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演讲人第一章种群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观看资料,了解常见的生态因子以及其中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2.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概述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的内容。3.通过积极思维、课堂讨论活动,认同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生态指示种生态指示种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能指示环境条件或其中某一因子的存在和特性的物种。早在1894年,生物学家梅里安(C.H.Merriam)就提出利用无脊椎动物和植物作为温度带的指示生物。植物经常被用作水和土壤等状况的指示生物,包括土壤指示植物、气候指示植物、矿物指示植物、环境污染指示植物、潜水指示植物等。土壤指示植物:芒箕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柏木为石灰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多种碱蓬是强盐渍化土壤的指示植物,葎草是富氮土壤的指示植物。气候指示植物:椰子树的开花是热带气候的标志。矿物指示植物:海洲香薷(rú)是铜矿脉的指示植物。环境污染指示植物:唐菖蒲的叶片边缘和尖端出现淡黄色片状伤斑,则说明空气中存在氟化氢污染。活动1:说出其中所记述的影响生态指示种的因素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每种生物种群都有一种或几种对它生存和繁殖有关键性影响的因子(关键性因子)。例如当某水体中的氧含量发生波动时,氧就会成为该水体中水生动物的关键性因子。关键性因子是如何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1913年,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V.E.Shelford,1877—1968)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他认为,任何生物的种群数量都会随着关键性因子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示意图
从图可看出,某种群数量随着某一关键性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在关键性因子最适区,生物最多;当关键性因子偏离最适区,生物不断减少;当关键性因子超过生物耐受范围时,生物将面临生存困难乃至死亡。
思考:
推理如果某种生物对温度这一关键性因子的耐受性区间是10~50℃,最适区为20~28℃,用温度作横坐标,画出该生物的耐受性曲线。分析:在上述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示意图中,横坐标“环境(关键性因子)”指的是什么呢?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
从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可以看出,任何生物的种群数量都会随着关键性因子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于种群来说,除了某些关键性因子外,还会受到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统称为生态因子。什么是生态因子?它们对种群有哪些影响呢?
对某个生物体而言,其周围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它的环境。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
生态因子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和水等,生物因素包括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竞争和共生。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
在任何生物的生存环境中都存在着很多生态因子,如果某种生态因子发生变化,在接近或超过生物体的耐受极限时,就会成为限制因子(limitingfactor)。在某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内,每种生物都有一定的最适区。例如,苹果和梨适宜在温带和亚热带种植;马尾松在长江流域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的地区,超过这个海拔高度则是黄山松的适宜生长区;马铃薯甲虫在25℃时食量最大,低于10℃时即停止进食;长江中的江豚不能像海豚那样耐受海水的盐度,它们只能生活在淡水中。总之,对某种生物而言,阳光、温度、水、土壤、空气、无机盐以及其他生物都可能对它们的生存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
活动2:学生分组讨论,分别结合实例讨论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并要求具体说出影响了生物的哪些方面,包括形态结构、具体的生理活动、繁殖或者生活习性等。然后每个小组推选1~2位同学参加交流,其他同学参与补充
水是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例如,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水母的含水量超过95%。
广泛分布于各地草原上的结缕草地下茎比较发达,是较好的草坪用草。有科学家发现,它的种群密度受水的影响很大。当土壤水分充足时,结缕草的正常生长不受限制,株高增高、种群密度增大;当土壤水分不足时,结缕草地上部分生长受到抑制,种群密度减小。
同样,水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空间分布及种群数量也有影响。例如,在干旱年份,澳洲鹦鹉就停止繁殖;羚羊幼仔的出生时间,正好是雨水充沛、植被茂盛的时期。
水对种群特征的影响
阳光对种群特征的影响不同波长的光对生物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大多数脊椎动物与人一样需要在可见光范围内生存。一些昆虫对红外光不敏感,但对紫外光敏感。昆虫对紫外光的这种趋光性已被用于诱杀农业害虫。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及形态结构的构成有重要作用。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适应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植物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蝙蝠
相关知识
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以温度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及其特征。
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pdf
施工期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性质和生态因子的反应是什么?
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特征的影响因子及研究
三峡水库运行影响中华鲟繁殖的生态水文学机制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有哪些?这些因子之间有何关系?
108国道(门头沟段)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自然与人为干扰对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两种沉水植物附着生物种群特征对水深的响应研究
网址: 1.2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24305.html
上一篇: 一周科技 |
下一篇: LEAFY(LFY)基因在花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