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小地老虎一年发生3~4代,老熟幼虫或蛹在土内越冬。早春3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一般在3月中下旬和4月上中旬会出现两个发蛾盛期。
成虫的活动性和温度有关,成虫白天不活动,傍晚至前半夜活动最盛,在春季夜间气温达8 ℃ 以上时即有成虫出现,但10 ℃ 以上时数量较多、活动愈强;喜欢吃酸、甜、酒味的发酵物、泡桐叶和各种花蜜,并有趋光性,对普通灯光趋性不强、对黑光灯极为敏感,有强烈的趋化性。
具有远距离南北迁飞习性,春季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由低海拔向高海拔迁飞,秋季则沿着相反方向飞回南方;
微风有助于其扩散,风力在 4 级以上时很少活动。
繁殖规律
成虫多在下午3时至晚上10时羽化,白天潜伏于杂物及缝隙等处,黄昏后开始飞翔、觅食,3~4天后交配、产卵。卵散产于低矮叶密的杂草和幼苗上、少数产于枯叶、土缝中,近地面处落卵最多,每雌产卵800~1000粒、多达2000粒;卵期约5天左右,幼虫6龄、个别7~8龄,幼虫期在各地相差很大,但第一代约为30~40天。幼虫老熟后在深约 5cm 土室中化蛹,蛹期约9~19 天。
发生世代
从10月到第2年4月都见发生和危害。西北地区二到三代,长城以北一般年二到三代,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年三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沿岸年四代,长江以南年四到五代,南亚热带地区年六至七代。无论年发生代数多少,在生产上造成严重危害的均为第一代幼虫。南方越冬代成虫二月份出现,全国大部分地区羽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宁夏、内蒙古为4月下旬。成虫的产卵量和卵期在各地有所不同,卵期随分布地区及世代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高低不同所致。
危害习性
该虫 能危害百余种植物,是对农、林木幼苗危害很大的地下害虫, 在东北主要危害落叶松、红松、水曲柳、核桃楸等苗木,在南方危害马尾松、杉木、桑、茶等苗木,在西北危害油松、沙枣、果树等苗木。
幼虫幼虫共分6龄,其不同阶段危害习性表现为:1~2龄幼虫昼夜均可群集于幼苗顶心嫩叶处,昼夜取食,这时食量很小,为害也不十分显著;3龄后分散,幼虫行动敏捷、有假死习性、对光线极为敏感、受到惊扰即卷缩成团,白天潜伏于表土的干湿层之间,夜晚出土从地面将幼苗植株咬断拖入土穴、或咬食未出土的种子,幼苗主茎硬化后改食嫩叶和叶片及生长点,食物不足或寻找越冬场所时,有迁移现象。5、6龄幼虫食量大增,每条幼虫一夜能咬断菜苗4-5株,多的达l0株以上。幼虫3龄后对药剂的抵抗力显著增加。因此,药剂防治一定要掌握在3龄以前。3月底到4月中旬是第1代幼虫为害的严重时期。
相关知识
西瓜地老虎怎么防治?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菊花地老虎
小地老虎的防治
白芨的生活习性
花卉有害生物小地老虎防治
小地老虎的发生与防治
小地老虎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 根盆网
光周期对小地老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地老虎介绍及其防治 地老虎防治方法
金丝猴的生活习性
网址: 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9733.html
| 上一篇: 昆虫记各种昆虫的习性, |
下一篇: 小孩大便有小白虫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