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一定分布区域或工程意义上具有特殊成分、状态和结构特征的土称特殊性土. 黄土 红粘土 软土(包括淤泥和淤泥质土) 冻土 膨胀土 盐渍土 混合土 填土 污染土;二、特殊土的分布;一、淤泥类土(软土) (一)形成条件和成分结构特点 淤泥类土是指在水流缓慢、不通畅、缺氧和饱水的环境中沉积,有微生物参与作用的条件下,含较多的有机质,疏松软弱的土。 ;当土中有机质含量[5%,10%],称有机质土; 当有机质含量(10%,60%]时称泥炭质土; 当有机质含量(60%,)时,称泥炭。 泥炭是未充分分解的植物遗体堆积而成的一种高有机土,呈深褐-黑色。其含水量极高,压缩性很大且不均匀,往往以夹层或透镜体构造存在于一般粘性土或淤泥质土层中,对工程极为不利。;软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点: 1.粒度上主要是粘粒和部分粉粒。 2.含大量粘土矿物和部分石英、长石、云母;有机质含量较多(5%~15%)。 3.呈灰、灰绿和灰黑等暗淡的颜色,污染手指并有臭味。 4.结构常为蜂窝状、疏松多孔,定向排列明显、层理较发育,常具薄层状构造。; 我国淤泥类土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沿海沉积淤泥类土;一类是内陆和山区湖盆地及山前谷地沉积的淤泥类土。 沿海沉积的淤泥类土,分布较稳定,厚度较大,土质较疏松软弱;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 1.泻湖相沉积 2.溺湖相沉积 3.滨海相沉积 4.三角洲相沉积 分布在内陆平原区地淤泥类土主要有:(1)湖泊(2)河漫滩(3)牛轭湖 ; 河漫滩相沉积物: 一般为粘性土,有时有粉土和粉、细砂夹层,土层厚度较大,分布也较稳定。; 牛轭湖相 是由含有大量有机质的粘性土和粉、细砂组成的,并常有泥炭层分布,土层的工程性质较差,也较复杂。;(二)工程地质性质的基本特点 1、高孔隙比、饱水、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 孔隙比常见值为1.0~2.0; 液限一般为40%~60%; 饱和度一般90%; 天然含水率多为50~70%。 未扰动时,处于软塑状态,一经扰动,结构破坏,处于流动状态。 2、透水性极弱:一般垂直方向的渗透系数较水平方向小。 3、高压缩性:a1~2一般为0.7~1.5Mpa-1,且随天然含水率 的增大而增大。;4、抗剪强度很低,且与加荷速度和排水固结条件有关 不排水:三轴快剪,0o左右;直剪,2o~5o,c=0.02Mpa; 在排水条件下,抗剪强度随固结程度提高而增大,固结 快剪的10o~15o,c=0.02Mpa。 5、较显著的触变性和蠕变性 ;二、黄土 ;1、分布与特征 作为湿陷性土的典型代表——黄土,在全世界的分布比较广泛的,据某些学者估计,黄土的覆盖面积在整个欧洲约占10%,亚洲约占30%; 我国黄土分布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湿陷性的约为43万平方公里。 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的甘肃、陕西、晋、宁、河南、青海等省区。地理位置属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地带。其物质主要来源于沙漠与戈壁。;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固有特征有: 1)黄色、褐黄色、灰黄色; 2)粒度成分以粉土颗粒(0.05~0.005mm)为主,约占60%; 3)孔隙比e一般在1.0左右,或更大; 4)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类:重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 5)具垂直节理; 6)一般具肉眼可见的大孔。;湿陷黄土的工程特征: 1)塑性较弱; 2)含水较少; 3)压实程度很差,孔隙较大; 4)抗水性弱,遇水强烈崩解,膨胀量较小,但失水收缩量较明显; 5)透水性较强; 6)压缩中等,抗剪强度较高。;2、成因 我国黄土的粒度成分具有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的规律,并可大致分三个弧形带。 从物质的主导来源而言,应认为绝大部分黄土是风成的。 3、地质年代 黄土在整个第四纪的各个世中均有堆积,而各世中黄土由于堆积年代长短不一,上覆土层厚度不一,其工程性质不一。 一般黄土(全新世早期~晚更新期)与新近堆积黄土(全新世近期)具有湿陷性。 而比上两者堆积时代更老的黄土,通常不具湿陷性。 ;4、湿陷性评价 在黄土地区勘察中,湿陷性评价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设计措施的采取。 黄土的湿陷性计算与评价,按一般的工作次序,其内容主要有: (1)判别湿陷性与非湿陷性黄土; (2)判别
相关知识
第四章 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概要
特殊土工程地质—冻土(工程地质课件).pptx
岩土工程知识冲积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秭归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践
关于工程地质实习心得
2021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花卉学第四章概要.ppt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工程地质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网址: 第四章 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概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36734.html
| 上一篇: 我国主要特殊土的类型有( )。 |
下一篇: 如何养护富贵竹才能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