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中华鲟物种保护进展与关键任务
1.1 中华鲟物种资源现状
1.1.1 中华鲟生物学特征
1.1.2 中华鲟资源的状况
1.2 中华鲟物种保护进展与趋势
1.2.1 人工繁殖
1.2.2 人工放流及效果评价
1.2.3 亲鱼资源保护
1.2.4 种群生态与资源评估
1.2.5 种群遗传
1.3 中华鲟物种保护的关键任务
1.3.1 遗传多样性监测
1.3.2 建立人工种群
1.3.3 恢复和扩大自然繁殖规模
第二章 大坝的生态流量控制与物种保护
2.1 生态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2.1.1 生态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2.1.2 生态水文学的定义
2.1.3 生态水文学的研究步骤
2.2 生态水文学重要应用技术—生态需水量(生态流量)的研究与应用
2.3受水利工程影响的水生生物生态影响研究
第三章 三峡工程对中华鲟产卵繁殖的影响研究回顾及关键影响因子初步分析
3.1 葛洲坝工程概况
3.2 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影响分析
3.3 三峡工程概况
3.4 三峡工程对中华鲟资源产生影响的关键影响因子初步分析
3.4.1 下泄流量减少
3.4.2 水温变化
3.4.3 气体过饱和
3.4.4 产卵场地形变化
3.5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四章 葛洲坝修建前中华鲟产卵场生态水文学特征分析
4.1 引言
4.1.1 金沙江和长江上游自然地理概况
4.1.2 中华鲟主要产卵场分布
4.1.3 中华鲟天然产卵场江段河道特性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数据收集
4.2.2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中华鲟天然产卵场江段水位特性分析
4.3.2 产卵期流量要素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生态水文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与统计分析
5.2.2 频率曲线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产卵期水位特性分析
5.3.2 产卵期流量特性分析
5.3.3 与葛洲坝修建前天然产卵场水文、水动力条件对比分析
5.4 结论
第六章 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地形、水力学特征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产卵场流场水力学特征测量
6.2.2 中华鲟产卵对水力学条件的选择
6.3 结果
6.3.1 产卵场流场水力学特征测量
6.3.2 中华鲟产卵对水力学条件的选择
6.4 讨论与结论
6.4.1 产卵场流场水力学特征测量
6.4.2 中华鲟产卵对水力学条件的选择
6.4.3 分析方法及分析尺度的选择
6.4.4 实测流场的代表性
6.4.5 中华鲟对交配区水力条件的选择
第七章 三峡工程影响中华鲟产卵繁殖的生态水文学分析及保护对策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典型代表年的选择
7.2.2 影响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三峡工程典型调度方式下流量调节过程分析
7.3.2 三峡工程对中华鲟产卵繁殖生态水文学条件的影响分析
7.3.3 基于生态水文学特征的保护对策
7.3.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相关知识
再造一个“绿色三峡”
生态环保修复
疏花水柏枝通用12篇
守好三峡物种“基因库”
《长江保护法》要点解读十五:实施流域重点生物保护规划
入侵植物的繁殖策略以及对本土植物繁殖的影响
入侵植物的繁殖策略以及对本土植物繁殖的影响.pdf
三峡库区兴建全球最大的柑橘育苗基地
长江流域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碳排放生态调控的科学思考 (
网址: 三峡水库运行影响中华鲟繁殖的生态水文学机制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5260.html
上一篇: 兰州大学:探解黄河流域生态难题 |
下一篇: 环保作文 花朵的自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