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学写文学短评》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写文学短评》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描一叶之状,观全秋之景
——学写文学短评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短评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2.掌握写作文学短评的基本方法;
3.制定文学短评写作方案,尝试写文学短评。
课前阅读:
《着意点染,尽得风流一一<琵琶行>之琵琶女人物塑造技法短评》
讨论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什么
2、文章的评论角度是什么
3、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着意点染,尽得风流一一<琵琶行>之琵琶女人物塑造技法短评》
文学短评
概念: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具体作品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
深入了解,准确把握
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
议论为主
议论性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意象、手法及情感分析
吾乡乃自然:隐喻视角下的《归园田居》
《登高》文学短评
辛词的用典艺术——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
读《琵琶行》有感
《声声慢》的诗歌风格分析
初审:评价选题
下面是部分投稿文章的题目,你认为以下哪些文章选题可通过,并说明理由。
选题:明确角度、聚焦点、新颖
“选题角度”
形象特征
主题思想
构思技巧
语言特色
艺术手法
“聚焦点”
篇目/角度 意象/意境 结构 技巧 音韵节奏 思想情感 诗歌风格
短歌行 酒·朝露·月·乌鹊·山海 典雅 “忧”的反复咏叹 用典 比兴 四言 铿锵 时光流逝的感慨 一统天下的宏愿 刚健有力
归园田居 鸟·鱼·草屋·榆柳·桃李·村·狗吠·鸡鸣·户庭虚室 质朴 “归”的次第展开 白描 五言 舒缓平淡 厌倦官场 归隐喜悦 平淡舒缓
梦游天姥吟留别 湖月·海日·天鸡·石·花·云雨·日月·楼台 瑰丽奇幻 入梦-游梦-出梦 夸张 想象 七言为主 韵律自由 追求自由 超越人境 浪漫瑰丽
登高 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 悲壮 起承转合 对偶 七言律诗 对仗讲究 身世之悲 国家之忧 沉郁悲凉
琵琶行 枫叶·狄花·月 清冷 出场-乐技-自诉-共情 比喻 通感 七言歌行 节奏鲜明 天涯沦落失意 得遇知音感叹 落寞伤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浪·乱石·惊涛·酒 雄壮 景-史-情 用典 衬托 仄声韵 豪壮 追慕英雄、感慨自我、豁达之境 豪放雄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舞榭歌台·斜阳草书·金戈铁马 雄浑沧桑 古事—今事 用典 仄声韵 豪壮 壮志难酬感慨 安居一隅批判 慷慨豪迈
声声慢 酒·雁·黄花·梧桐·细雨 清柔 反复递进 渲染 叠词 多短句 轻柔婉转 国破家亡 忧愁苦闷 婉转凄清
小切口,聚焦点——选题策略
1.《梦游天姥吟留别》夸张手法的运用探究
2.《声声慢》叠词运用的特点和效果
3.千江有水千江月-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
4.浅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特征
5.崇高与秀美-试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声声慢》的美学意蕴
1.《梦游天姥吟留别》夸张手法的运用探究
2.《声声慢》叠词运用的特点和效果
3.千江有水千江月-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
4.浅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特征
5.崇高与秀美-试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声声慢》的美学意蕴
策略一:单篇单点
策略二:多篇单点
小切口,聚焦点——选题策略
策略一:单篇单点
策略二:多篇单点
选择作品中的特色之点
共同点的总结
第一段:苏轼与“乌台诗案
第二段:《念奴娇》上片的写景特点、手法分析
第三段:《念奴娇》下片的周郎形象、作者形象分析
第四段:如何理解“一尊还酹江月”的情感
复审:调整框架
经过“选题”初审,文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多重衬托”》进入到复审环节,作为负责该稿件的责任编辑,请你指出该文章行文思路存在问题。
开头“衬托”手法的定义与效果
第一重: 壮阔之景衬风流人物
第二重: 风流人物衬失意之我
第三重:江月永恒衬流逝之我
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多重衬托”》
阐释“评论点”核心概念
多层面拆解分析
依选题,展思路——搭建结构框架
思路:提出评论点并阐释——分析(多层面拆解)
依选题,展思路——搭建结构框架
仿照以上思路,尝试为以下多篇单点的选题搭建框架。
多篇单点:千江有水千江月-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
古往今来,声音是最难用文字描述的事物之一。音乐要文字化......
在第二段,诗人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时的乐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开头看似随意的弹奏却已经流露情感,勾起了读者的强烈的心理预期。紧接着又用一大段极尽渲染的描写,五次比喻,既富于变化又一气呵成,体现了作者源源不断的强烈的感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歌。”
终审:细改段落
文章《艺术与人生的“复调”重叠:<琵琶行>的音乐描写》进入到终审环节,开始进行细节修改。请你指出作者段落结构的问题,并给出具体修改方案。
古往今来,声音是最难用文字描述的事物之一。音乐要文字化......
在第二段,诗人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琵琶女演秦琵琶时的乐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开头看似随意的弹奏却已经流露情感,勾起了读者的强烈的心理预期。紧接着又用一大段极尽渲染的描写,五次比喻,既富于变化又一气呵成,体现了作者源源不断的强烈的感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歌。”
终审:细改段落
古往今来,声音是最难用文字描述的事物之一。音乐要文字化......
《琵琶行》中,诗人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音乐。“大弦嘈如急雨”及后面的三句,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这样的喻体,把音乐的节奏、旋律的变化、音色的清脆圆润都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不仅得到听觉的享受,而且得到视觉的美感。
其次“一切景语皆情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曲终,天地间似乎只有这浩渺的江水和一轮冷月,仿佛江心秋月也为乐曲中的情感所打动。这一句情景交融,不仅表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演技,而且突出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评论中心+叙述+分析+结论
明目标,精叙议——细化段落结构
1.叙
根据评论中心用自己的话有针对性地概述、简介、截取作品内容。
2.议:
(1) 分析:对作品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的有关特色逐步揭示的过程。
(2) 评价:则是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文学短评的中心论点。
总结:文学短评写作要领
选题角度:明确角度、聚焦点、新颖
行文思路:提出评论点并阐释——分析(多层面拆解)
主体段落:评论中心+叙述+分析+结论
练习:
运用上课学习的知识,利用《文学评论写作方案设计表》,以第三单元的篇目为例,为自己制定文学短评写作方案。
篇目 评论角度 题目 文章大纲 主体段落(以文章中一个层次为例) 中心


展开更多......

收起↑

相关知识

2025年《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3.1《百合花》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教学演示ppt课件
百合花画(精选19篇)
1《百合花》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3课《百合花》优质说课稿.pdf
1《百合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课《百合花》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学视频(精选11篇)
13画杨桃 课件(共20张PPT)

网址: 《学写文学短评》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89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卡通枫叶装饰下载
下一篇: 【24节气之文学】霜华砺志·文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