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流行原因探析及综合防治对策
夏莲蕊1
(1.河南省社旗县农业局
魏德永2
杜学云2
社旗473300)
社旗473300;2.河南省社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小麦赤霉病是社旗县小麦田主要的流行性病害之一,每年都给该县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流行与蔓延,特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发行流行因素,总结出一套防治措施。
关键词:社旗;小麦赤霉病;原因;防治技术
社旗县地处豫西南南阳盆地东缘,属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暖湿交会的季风气候,常年种植小麦
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1.2品种抗性差
近些年社旗县主要的小麦当家品种为矮抗58、
93.5万亩左右。小麦赤霉病是社旗县小麦主要的流
行性病害之一,每年都给该县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近3年来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600万元以上。为探讨该病害发生流行因素及对其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我们近几年来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防治试验,现总结如下。
衡观35、濮麦9号、西农979、予麦49-198等,对赤霉病都没有明显的抗性,而且近三四年来品种布局变化不大,同时品种多、乱、杂,使各小麦田品种均易感病。
1.3菌源充足
小麦赤霉病又名烂麦头、麦穗枯。该病由多种镰
1
1.1
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因素
农业生态环境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水肥条件改善,特别是秸
刀菌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小麦赤霉病菌源是赤霉病的初次侵染来源,在菌源量较少时,它与该病的病情呈一定的正相关性。社旗县小麦赤霉病菌主要在玉米秸秆上越冬,早春形成子囊壳,在小麦齐穗至扬花灌浆期,在遇到2~3天阴雨或灌水田间、大雾
秆还田面积逐年扩大,大量病残体残留于麦田之中,为赤霉病的流行提供了充足的菌源基数。此外,小麦生产中水肥条件的改善及种植密度的增加,均有利
作者简介:夏莲蕊(1969-),女,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作物高产创建及农经管理工作。电话:13598264382;E-mail:sqnj-101@http://www.wendangxiazai.com
壤,用量为60~90ml/亩,重病地块小麦播种前采用焦木酸原液或1:4的稀释液处理土壤。由于小麦黄花叶病毒侵染小麦根系需要一定的水分,所以治理好内外沟渠,降低田间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巧艳,陈剑平.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生物学特性初探[J].浙江农业学报,2005,17(3)155-157.
[2]赵立尚,潘正茂,等.小麦黄花叶病的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2,2(2):1-2.
[3]王宏臣,王守国,等.小麦黄花叶病综合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8):78.
-
相关知识
小麦黄花叶病的发生及防治
小麦黄花叶病怎么办?小麦黄花叶病有效防治技巧
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方法,小麦黄花叶病用什么药
选用抗病品种防治小麦黄花叶病
小麦黄花叶病主要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及防治
小麦黄花叶病的扩展新发现及防治探究
一分钟了解小麦黄花叶病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发展与防治
注意查治小麦黄花叶病
网址: 小麦黄花叶病的发生及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0976.html
| 上一篇: 6种原因可导致小麦旗叶干尖发黄, | 下一篇: 小麦黄花叶病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