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点沙成坝”惠及民生 科技赋能水利扶贫——甘肃古浪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落地见效

“点沙成坝”惠及民生 科技赋能水利扶贫——甘肃古浪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落地见效

甘肃古浪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4号调蓄水池航拍图

近日,甘肃农业大学寒区水工结构及岩土工程团队依托“甘肃古浪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在风积沙筑坝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系列成果成功应用于工程,实现“点沙成坝”,保障了这一扶贫民生工程建成,也为西北同类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是当地扶贫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建成后将成为区域“水命脉”。但工程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风积沙因颗粒散、粘聚力差、易液化,被视为基建“禁区”。

2020年5月,相关研究项目立项,团队师生在许健教授带领下以库容150万立方米的4号蓄水池为核心研究对象,聚焦风积沙改良、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攻关。通过数百次试验,团队确定掺入适量粉土和水泥的低成本改良方案,有效解决了风积沙“散、脆、渗”问题;施工中创新采用“分层铺料、静碾振碾结合”工艺,并动态优化施工方案,突破技术瓶颈。

如今,4号蓄水池已投用,清澈水源输送至移民区田间地头与农户家中,彻底扭转用水紧张局面。“以前浇地要排队,现在打开阀门就行,收成更有保障了。”当地种植户欣喜地说。工程提升了移民区灌溉保证率,带动近千户家庭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

风积沙从“绊脚石”变“新材料”,是科技驱动发展的生动体现。许健教授表示,团队将进一步完善技术,未来有望在更多干旱沙区推广,为破解特殊地质基建难题、服务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贡献力量。

记者 孟夏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知识

甘肃疏勒河数字孪生灌区建设落地落实——精准灌溉 高效管理
武威古浪:城市添绿肺 花开八步沙
从“风沙口”到“绿屏障”——高台县北部滩“点沙成绿”的生态逆袭
花滩子水库畔 天桥移民安置点场坪完成80% ~
铜仁:以水网为笔 写秀美黔东
四川省盐源县老沟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花滩子水库工程导流隧洞提前贯通
[扶贫词条]生态修复工程
甘肃省古浪县:从沙丘连绵到草木丛生——压沙造林,草原禁牧,扎实开展国土绿化
2025年“一二三四五”施工图来了

网址: “点沙成坝”惠及民生 科技赋能水利扶贫——甘肃古浪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落地见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645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高舜禮:武當山旅遊轉型創新之我見
下一篇: 甘肃古浪:源源不断黄河水滋养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