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水稻“褐变穗”防治措施分析

水稻“褐变穗”防治措施分析

水稻“褐变穗”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它由交链孢霉菌和附球霉菌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水稻抽穗后不久,表现为谷粒内颖出现褐色斑点或变褐,严重时甚至变成黑褐色。这种病害不仅会影响水稻的产量,还会显著降低大米的质量,因此,了解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一、水稻“褐变穗”产生的主要原因

1. 田间致病菌源的积累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收割和秸秆还田面积的扩大,田间的稻秆上积累了大量病菌。此外,堤埂上的杂草被割后就地放置,这增加了田间病菌的密度,从而导致病菌在田间不断积累,成为引发“褐变穗”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感病品种连续大面积种植

水稻品种繁多,如果连续多年种植同一品种,品种的抗病性会逐渐下降,病菌的传播机会增多,这为“褐变穗”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3. 施肥不当

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水稻生长旺盛,贪青晚熟,从而使水稻更易遭受病害侵袭。如果钾肥和硅肥的施用量不足,则会进一步削弱水稻的抗病能力,使其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4. 天气因素

水稻“褐变穗”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此时正值高温季节。高温不仅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扩散,还会导致水稻生长加快,从而增加病害的发生几率。

二、水稻“褐变穗”的防治方法

防治配方

针对水稻“褐变穗”,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药剂进行综合防治:

– 稻瘟灵(5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
– 春雷霉素(50%春雷霉素水剂)
– 井冈霉素(20%井冈霉素水剂)
– 拿敌稳(5%拿敌稳可湿性粉剂)
– 多抗霉素(25%多抗霉素水剂)

这些药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能够有效抑制病菌的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

施药方法

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使用上述药剂进行茎叶喷雾防治。具体操作如下:

– 使用弥雾机或喷雾器,按照每亩地3%多抗霉素80-100毫升的比例配制药液;
– 在早上8点之前或下午4点之后喷药,避开高温时段,以保证药效;
– 确保均匀覆盖植株,特别是叶片背面,以便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三、注意事项

在实施防治措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避开高温时段喷药,以减少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注意观察田间病害的发展情况,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 调整施肥策略,避免过度依赖氮肥,合理搭配钾肥和硅肥的施用;
–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现象,有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褐变穗”的发生,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丰收。同时,了解病害产生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更加科学地应对此类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关知识

水稻“褐变穗”防治措施分析
水稻褐变穗病的发生症状 防治方法
果蔬褐变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水稻稻瘟病综合高效防治措施
水稻夏季病虫怎么防治?科学防治水稻夏季病虫
水稻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监测预警?
水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根结线虫病如何防治?
第五章 水稻病害的发生与防治.pptx

网址: 水稻“褐变穗”防治措施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105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小麦著名品种
下一篇: 小麦病虫害高清图及不同时期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