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健脾、益胃、养心等功效,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酸甜可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具有很好的调理肠胃的作用,适合便秘和腹泻患者食用,那么,便秘、腹泻患者该如何食用苹果方可更好地发挥其调理肠胃的作用呢?
苹果具有止泻和通便的双重作用
苹果之所以有止泻和通便的双重作用,是因为苹果中含有鞣酸、果胶、膳食纤维等特殊物质,其中鞣酸具有收敛作用,它能减少肠道液体的分泌而使大便内水分减少,从而止泻。而果胶的“立场”则不是太坚定,未经加热的生果胶可软化大便,与膳食纤维共同起着通便的作用,而煮过的果胶则摇身一变,不仅具有吸收细菌和毒素的作用,而且还有收敛、止泻的功效
便秘者宜生吃,腹泻患者宜熟吃
备受便秘困扰的朋友应该适度多吃一些新鲜的苹果(每日早晚可空腹吃苹果1~2个),而腹泻的患者不妨把苹果煮熟了来吃。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果肉及果皮内均含有鞣酸,尤以果皮中含量更丰富,而果肉内,特别是近果皮处,果胶含量相对丰富。因此,在吃煮熟的苹果时,最好连皮一起吃,这样止泻的效果会好些。
临床实践证明,熟苹果比较适合单纯腹泻、神经性结肠炎患者服用,特别是对小儿单纯性腹泻患者效果更为理想。小儿单纯性腹泻时家长可先将苹果用开水洗净,放入沸水中煮5-8分钟,去皮,用勺刮成泥,每日4次,每次50克,一岁以下婴儿每次30克,日服3-4次。
也可取鲜苹果一个,洗净,加水3碗,煎煮成2碗,以汁浓为佳,每天一剂,代替果汁饮用。
如果腹泻是因为肠功能紊乱所导致,可把一个苹果(带皮)切成八九块,放入500~600毫升水,用小火煮。等苹果烂了,吃果肉、果皮,喝汤。每天早晚各吃一次。
用来止泻的熟苹果,建议连皮一起食用(在果皮清洗干净的前提下),且每次摄入的苹果量不宜过多,否则会产生腹胀,同时,在食用煮熟的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调味,否则易加重腹泻。
苹果被誉为“智慧果”、“记忆果”,特别适合儿童食用
苹果除了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外,还富含大脑必须的营养素,具有辅助增强儿童记忆力的功能,因此,苹果也获得了“智慧果”、“记忆果”的美誉。苹果中富含锌,锌是人体内许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缺锌可使大脑皮层边缘部海马区发育不良,影响记忆力,实验也证明,减少食物中的锌,幼童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受到影响。可见,苹果是孩子们的健康果。
(本文根据作者本人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改编而成,为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中医学博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在《生命时报》、《健康时报》、《北京青年报》、《健康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医学科普文稿6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