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肺胀中医护理常规

肺胀中医护理常规

抬头.jpg

因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所致,以胸中胀满,喘咳上气,动后尤显,甚者面色,唇舌发绀,心慌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涉及心,脾,肾。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可参照本病的护理。常见证型有外感内饮,痰热蕴肺,痰浊夹淤,痰蒙神窍,肺脾两虚,肺肾两虚,阳虚水泛。相当于西医学的肺气肿合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等。

【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疾病  

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胀满,憋闷如塞。

2、全身症状 

神疲乏力,发热,危风,下肢浮肿,紫绀。

3、心系症状

胸闷,心悸。

4、神经系统症状  

多表现为神志恍惚,表情淡漠,谵妄,烦躁不安,嗜睡甚或昏迷,抽搐。

【临证护理】

1、外寒内饮  

咳嗽,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或有恶寒发热,头痛,头面部浮肿等,舌苔白滑,脉浮者。(1)恶寒重者可饮姜糖水,葱白糖水以祛风散寒。(2)咳剧者,可饮用热梨汁,枇杷汁,止咳水等以止咳化痰。(3)遵医嘱予穴位敷贴双定喘,双肺俞,心俞,膈俞。

2、痰热蕴肺 

喘息气粗,胸满,痰黄或白,粘稠难咳,或有发热,微恶寒,口干,馊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1)咳嗽甚,咯痰不畅者可按医嘱予清热止咳化痰药物如痰热清或清开灵雾化吸入,或配合穴位敷贴双丰隆以清热化痰。

(2)气喘痰多者早晚予香蕉漱口液漱口。

(3)便秘者予穴位敷贴神阙穴,或配以中药灌肠通腑泄热以降肺平喘。

(4)口干舌燥者饮梨汁,白茅根竹蔗水,萝卜汁,白藕汁,以生津润燥。

(5)痰中带血,可服用三七粉,白及粉。

3、痰浊阻肺

咳嗽痰多,质粘色易咯出,胸闷,甚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1)气喘痰多者可予穴位敷贴双定喘,双肺俞,天突穴。(2)注意劳逸结合,不宜思虑过度,以免伤脾生痰。(3)恶心呕吐者食物中加用姜汁以止呕,饮食宜少量多餐。

4、痰浊夹淤证 

咳嗽,痰多质粘,气促,口干不欲饮,唇甲紫暗,舌苔浊腻,脉滑。(1)避免情绪激动,防止七情太过与不及,因气滞可加重血瘀。(2)予丹参针穴位注射双足三里。

5、痰蒙神窍证

症状特点:神志恍惚,谵妄,烦躁不安,嗜睡,昏迷,或肢体颤动,咳逆喘促,咯痰不爽,痰白腻或黄,舌质暗红,脉细数。(1)针刺人中,间使,内关,丰隆等穴以开窍豁痰。(2)慎用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

6、脾肺两虚 

喘促,咳痰清涕,怕冷,舌淡,苔白润,脉沉无力。

(1)喘促短气可艾灸气海,关元,三阴交,肾俞等穴。

(2)脾气虚者因脾不统血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患者饮食情况。

(3)予穴位敷贴双肺俞,双脾俞,双足三里穴。

7、肺肾两虚

呼吸浅短,气怯声低,甚至张口抬肩,咳嗽痰自如沫,咯吐不利,或胸闷,心慌,舌淡或暗紫,脉沉细数无力。

(1)衣被不可过暖,以免汗出过多耗损津液。

(2)可艾灸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

(3)予穴位注射双足三里。

8、阳虚水泛证

症状特点:面浮,下肢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心悸,船咳,咳痰清溪,納少畏寒,怕冷,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

(1)艾灸大椎,肺俞,脾俞,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温阳化气行水。

(2)予穴位注射双足三里。

【饮食护理】

1、外邪内饮 宜进食清淡宜肺化痰止咳之品,如陈皮水,杏仁茶,茶叶蛋等,忌冰冻食品或饮料。

2、痰热蕴肺 饮食宜清热生津,化痰止咳之品,如梨粥,百合粥,罗汉粥,鱼腥草猪肺瘦肉汤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腻之品。

3、痰浊阻肺

 饮食宜剃湿化痰之品,如柚子,山药,橘红膏,柑橘饼,陈皮等,忌食糯米,甜食,肥肉等助湿生痰之品。

4、痰浊夹淤 

饮食宜活血祛瘀之品,如桃仁莲藕瘦肉汤,可多吃禽类,鱼类,核桃,花生,水果,蔬菜等,可酌情喝少量山楂酒,丹参酒等,以活血行气。

5、痰蒙神窍证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

6、肺脾两虚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忌生冷,肥腻与性寒冷之品。缓解期可食用补益肺脾的食物,如人参,沙参,百合粥,山药,党参粥。

7、肺肾两虚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之品,以龙眼肉炖虫草汤,忌辛辣肥厚之品。

8、阳虚水泛证 浮肿明显者应忌盐,水肿消退后可低盐低脂饮食,或食鲤鱼赤豆汤,赤小豆粥,薏仁粥,大枣粥等以利水湿。

【用药护理】

1、饮中药汤剂宜前后趁热服下,用药后宜加盖衣被。

2、痰热蕴肺,肺肾两虚中药汤剂宜温服。

3、痰浊阻肺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

4、痰浊夹淤中药汤剂宜饭后1—2h热服。

5、肺脾气虚及肺脾两虚中药汤剂宜温热服。

6、患者忌用镇静安眠药。

【并发症护理】

 肺性脑病

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瞳孔,神经反射,心率,血压,呼吸,尿量及皮肤色泽温度等变化,观察球结膜是否水肿,正确记录,并记录24h出入水量。

2.予开通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观察各类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以吸痰。

4.予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必要时协助医生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5.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神经错乱,狂躁,昏迷,抽搐,智力定向障碍等症状,患者烦躁不安时注意做好安全护理,防跌倒。

【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 引导患者适应慢性病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培养生活情趣,如培养听音乐,养花种草等爱好,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焦虑,紧张的情绪。

2、运动锻炼 平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或锻炼,指导患者慢跑,登梯,园艺,家务,太极拳,呼吸锻炼等,以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饮食指导 每日喝水1500ml以上,以稀释痰液,有助于痰液排出,指导患者每日根据自己的大便,舌苔,痰的颜色变化来衡量自己体内的寒热虚实,从而进行饮食搭配。

4、家庭氧疗 每日至少吸氧15小时,并应告知吸氧的流量,如何湿化,以及用氧安全的注意事项,如防震,防油,防水,防热等,家里有条件者可去海滨及林区疗养以获得清净,湿润,负离子较多的空气,促进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可缓解患者缺氧,气急等症状,告诫患者不宜去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的高山地区,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文尾.jpg

相关知识

台安县中医院中医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方案1
省中医“绿色护理”显身手
探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对过敏性鼻炎复发率的影响
糖尿病中医护理:中医养生花艺.docx
大足首个中医护理门诊 传承中医“绿色疗法”
中医育婴护理.pdf
糖尿病中医艺术:护理心灵美.docx
75例糖尿病足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
胃(空)肠造瘘护理常规

网址: 肺胀中医护理常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806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舌癌术后恢复语言功能要如何训练
下一篇: 注意!青少年膝关节痛不一定是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