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周末食养 | 芭蕉花:食疗方三则,助你夏日“清热利湿”

周末食养 | 芭蕉花:食疗方三则,助你夏日“清热利湿”

《周末食养》栏目,聚焦昆明本地特色食材与中医药文化精髓。依循季节变换与节气更迭,邀中医专家解读养生要点,呈献简易药膳良方及暖心小贴士。为关注健康的市民开启一场滇味食疗养生之旅。于一羹一汤间,体悟中医药膳的神奇功效,提升健康养生认知,让滇味食疗的温暖与智慧,滋养您的生活,守护您的安康。

第18篇

芭蕉花

云南的热带雨林中,一簇簇紫红的芭蕉花垂挂于蕉叶间,它既是傣家餐桌上的风味至宝,亦是中医典籍中的疗愈良方。《滇南本草》中便记载其为“化痰软坚、调和气血”的食疗佳品。

当地人将芭蕉花嫩花心与猪心同炖治心痛,与猪肺共煮疗肺疾,以蕉叶包裹蒸制以解暑湿,芭蕉花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其兼具辛香开胃与清润解毒的双重禀赋。

传统医学

辛凉相济,通调三焦

中医强调其“以通为补”的特性:辛味发散湿浊,凉性清解内热,特别适合调理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湿热郁结体质,既能化解暑湿困脾之腻,又可疏通气血运行之滞。

理气化痰:《日华子诸家本草》记载其可治“胸痹怔忡”,通过辛味宣散肺胃郁气,化解痰湿积聚,适用于现代人常见的胃胀反酸、胸闷痰多。

散瘀通经:傣族民间常用芭蕉花煮猪心治疗心绞痛,其活血之力可疏通心脉瘀阻;所含维生素B6能安定神经,缓解经期焦躁与痛经。

平肝清热: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可平抑肝火,改善头晕目眩,尤宜于高血压人群配伍使用。

现代健康

活性成分的协同效应

2025年《亚洲食品科学》研究指出,芭蕉花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抑制率达43%,印证其传统治疗胃痛的功效。

代谢调节矩阵:含丰富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维生素B6含量突出,参与5羟色胺合成,缓解焦虑。

抗炎抗氧化:黄酮类与多酚物质可抑制COX2炎症因子,对风湿性关节炎、胃肠溃疡有辅助疗效。

电解质平衡:钾含量达330毫克/100克,与钠形成天然配比,适合夏季补钾防暑。

蛋白协同增效:与猪肉、鸡蛋同烹时,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互补,提高氨基酸利用率。

/ Recommended Recipes

芭蕉花猪心汤(养心通脉)

配方:

芭蕉花250克、猪心1个、丹参10克

制法:

猪心剖开焯水,与芭蕉花、丹参文火炖2小时,去药渣饮汤食肉。

功效:

改善心血瘀阻型心绞痛,辅治心律不齐。

傣味包蒸芭蕉花(祛湿健脾)

配方:

嫩蕉花300克、瘦猪肉末100克、香茅草5克、芭蕉叶

制法:

蕉花切碎盐渍去涩,与肉末、香茅拌匀,芭蕉叶包裹蒸30分钟。

功效:

香茅挥发油增强祛湿功效,叶绿素促进毒素代谢。

素炒芭蕉花(清肝开胃)

配方:

蕉花200克、青花椒10粒、树番茄酱

制法:

蕉花焯水后急火快炒,起锅前淋树番茄酱增酸提鲜。

功效:

搭配普洱茶,形成“酸敛辛散”的味觉平衡。

食用小贴士

宜:

申时(15-17点)食用,顺应膀胱经排毒时段;

湿热体质者每周2-3次,每次100-150克;

搭配温性香料(如草果、姜片)中和寒性;

优先选择未完全绽放的淡黄色花苞,活性成分更高。

●‌忌:

便溏腹泻者禁用,粗纤维可能加重症状;

忌与羊肉、鲫鱼同食,易致湿热蕴结;

阴虚火旺者慎用,或配伍麦冬、石斛滋阴;

烹饪时务必盐渍揉搓去涩,避免草酸刺激胃肠。

相关知识

五款鲜花食疗方助你清热润肺
木棉花清热祛湿解毒食疗方
黄豆芽这样食用是可以清热利湿
木棉花茶清热利湿夏日饮花茶解暑又生津
秋季就吃这朵花 可清热祛湿抗早衰
茉莉不止能泡茶 春食茉莉清热利湿
送你一朵小红花,助你祛湿又健康
春天吃木棉花,清热利湿,最清大肠湿热
中医推荐清热解毒药膳5方荷叶利湿止泻
谷雨时节:吃花健脾化湿

网址: 周末食养 | 芭蕉花:食疗方三则,助你夏日“清热利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54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天湖山 茉莉花茶 250g
下一篇: 芭蕉花:食疗方三则,助你夏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