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音座莲
来源产地
蕨类莲座蕨科莲座蕨属植物福建莲座蕨,以带叶柄的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去杂质晒干。
生于林下溪边或阴湿的酸性土壤或岩石上。
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别名马蹄树、观音座莲、地莲花。

原形态
植株高2米以上。根茎块状,直立,簇生粗根。叶柄长0.5-1米,径1-2.5厘米,基部具肉质托,叶状附属物,下部具线状披针形鳞片,向上有瘤状突起;
叶片宽卵形,长0.6-1.4米,宽0.6-1米;羽片5-10对,长50-80厘米,宽14-25厘米,窄长圆形,具长柄,奇数一回羽状;小羽片20-40对,披针形,中部的长10-15厘米,宽1.2-2.2厘米,渐尖头,基部近平截形或几圆,顶部略弯,下部的短小,顶生小羽片分离,有柄,与下部的同形,具三角形锯齿;
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分叉,无倒行假脉;叶草质或纸质,干后绿色,两面光滑。孢子囊群长圆形,具8-10个孢子囊。孢子周壁薄,具小瘤状纹饰。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淡,凉。
去瘀止血,解毒。用于跌打损伤,功能性子宫出血;外用治蛇咬伤,疔疮,创伤出血。
《中药大辞典》
苦,寒。
祛风,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痄腮,痈肿疮毒,蛇咬伤,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华本草》
苦;寒;凉。
清热凉血;祛瘀止血;镇痛安神。主痄腮;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跌打肿痛;外伤出血;崩漏;乳痈;风湿痹痛;产后腹痛;心烦失眠
【归经】
心;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30-60g;研末,每次3g,每日9g;或磨酒。外用适量,鲜根茎捣烂敷或干根茎磨汁涂患处。
相关知识
观音座莲,见过吗?能清热凉血,祛瘀止血,镇痛安神
月季花除活血调经外,还有的功效是A.下乳消肿 B.疏肝解郁 C.散寒止痛 D.利尿通淋 E.凉血止血
清热凉血的牡丹皮
清热凉血,化瘀散结,祛风止痒——凌霄花
抗癌良药——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又生津,临床应用广泛
活血化瘀止血止痛
野颠茄,见过吗?能活血散瘀,镇痛麻醉
止血祛瘀明目片配方药理及临床研究
这些花竟然也能入药?花类药材大总结,值得收藏!
凉血止血的中药都有那些呢?
网址: 观音座莲,见过吗?能清热凉血,祛瘀止血,镇痛安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9706.html
| 上一篇: 峨眉观音座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下一篇: 观音座莲图片及养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