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FY(LFY)基因在花发育网络调控中研究进展
LEAFY(LFY)基因在花发育网络调控中研究进展 成花是高等植物最关键的生命时期之一,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着繁育的成功和失败,由内在控制元件和外在诱因协调控制[1-2]。目前,花发育分子机制网络的最详细和全面的阐述是通过对拟南芥研究获得的。同时对金鱼草和矮牵牛的相关研究也功不可没[3]。目前认为存在2种主要的花发育的统一原理(则):一是经典的ABC模型;二是LEAFY基因在花发育中的关键作用[4-5]。自LEAFY基因在成花中起关键调节作用第1次被Weigel 实验室鉴定后[5],关于LEAFY基因在花发育网络调控中的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研究程度已相对深入,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也随之产生。笔者拟就LEAFY基因在花发育网络调控中的研究作一扼要综述。 1、LFY基因的分离及时空表达研究 1.1 LFY基因的分离 1990年Coen et al[4]最早获得LFY的同源基因FLO,其主要是在金鱼草中利用转座子标签法分离获得的???而且还发现该基因对花分生组织形成具有重要作用。Weigel et al[5-9]基于对lfy1突变体的研究,通过RFLP技术将野生型拟南芥Col.中的全长LFY基因克隆出来,对LFY基因的表达方式及转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对花序分生组织向花分生组织的转变和开花时间具有控制作用。 1.2 LFY基因的时空表达 LFY是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亦是决定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变的重要元件[10],但该基因并不是在花组织或成花相关组织中进行专一性表达[11]。在短日照条件下,拟南芥开花时间虽比长日照条件下晚几周,但是LFY基因的表达量在开花前渐渐增加[10]。在长日照条件下,拟南芥在生长早期便开花[10],LFY基因不仅在拟南芥花转变前的叶原基上表达,而且在其整个营养性发育阶段也有表达[12]。 由于LFY基因的表达强度具有其时空性特点,因此柑橘的LFY同源基因在花芽中的表达强度与营养芽中的表达强度相比,明显偏高 [13]。开花诱导后,拟南芥LFY基因被激活,起初LFY mRNA在顶端花序分生组织的周边积累,然后在花原基进行强表达,接着在花发育过程中继续表达[5]。水稻的LFY同源基因表达与拟南芥中的LFY表达不同,水稻的LFY同源基因在发育中的圆锥花序上表达,但在以后出现的小花上不表达[14]。以上研究结果表明,LFY基因在不同植物上的表达水平是呈动态变化的。 2、成花各阶段中LFY基因的活动 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是花的分化。花的分化包括:花决定,营养性分生组织转变为花序分生组织,花序分生组织再转变为花分生组织,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活化下游花器官属性基因,花器官分化启动,花分生组织属性的保持和花分生组织属性逆转的防止等。 首先,LFY基因与其他诱导成花基因协同作用,对分生组织的营养性发育产生抑制作用。LFY基因在花转变前在叶原基上表达,当其活性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对叶原基的启动产生抑制作用,但对于更多的分生组织细胞用于花原基形成具有促进作用[15-16]。LFY基因与AP1基因发挥协同作用,对花序分生组织特性基因EMF的活性进行共同抑制,从而对花序分生组织向花分生组织的转变产生促进作用[17]。 目前,外界将LFY基因的关键作用定位为:作为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参与从花分生组织形成、正常功能的维持向防止花分生组织逆转的整个过程。LFY基因不仅促进花分生组织的形成和花分生组织属性的控制[5,18],而且参与维持花分生组织的正常功能[19]、成花启动[20]、防止花分生组织的逆转[21]。LFY基因作用于同样是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的AP1之前,AP1[22]基因是LFY的直接靶基因,LFY的表达早于任何可见的花器官启动[23]。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诸多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中,LFY基因处于较为关键的地位。 3、LFY基因与开花诱导途径 影响拟南芥的开花调控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是光照(光质、光强、日照长短)和温度,主要的内部影响因素是自主途径因子和赤霉素(GA)。 3.1 LFY基因与光周期途径(photoperiod response pathway) 日照长度(即光周期)是影响开花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光周期现象(photoperidism)是指植物对昼夜相对长度的反映。所谓光周期期诱导途径,也就是长日照途径,可以使光照时间信号与植物开花的启动相互联系。目前发现,在光周期途径中的主要调控基因有CONSTANS(CO)、CRY2/FHA、GIGANTEA(GI)、PHYA、EARLY BLOTING IN SHORT DAYS(EBS)、FT和FLOWERING LOCUS WA(FWA)等[
相关知识
LEAFY(LFY)基因在花发育网络调控中的研究进展.pdf
拟南芥LEAFY基因在花发育中的网络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
广州大学团队揭示LEAFY基因在大豆花器官发育中的重要性,助力农业生产新篇章
广州大学研究团队发现LEAFY基因调控大豆花器官发育,助力提升大豆产量与品质
SPL转录因子调控植物花发育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花发育的遗传调控
南京农业大学揭示豆科植物绿豆复叶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
菊花‘千手观音’LEAFY基因转录区基因组克隆和结构分析
文心兰花发育相关基因的cDNA
植物开花调控机制研究.pptx
网址: LEAFY(LFY)基因在花发育网络调控中研究进展.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24304.html
上一篇: 1.2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 |
下一篇: 指示性生物分类水污染指示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