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雪葬》:这精神殿堂的坚守,高过喜马拉雅,长过雅鲁藏布…

《雪葬》:这精神殿堂的坚守,高过喜马拉雅,长过雅鲁藏布…

细节描写最感人

——拜读茂戈长篇小说《雪葬》有感

贾洪国

写文章犹如搓面条,要想长就得细。所以细节的描写是吸引阅读兴趣的关键。

早几年就阅读过几篇关于茂戈所著《雪葬》的评论和介绍文章,但一直没有机缘阅读到这本书。后来微信咨询茂戈,他说估计当当平台上有此书出售,于是下载当当App,终于买到了一本!



收到平台寄来的《雪葬》一书,按捺不住急切的阅读心理,在快递站翻看了几页,回到家后接着细细拜读。西藏人文和高原军旅于我而言,情缘都是殊胜和绵长的,因此养成了爱读西藏和高原军旅有关的书,一读就入迷,一读就走心。我的阅读习惯很特别,美词美句要记录,感动的情节喜欢分享。由此,我阅读时喜欢安静,需要不受打扰,这样思绪才能彻底松弛。才能随着作者的灵感移动和契合,才能全身心的去领略作者笔下的高原细节,才能与作者的情感脉搏同节律跳动。

川中大寒时节,持续干冬迎来新一轮降温降雨,几天的阴雨连连,有了农家炭火烘炉的陪伴,拿出《雪葬》细细拜读,跟随文字的跳跃,慢慢走进魔鬼峰哨所!

《雪葬》围绕西藏边防魔鬼峰哨所军旅日常进行情感细节延展,钟小鑫和金铸这两个人物塑造,一下子把我们经历过雪山哨所的老兵的心拉住了,让我们好像回到了哨所戍边岁月。凡有雪山哨所经历的人,就有魔鬼峰哨所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雪山有色,山峰有影,思念有声。正如《魔鬼峰上的男儿》那首诗一样,穿过军装不算好汉、上过雪山哨所才是英雄,刚毅与柔情,国家与自家,边关与内地……很快就进入了老兵们熟悉的故事情节。

被魔鬼峰哨所小鑫视为战友,茂戈用一条狗的描述,把哨所的寂寞,人间烟火,人性普遍心理体现的淋漓尽致!真是点睛之笔,阅后印象深刻,用动词的描写,替代了副词的口号,让人深信,让人亲切,让人佩服。

小黑病入膏肓,即将完成它生命轮回的一瞬,又遇到王排长带出哨所,遗弃于拉姆措,以至于小黑不想死去,这是生命本能,它想起了哨所,想着哨所的兵们,所以,小黑即使是在死亡的边缘,也不想离开,就是死,也要死在魔鬼峰哨所。

80年代的亚东卓拉哨所,战士们也养了一条叫浩浩的狗,一只藏区普通的小土狗,个儿不大,狗毛凌乱狗眼下有小黑圈,官兵说这是四眼狗。但机灵,通人性,可以陪战友站岗,可以带路下山随战士去背主副食,给寂寞的官兵带来了一丝精神安慰。罐头米饭,战士们宁愿吃不饱,也要让浩浩吃饱。后来我也多次写过关于浩浩的文章,后来退伍了,与卓拉哨所失去了联系,浩浩的后续故事就成了一个谜!

所以《雪葬》里的小黑,一看到关于它的描写,就想起了卓拉,想起了浩浩。这种特殊缘分注定的情结,能不叫人心潮澎湃?

普通读者都期待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亲历过雪山哨所的人都知道,那是想当然,意外和牺牲随时随地如影随形。“魔鬼峰”也是一样,犹如它的名字一样吓人,感觉这是作者早已为结局埋下的伏笔。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雪山哨所的气候多变,至今记忆犹新。打雷下雪,下冰雹,一会儿阳光直射,一会儿乌云密布,这都是常态,边防战士打趣说,雪山哨所的天气预报,神仙都预测不准。除此之外,哨所的自然环境还包括缺氧缺水、大雪封山、缺绿色蔬菜、缺文化生活、缺人气活力……魔鬼一般的环境,让官兵们在远离正常人生活的环境里,生存极度枯寂的人气活力,可以让人产生失语症,简单粗暴的“吼山”都不能成为哨所的活动项目,因为那里是边防,是国境线。那场面,孤独,悲壮,让人眼皮包不住眼泪。哨所官兵每次下山来,他们好像不知如何与人交流,在哨所却知道如何与雪山忠诚相守。

《雪葬》细节描写非常引人入胜,我不想尽快知道故事结局,因为知道了结局,就意味着故事快结束了。深受触动,就再次阅读,这样才能慢慢释放情绪,不会很快阅读到下一章节。

“哨所星”的描述,非常契合我们亲历过雪山哨所人的记忆。书中的“哨所星”,是金铸给魔鬼峰哨所上一颗无名星取的的名字。这是作者设置故事情节时的高招,也是延展魔鬼峰哨所故事的又一泉眼。

“坐在5120米的海拔高度融入黑夜,这个世界安静得只剩下我,只有头顶的哨所星在向我闪烁。这时,我向他述说,它向我述说,一首首诗歌在我的胸膛不断地酝酿。”我觉得“哨所星”不是金铸的灵感来源,是他触发灵感的一种神秘存在。“哨所星”是金铸的真实情感再现,是官兵与哨所的真实情感点缀,它是哨兵爱国情愫沉淀到一定程度后的境界。

