、翅果、分果(二)聚合果(二)聚合果(aggregate fruit
51、aggregate fruit)聚合蓇葖果(如八角)、聚合核果(如茅莓)、聚生瘦果(如草莓)、聚生坚果(如莲)等。(三)复果(三)复果(聚花果聚花果 multiple fruitmultiple fruit) 桑葚、凤梨、无花果 (四)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标本 风播、水播、人或动物传播 风播的如蒲公英的果实和种子,黏附于一张较厚的色纸上,插固于玻璃标本盒的木底板上,上覆玻璃罩,干燥保存; 水播的果实如莲蓬,可将材料洗净放于70%酒精中浸泡,15d左右,换同浓度的新酒精,保存; 靠机械力传播的种子,选择已开裂和未开裂的果实各一个,黏附于同一玻璃片上,5-7%的福尔马林固定3-4 d,然后加少量5
52、%福尔马林保存于玻璃瓶中; (五)种子标本保存法 浆果可用清水将果浆洗净晾干,再放干燥地一段时间, 放入有玻璃盖的盒子或瓶子中,加上标签,即可保存。 若种子太小,可用玻璃纸包好放棉花垫上放入盒子中; 若种子过多,可将种子放入厚纸袋内,然后放于专业种子标本柜的抽屉里保存。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分类标本制作(2 2学时)学时) 教学目的 干制标本、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重点与难点 蜡叶标本、绿色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一、干制标本的制作一、干制标本的制作 1. 蜡叶标本 2. 原色标本 1. 蜡叶标本(1)压制压制 1) 压制方法 a. 装压。先在大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上 3 5 张吸水纸,然后放上
53、采集来的标本,标本上再放 3 5 张吸水纸,然后纸上再放标本,使标本和吸水纸互相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罗叠高度以 35 厘米左右为宜。 b. 换纸。标本压入标本夹以后,要勤加换纸,换纸不及时,标本会发霉、变黑,所以换纸是否及时,是标本质量好坏的关键。初压的标本水分多,通常每天要换纸 2 3 次。第 3 天以后,每天换 1 次,通常 7 8 天就可以完全干燥。换下来的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以备应用。 随着标本的逐渐干燥,标本夹的捆扎要逐渐放松,以防标本折断。 c. 整形。在第一次换纸时,要对标本进行整形。其作法是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部分叶片和花果的背面朝上,以
54、便日后观察研究。如有过分重叠的花和叶,可剪去一部分,但要保留叶柄、叶基和花梗,以使人能看出剪去前的状态。 2) 压制注意事项 a. 多汁的块根、块茎和鳞茎等不易压干,可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向剖开进行压制。肉质多浆植物也不易压干,而且常常在标本夹内继续生长,以致体形失去常态,也应该先用开水烫死后再进行压制。裸子植物的云杉属标本,也要先用开水烫死,否则叶子极易脱落。 b. 标本夹中的标本位置,要注意首尾相错,以保持整叠标本的平衡。有的标本花果比较粗大,压制时常使纸突起。花果附近的叶因得不到压力而皱折,可将吸水纸折成纸垫,垫在凸起处的四周,或将这样的果实或球果剪下另行风干,但要注意挂同一号的号牌
55、。 c. 有些植物的花、果、种子在压制时常会脱落,换纸时应逐个捡起,放入小纸袋内,并写上采集号,跟标本压在一起。 3)认真观察标本的形态特征 在观察标本的形态特征时,务求仔细、全面,着重观察花、果的形态特征。如果有的标本上的花、果细小,肉眼看不清楚,可以将野外用广口瓶盛装的花、果标本,在解剖镜下解剖观察。对每种标本的观察结果,应该用形态学术语进行记载,用作以后标本定名的依据。 (2 2)消毒)消毒 标本压干以后,应该进行消毒,以杀死标本上的害虫和虫卵。 消毒时,先将盛有四氯化碳的玻璃皿放入消毒箱内铁纱下方,再将已压干的标本放在箱内的铁纱上,关闭箱盖,利用气薰的方法将害虫杀死,约 3 天后取出,
