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海中学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和建议
作者:广州市南海中学“校园药用植物研究小组”
高一年级:林智健、蔡飞宇、何俊辉、劳锦荣
指导教师:钟慧娟
一、探究目的
两千多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医药方面从理论上到实践上均有较高的成就和独特的创
造。踏进现代社会,我国至今发现可供防治疾病的药用植物超过13000种,中草药的功
效已经越来越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同。同时,世界对药用植物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在我国,由于土地资源广阔,药用植物的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为此,各地
总结经验,出版了许多有关中草药的书籍。就广东省来讲,有《广东中草药》、《常用中
草药手册》、《湛江中草药》、《汕头中草药》等等。
我校占地面积近40亩。在这个面积不大的校园里生长着各种各样植物,这些植物
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美化、绿化、净化了校园。校园中一部分
植物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我们希望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把校园内的药用植物资源发
掘出来,并结合日常生活的例子编成校本教材,在师生中甚至向各街道社区加以推广,
让更多的人能认识身边的药用植物并加以利用。
二、探究意义
1.巩固生物教材中的植物学知识,如植物分类知识等。
2.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实践探讨,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学会如何收集和处理有关资料,并初步掌握
科学研究的方法。
4.本次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综合运
用知识的能力。同时,由于研究的地点是本校,还激发了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适应
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5.我们希望,本次研究统计成果不仅对于日常生活起到一定帮助作用,而且对于研究
广州市区常见药用植物资源起到启发作用。
三、探究内容与方法
(一)探究内容
1.了解我校常见药用植物的名称、分类、识别特征、生长环境、学校分布、药用
部位、主治功能等。
1
2.对调查出来的药用植物按照其药用价值进行归纳、分类、整理。
(二)探究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采用分组调查、实践研究、专家访问、查找书籍、查找网络等方法。
四、研究步骤与过程
(一)组员分工
1.总负责:蔡飞宇
2.调查校园药用植物:全部组员
3.利用计算机上网查找资料:林智健
4.利用有关书籍查找资料:何俊辉
5.对药用植物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劳锦荣
(二)开展调查研究过程(需时4个月)
1.初步了解校园植物(需时2周)
(1)师生走遍校园,细心观察校园植物,初步了解校园植物的分布及分类情况。
(2)师生一起在原有挂牌植物的基础上,对于未挂牌的植物(主要是草本植物)进行
详细调查、分析,筛选出常见的药用植物类型。
2.多渠道查找有关资料(需时1个月)
(1)在教师指导下,全体组员把前期得到的药用植物知识作初步归纳总结。
(2)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书籍等方法,初步确定各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名称、分类、
识别特征、生长环境、学校分布、药用部位、主治功能等。
(3)指导学生对于某些仍未能确定的药用植物,通过访问专家、电子邮件等各种方法
进行最后确定。
3.整理资料、总结(需时1个月)
(1)学生把各种药用植物按照其主要药用价值进行归纳、分类。
(2)师生共同努力,把有关结果最终整理写成论文。
4.教师对研究成果的评价(需时1个月)
教师对组员的研究性成果进行评价,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及有关科研成果,同时指
出不足之处及提出改进办法。
五、探究成果介绍
根据初步调查、考证、分类,校园内常见的药用植物约有30种,占校园植物种数
的三分之一左右。按照功效的不同分类如下:
2
主要药用功效药用植物种类
(种)
解表类4
清热解毒类
相关知识
研究性学习南海中学药用植物调查建议(有图版).pdf
食品添加剂研究性学习报告
浅谈《花卉》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pdf 全文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总结(精选7篇)
高中生命科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
蕨类植物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
2016蕨类植物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doc
求问研究性学习报告调查背景关于“花的分类知多少” 爱问知识人
桉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研究性学习——花种类及其花语研究
网址: 研究性学习南海中学药用植物调查建议(有图版).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34384.html
| 上一篇: 珍稀药用植物经典案例.ppt | 下一篇: 花药形态与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