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赏自然、玩压花——压花扇子课程”,20个亲子家庭参加活动,有多年从事自然教育与公众教育经验的科普老师带领大家走进压花艺术的神秘殿堂。
华南植物园正门聚集了大小朋友,细细聆听科普老师讲解关于环保、低碳、节能的小知识,这也是此次课程的主旨——压花材料取之于天然花草,以自然的材料表达出自然的韵味。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听着,发挥想象力,讨论日常环保的小措施。
在环保小知识讲堂上,老师带给孩子们天然的小玩具——一片小树叶,把树叶放到唇边,轻轻地吹出清澈的哨声,随着老师变换叶子的卷法,哨声忽高忽低,或清澈或低沉,引得小朋友们纷纷效仿。一时间,吹叶片发出的哨声与小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形成和睦的乐章。
大家踏上了自然赏识课的旅程,沿路上遇到叶如飞羽的落羽杉,它身边环绕着一个个低矮的呼吸根,犹如白雪公主身边环绕着一群小矮人。科普老师介绍,这些呼吸根都是落羽杉伸出水面呼吸的“鼻子”。落羽杉周边种植着水杉、池杉等秋色叶乔木。穿过树林大家来到“独木成林”美丽枕果榕旁,最吸引大家目光的既不是树上满满的橙黄色果实,也不是五人不能合抱的树干,而是那一束束从树干延伸下来的须根。悬垂的须根满满长至地面,入土的成为支柱根,加强了大树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这就是“独木成林”的奥秘。
大家进入棕榈园,科普老师讲解了叶能编织蒲扇的蒲葵;树身有圈圈托叶环痕的假槟榔树;花序能压榨出上百斤糖的砂糖椰子;身被微毒白粉霸王榈等棕榈科植物。在美丽针葵下的一片蕨类植物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它是压花课的主材之一——铁线蕨。蕨类植物的前世今生,从侏罗纪时代的起源到现今蕨类植物的品种,令大家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室内课程的第一个环节由老师介绍压花艺术的起源,行业发展现状。压花来源于植物标本,由意大利植物学家开始有系统地整理植物标本,分类后呈现艺术的风格,并编辑成书。19世纪后半叶,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时代,压花艺术到达新的高潮。和插花艺术一样,压花成为宫廷贵妇人自娱自乐的上流社会活动。自此以后压花艺术传遍全球,形成新派的艺术学科。
科普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新鲜的龙船花和铁线蕨,以这两种素材为例子,了解花、叶的形态和常识以及压花常用工具和仪器使用方法。理论课后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卡通压花扇子制作课。由老师在投影上演示制作步骤,小朋友选取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进行扇面制作。
在家长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用压干的叶子素材或花瓣素材剪裁出萌哒哒的卡通人物,然后把卡通人物粘贴在上好背景颜色的扇面上。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小朋友更是为卡通人物的背景增加白云彩虹等图案,令扇子更具生活气息。扇面卡通人物粘贴好后,家长和小朋友们结合之前自然导赏课的所见所闻,为卡通人物制作出大树草坪等配景图案。有小朋友以压花的花瓣别出心裁的在卡通人物周围贴满了各色小花。
在小朋友制作压花扇面的间隙,老师分批带领家长和孩子,以新鲜的龙船花为材料体验微波炉压花工艺。龙船花为单瓣花,可以整个花朵进行压制。老师指导家长将龙船花剪去花柄,整体地排放在吸水纸上,再用压花版轻轻压实,放到微波炉内分加热。数分钟后,家长和孩子们拿到亲手制作的龙船花干花。
孩子们描述着自己发现的自然之美和如何把自己发现的美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上,每个孩子观察到的自然之美都不一样,但都是纯朴的,独特的。只要静下心来细细观察身边景物,处处都是自然之美。
自然导赏
观察植物
理论课学习
剪裁花瓣树叶
拼贴图画
相关知识
课程 | 花艺创作:植物压花课程
花卉科普系列活动普及压花艺术
识花、寻鸟、科普市集……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系列科普活动
压花艺术课程特色和教学改革思考.doc
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公众科学日暨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系列科普活动
舌尖上的冬令营 ——自然博物研学(初级·木棉树班)
辰山植物园《植汇星球》樱花季特别课程发来春日邀约
点亮烛光 喜见花开丨压花蜡烛课程回顾
自然笔记课程招募|奇妙的兰花
春节赏兰去大园!华南国家植物园2024新春珍奇兰花展开锣
网址: 华南植物园“自然的艺术灵感”压花科普课程开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3979.html
上一篇: 【健康教育】插花是一种艺术,让我 |
下一篇: 一场自然与心灵的碰撞 ——生命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