56、即可进行装帧了。 标本的杀虫与灭菌标本的杀虫与灭菌(3)装帧)装帧 1)摆好位置 上台纸时,先将标本在台纸上摆好位置,留出左上角和右下角,以便粘贴采集记录复写单和标本签。放置时,要注意形态的美观,又要尽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实形态。例如毛白杨标本上的葇荑花序,应该使其下垂,而板栗标本的葇荑花序,则应该使其上举。 2) 装订 装订标本最好用纸条粘贴,其作法是先用小刀切取宽 2 3 毫米的纸条(白道林纸)备用。在台纸的正面,选好几个固定点,用小刀紧贴枝、叶柄、花序、叶片等部位的两侧,切几对纵缝,将事先切好的纸条两端分别插入缝中,穿到台纸反面,并将纸条收紧,再用胶水在台纸背面将纸条贴牢,大的根茎和果实用纸
57、条不易固定,可用白线替代。细弱的标本,可直接用合成胶水粘在台纸上。装有花果的小纸袋可贴在台纸的适当位置。 3) 贴记录复写单 按采集记录册中的内容,抄好记录复写单,贴在台纸的左上角。 4)贴盖纸 将盖纸先在台纸背面沿上缘粘贴很窄的一条,再反折到台纸的正面,这样既美观又不会减少台纸的使用面积。 (4)定名)定名 对标本进行检索鉴定,确定标本的中名,学名和科名,叫做定名。将定名的结果填写到标本签上,并将标本签贴在台纸的右下角。至此,一份腊叶标本就制作成了 标本的保存标本的保存 2. 原色标本A. 烙干法:主要用于能保持花的颜色不变,使其迅速干燥。具体做法是:将采回的新鲜标本整理好,放在标本夹内压一
58、至二日,然后取出放在纸的中间,从纸的上面用热烙铁熨烫,这样可保持花的颜色。B.沙干法:用于保持植物各部门体积的比例和姿态,具体做法是:取细而匀的河沙,清除沙中的杂质并烤干。先将植物的全株或花枝放在做好的厚纸盒内,用沙小心地进行填满,注意使标本在沙的重力影响下,不要使它变形,然后可放在阳光处或炉子旁边,大而多汁的标本,可用78d,小植物则12d可干燥。干燥后的植物标本,须小心取出,以防损坏。用毛笔刷去粘着的细沙,而后用喷雾器,喷洒5%的石蜡甘油溶液,使植物标本鲜艳生动,再把植物放在有玻璃盖的盒中。盒底部最好用插门,盒面镶有玻璃,在放标本时,可把盒子倒放,玻璃面向下,然后将标本放入盒内玻璃上,加上
59、标签,用棉花把盒内空处垫满,放些樟脑,加上几层报纸,将门插上,即可供展览使用。c. 硅胶法 (1)优点 原色立体标本: 能让一棵完整的带有茎叶花部分器官的植物经过脱水干燥后,仍保持原来的生活姿态与色泽,即为立体原色标本。 (2)原理 在一定的恒温下,植物快速脱水,其叶绿素与花冠中的花青素不发生质的变化 (3)制作方法 将硅胶粉碎,过四十目筛,100 -150 干燥,呈蓝色后放凉备用。将选好的标本各部分舒展、形态自然,置于器皿中,用干燥硅胶包埋,当硅胶粉因吸水膨胀变红色更换硅胶粉,直至完全干燥。 具体制作过程:设备设备:恒温干燥箱一台(脱水),真空泵1台(臭气),真空干燥器(埋植物),温度计1支
60、(量温度),勺子毛刷大小镊子各1把,硅胶(脱水),凡士林(密封干燥器)制作过程:A.定温:标本制作前,先将干燥箱定温于41 -42(月季定温于(月季定温于37 -38 37 -38 ););B.植物体的固定与埋藏:定温后,在干燥箱底层铺一层硅胶或沙子,约3.3cm,将植物立于干燥箱内,用茶杯慢慢将硅胶或沙子倒入,一边用镊子整理植物形态,直至植物完全埋藏;C.干燥器封闭:用毛刷将干燥器边缘硅胶刷净,盖上盖子,上下两层夹紧;d.恒温与抽空时间:把干燥器放于干燥箱中,接上抽气机的橡皮管,抽气3各小时,关上干燥器的阀门,停止抽气,恒温4-5h,切断恒温箱电源,使其自行降温15-17h,即可取出标本;E
相关知识
动植物标本制作课件(理论)ppt.ppt
动植物标本的制作课件.ppt
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doc
动植物标本的制作
动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doc
生物标本制作协会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
《植物标本制作》课件
《常见动植物标本制作》【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制作课件.ppt
植物标本制作PPT课件
网址: 动植物标本制作课件(理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21691.html
上一篇: 2022年学生野外实习纪实(二) |
下一篇: 只此“青绿” 留住生命自然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