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发现非遗之美》——井陉拉花

《发现非遗之美》——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井陉拉花是河北省井陉县的传统舞蹈。它起源于明清,是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传统井陉拉花表现内容主要有《六合同春》、《卖绒线》、《盼五更》、《下关东》等。

"拉花"是由一个叫"拉花"的村姑根据自己的爱情生活经历编成的舞蹈,并以其名而命名的。庄旺拉花"货郎担"中这种意味就很浓,他的歌曲"货郎谣"与其所表现的内容就很协调。

此说在横涧一带最为流行。传说,该村有一名叫杨名举的人,明朝万历时在河南任西华县县令,任满路过牡丹胜地洛阳时,将数簇牡丹带回,在以本村老君庙内以"花王"敬神。从此每到花开季节,总吸引许多男男女女前往观看。为纪念牡丹在井陉扎根这件喜事,一些民间艺人将其编为舞蹈。因当时交通不方便,在近千里的路途中,牡丹花的迁移只能用人力拉运,故取名为"拉花"。这样演员就出现了身背花、头插花、脸画花、肩挑花的无处不花的装束和与拉有密切关系的前倾、落步、撇脚的舞步姿态。至今艺人任持有"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的说法。

十年九旱的井陉,以及连年的战乱,迫使百姓们携儿带女背井离乡逃荒在外,他们在大街上边走边唱、述说苦情、乞求施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有定性的乞讨形式--"拉荒"。时下,仍可在一些老艺人中收集到一些"拉荒"中的传说趣闻。因"花"与"荒"为地方谐音,故称"拉花"。

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的西陲,东距省会40公里。传统井陉拉花有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动律,以"花瓶"、"花伞"、"彩扇"、"霸王鞭"、"太平板"等为主要表演道具,加之可称为独立乐种的拉花音乐伴奏,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特色,可谓风格独特,美不胜收。它舞姿健美、舒展有方、屈伸有度、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壮、凄婉、眷恋、欢悦等情绪,表演人数不等。拉花道具内涵丰富,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象征风调雨顺;包袱象征丰衣足食;太平板象征四季平安;霸王鞭象征文治武功;花瓶象征平安美满等等。

从师承关系看,"拉花"在井陉流传到现在,主要是以祖传孙、父传子侄的传统保守方式。如庄旺老艺人李树芳(1909-1989)11岁跟当时就已是古稀之年的李梅小学习"拉花",他又将技艺传给孙女巧玲、爱玲等。其他"拉花"大体与庄旺相同。近年来,井陉拉花各流派拉花老艺人相继谢世,大量拉花技艺不能真传实教,使拉花濒临危机。

(责任编辑/姚泽民)

相关知识

非遗中国:井陉拉花
舞动太行,传承非遗——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23级井陉拉花比赛
井陉拉花遍地开 魅力非遗贺春来
申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成功!石家庄井陉万人拉花扭起来! 牛起来!
井陉拉花
石家庄井陉“古老舞步”踏响时代节拍
【长沙市】棕编绽放“非遗之花”
招募非遗传承人共绘东方之美,“拾光之花”非遗焕新公益计划正式启动
绒花绽放非遗之美
美哉东方时光之花——非遗创新设计比赛

网址: 《发现非遗之美》——井陉拉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4845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晋韵流响 薪火相传 ——戏曲传承
下一篇: Angew. Chem.:刺激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