我们亚东边防每个哨所都有“哨所星”,它是我们戍边军人的情感坐标。离开魔鬼峰后,哨所诗人金铸再也没有写出像样的作品来。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自从91年离开西藏边防军营,二十年间,居然没有写出一篇关于亚东的文章,当然,这里面原因很多,直到身体出了状况,没法进行体力活工作之后,才开始静下心来,翻看部队的相册,资料,厘清西藏军旅的记忆,于是才开始键盘的敲击,把雪域高原的军旅记忆,碎片似的,慢慢收集整理出来。

正如茂戈老师说,这不是因为我们懒——是因为西藏!多么精辟!多么一针见血!而也正是因为西藏,让我们这些在尘世漂泊的灵魂,终有一个向往的归宿;正是因为西藏,让不谙世故的我知道,这世间还有那样一片可以接纳我的圣土。

小说一般都会在某个人物的描写中,复印出作者的身影。《雪葬》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用细腻的心理描述、生动的副词刻画、龙门阵娓娓的叙述中,战士钟小鑫、哨所诗人金铸、山地作战高材生秦哨兵、在魔鬼峰哨所坚守16年的陈垚老班长等一个个边防军人活灵活现,放佛就是我同吃同住的战友。云端魔鬼峰哨所,不是被云遮掩,就是被云拥抱,魔鬼一样幻化套装,像有魔力一样神秘向往。而就在这样的生命禁区里,戍边将士用青春芳华,甚至生命热血,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边防高地,描画出忠诚和使命,谱写出高原边防军人伟岸的生命传奇。

小说中描写钟小鑫获得年度嘉奖,哨所首长当即将一个土豆当作奖杯,给小鑫颁奖这一段,精彩绝伦。我采访过一次哨所颁奖,他们的奖品是一颗大白菜。这和土豆奖杯,有着异曲同工。这个珍贵的细节,体现了西藏边防面临的艰苦、和恶劣环境。魔鬼峰哨所海拔5120米,亚东卓拉哨所海拔5400,同样是除了冬季,就是大约在冬季。夏天很短,偶有晴朗的天空,也只有让小草伸一下腰,仅此而已。

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依然雕塑似的的热恋着脚下这片多情的国土,在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的寂寞岁月中,熬过一个又一个大雪封山的季节轮回,坚守着初心,牢记着使命,担当着、奉献着、感动着!

军事题材小说一般都阳气太重,柔情单薄,但《雪葬》一书中,除了一群热血男儿及背后的军营为小说打造了满满的阳刚之气和正能量之外。书中仅有的几个女性,比如央金和小丽、燕子、小雪乃至钰儿,为小说注入了柔情的点缀,每个人的出现都可谓是恰逢其实,来匆匆,去匆匆,柔美的忧伤、磁性的惊叹。爱情方面的细节描写适可而止,但刻画的角色却灵动十足,热情的央金、美丽的小丽、可贵的燕子都是善良可爱的正能量,像魔鬼峰哨所雪山一样美丽纯洁。

茂戈的诗人身份,为小说的情感融入提供了佐料。书中以金铸的诗人身份,穿插了很多诗歌,这无疑是锦上添花,让小说的故事细节更加灵动,再现了西藏的诗和远方、有血有肉。譬如: 一位美丽的藏族少女/她/能把那姆措的清澈装进自己的眼睛/这是高原天地之间最初的造化/一瞟一瞄,都让我想起天使的温柔/这是最后的清澈,或许七月之后/ 这是我看到的唯一剩下的妩媚/小心!谁愿意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幸福的陷入她的眼睛里……

班门弄斧,才疏学浅,无法有力言说《雪葬》的梗概,于是用最诚挚的情感,再次拜读,为茂戈老师辛勤笔耕,倾情分享他的博大西藏边防情怀致敬!这精神殿堂的坚守,高过喜马拉雅,长过雅鲁藏布,心灯依然陪伴当代最可爱的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从心底去仰望。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贾洪国:1968 年生人,西藏军旅五年,双流县报记者十年。出版有个人文学集《 一花一世界 》《 人生足迹 》 《 风兮雨兮》。近年来,主要精力用于采写《寻访战友故事集》,目前已完成了《军旅宥坐——寻访战友故事集》两册,50万字已汇编成书。因为“人在变老,军旅的记忆却永葆青春!”把文字当成爱好经营,把生活当成诗意品味,一念花开,一念云起,在时光中拈花微笑,能穿透岁月漫漫的尘埃。


作者:贾洪国

相关知识

西藏的自然保护区二:自然博物馆——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建筑师、工程师、歌手、大学生…  喜马拉雅声音背后的故事
始祖鸟“炸喜马拉雅”惹众怒:商业傲慢与户外精神的背道而驰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桃花开了 中国最美的春天来了
探路“耳朵经济”,喜马拉雅走过的“黄金一年”
喜马拉雅怎么解除微信绑定 喜马拉雅帝王花几年开花
喜马拉雅雪松
梅花的品质和精神(梅花的精神是什么)
以种草的名义,致敬喜马拉雅多彩的生命力
大御瓷器揭秘—这些年守艺人们坚守的“匠心精神”

网址: 《雪葬》:这精神殿堂的坚守,高过喜马拉雅,长过雅鲁藏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64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厉少宠妻,A爆了
下一篇: 送礼就送精神食粮,喜马拉雅新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