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
第29卷第2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
Vol.29No.2Mar.2008
2008年3月
我国蓝莓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王
辉1,王鹏云1,王
蜀2,曾
艳1
(1.云南省昆明农业气象试验站,云南昆明650228;2.云南昆明市茶桑果站,昆明650034)
摘要:蓝莓是一种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具独特保健作用的果树。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蓝莓的发展状况,介绍了蓝莓在栽培与管理方面的技术要点以及我国发展蓝莓的优势条件,对我国发展蓝莓的前景进行讨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蓝莓;栽培;产业化中图分类号:S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75(2008)02-0250-04
DevelopmentStatusandProspectofBlueberryinChina
WANGHui1,WANGPeng-yun1,WANGShu2,ZENGYan1
(1.KunmingAgrometeorologicalStationofYunnanProvince,Kunming,Yunan650228,China;
2.Tea-mulberry-fruitStationofKunming,Kunming,Yunan650034,China)
Abstract:Blueberryhashigheconomicworth,developmentpotentialandspecialhealthfunction.ThispapersummarizedblueberrydevelopmentstatusinChina.CultivationandmanagementtechniquesandadvantagesoftheblueberrydevelopmentinChinaareintroduced.TheprospectsfortheblueberrydevelopmentinChinaarediscussed,andputforwardsomecorrespondingsuggestionsforblueberrydevelopmentinChina.Keywords:blueberry;cultivation;industrialization;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橘、蓝浆果,属杜鹃花科(Eri-(Vaccinioideae)越桔属(Vacciniodeae)植物,caceae)越桔亚科
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我国已知有91种28个变洲。该属植物在全世界有450种[1]。种,南北方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区是西南、华南及东北地(V.angustifoli-区。目前,商业栽培的蓝莓品种主要分为矮灌
(V.um)、半高灌(V.angustifolium×V.corymbosum)、高灌(V.ashei)蓝莓四大类型。近几年高灌蓝corymbosum)和兔眼
莓类群中又分成“南方高灌”和“北方高灌”两个亚类群[2]。蓝莓果实含有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明目及抗癌等独特功效物质,因此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3]。
蓝莓栽培历史不到100年,最早始于美国。1906年美国人考夫莱(F.V.Coville)首先开始野生蓝莓的选种工作,经过30多年的选种选育,1937年他将选育出的15个蓝莓品种首次进行商业性栽培。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选育出适合各地气候条件栽培的优良品种100多个,形成了美国南部、东部、北继美国之后,荷兰、加拿大、德国、波兰、澳部各洲蓝莓产区[2,-4]。
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竞相引种栽培,根据自己国家的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蓝莓研究和栽培工作,并相继进入商业性栽培和生产阶段[2,5]。我国从1983年也开始了蓝莓引种和栽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1,6 ̄10]。
地品种、适应性、栽培管理技术等进行系统研究,加之口味、理条件等因素影响,蓝莓未作为水果广泛种植和利用,野生笃斯蓝莓的驯化与改良工作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国内对蓝莓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农业大学郝瑞教授最先对长白山地区的野生笃斯蓝莓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11]。
1983年吉林农大李亚东教授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蓝莓引种栽
培工作,1995年,初步选出适宜长白山区栽培的蓝莓优良品种4个,同时,对蓝莓栽培技术、土壤改良工作等也做了大量研究,开始推广;并在1997年,从美国、加拿大、芬兰、德国引入抗寒、丰产的蓝莓优良品种70余个,其中包括高灌蓝莓、半高灌蓝莓、矮灌蓝莓、兔眼蓝莓等四大类型。1999年,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与日本的环球贸易公司合作,在我国开展了蓝莓的产业化生产栽培工作;此外,还通过技术支持和自主发展,在辽宁省的沿海地区和吉林省的长白山区建立了总计200hm2的蓝莓产业化生产基地[7,12 ̄13]。继吉林农大之后,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所于1988年也开始从美国引种蓝莓进行栽培研究,筛选出适合我国南方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14]
从2000年开始,辽宁、山东、黑龙江、北京、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相继对蓝莓进行引种试栽。到2006年为止,蓝莓种植已经遍布全国多个省市,总面积已近千公顷,发展速度相当快。吉林、辽宁、山东、浙江、贵州等省发展尤为迅速,在短短5年间种植面积增长了近6~10倍,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9,10]。
种植历史,已初步解决诸我国蓝莓已有20多年的研究、
如品种、栽培、育苗等技术问题,为我国蓝莓产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然而,我国与国外蓝莓主产地相比仍存在着很大差
1我国蓝莓栽培的发展状况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东北出产的笃斯蓝莓(Vaccini-
umuliginosumL.)已被开发利用于造酒,由于没有对蓝莓的
基金项目:2007年昆明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蓝莓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资助.作者简介:王辉(1982-),男,江苏泗洪人,硕士,研究方向:气候、土壤资源与GIS.收稿日期:2007-11-09;修回日期:2008-01-23
相关知识
我国兰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doc
我国盆景发展现状及前景 国外盆景
湖北省蓝莓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园林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阳光玫瑰葡萄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莲藕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2021莲藕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蓝莓产业发展呈现六大态势 2023年中国蓝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2022驱蚊用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1花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1花生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网址: 我国蓝莓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6626.html
| 上一篇: 2024年中国蓝莓产业发展报告 |
下一篇: 蓝莓产业潜力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