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薄刀峰景区员工补种兰花。本报记者 孙辰 摄
(长江商报 记者 罗义 通讯员 从余)今年4月黄冈市罗田县获“中国野生兰花之乡”称号后,该县薄刀峰景区野生兰花遭疯狂盗挖(本报曾报道)。昨日,记者深入薄刀峰进行调查。
薄刀峰海拔1404.2米,森林植被率高达9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合野生兰花类植物的生长,是公认的大别山兰花自然分布的集中区和观赏景区。
空气中隐隐有草木的清新气味,耳边不时传来鸟鸣之声,记者开车沿山路行驶搜索近10公里,始终未见一株兰花的身影。
上山找兰花得凭运气
“现在想在路边找到野生兰花不太可能了。”在景区山路边拉土施工的几位居民得知记者来意,用手指了指山上,“上山找也得凭运气,没有当地人带路,你们根本找不到”。
所幸,景区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48岁的周红林,他是薄刀峰林场分管旅游及宣传的副场长,从事护林、育林工作30年,他不仅养兰更爱兰,被当地人称作“兰花活地图”。对于记者上山寻兰的请求,热心的老周欣然接受。
“10多年前我刚调任到这个林场时,野生兰花还是随处可见的。”一路上,谈及兰花的保护,老周心生忧虑。他介绍,目前景区范围内居住有居民1000人,还有10余家私人山庄、酒店分布在山中,而林场职工仅70余人。
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从景区回龙岗的入口上山,攀爬到数十米高、杂草丛生的小山腰后,再从荆棘丛生的密林中穿行,一行人睁大了眼睛,深怕错过了脚下的兰草。高低不平的丛林走起来十分吃力,还要时刻防止被枯枝刮伤,矫健的老周将一行人都远远甩在了身后。半小时后,老周喊道:“找到了,这有一株。”他的声音令一行人都兴奋起来,大家迅速围拢过去,“这株花应该长了三年以上了,附近应该还有。”一行人立马在周围近百平米范围展开搜索,又先后发现两株野生兰花。
偷花者近期日渐增多
据了解,薄刀峰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圆梦谷”、“卧龙岗”、“锡锅顶”、“独尊山”几大片区,各区域游客步道旁均有野生或人工栽植的各类兰花,为该地的一大亮点。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两年闭园改造后,目前建成的步道共约20公里,已经正式开放一个月。
罗田县4月份荣获“中国野生兰花之乡”称号后,慕名而来偷采野生兰花的商贩和游人明显增多,“抓到了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景区没有执法权,只能劝阻。”该景区保安部一位负责人表示,不少老面孔今天刚被制止,第二天又来采挖。
景区被迫以承包制“护花”
昨日下午2点左右,景区内游人稀疏,记者和保安人员一同巡视至景区“锡锅顶”深处的一片竹林时发现,有数人正在用工具翻土,“不会是盗挖的人吧?”一旁的保安心里也犯着嘀咕。
一行人跑步靠近后才发现,原来是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补栽兰花,“真是防不胜防,昨天巡查时还好好的,今天就没了”,组织补栽的一位负责人一脸无奈地表示。一周前景区发起了“护兰行动”,将10多个部门一一挂钩对应的片区,谁负责的片区的兰花被人偷采了,就由该部门全体员工凑钱买兰花补种,“才一周时间,有的部门已经掏了500多元了”。
■分析
市场炒作致兰花价格飙升
野生兰花遭盗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其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并重,盗采者也正是受到了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其实上山采兰一直都有,不过现在管得严了。”罗田当地一位曾从事兰花销售的人士称,一直以来每到三四月,全国兰友、商人都热衷在罗田上山寻兰,“当地不少居民专门上山挖兰出售”。
野生兰花大多流向外地
“目前收购价每株约20—30元。” 据他透露,收购商在当地采挖人手中收野生兰花,转手的差价可达到数十上百倍,进入终端市场后价格则更高,由于当地居民对兰花习以为常,这些野生兰花大多流向外地。
研究了快半辈子野生兰花的周红林称,兰花靠离体繁殖,依靠种子繁殖的难题至今无人攻克,部分珍稀的变异品种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能产生。这方面老周做过实验,早在5年前,他花800元买过一株蕙兰双舌兰(一朵花两个花蕊),但精心养护一年后,次年却并没有开出同样的双舌花。
相关知识
罗田野生兰花遭疯狂挖盗 走半小时才寻得一株.pptx
野生兰花遭疯狂盗采 “活地图”半小时才寻得一株兰花
海南五指山:组培野生兰花抑制上山盗采行为
恶炒盗挖,空谷幽兰正在哭泣!
恶炒盗挖,植物界“大熊猫”报警!
野生兰花面临盗采等威胁
珍稀野生兰花面临盗采等威胁 越来越罕见
浏阳野生兰花资源遭破坏:上山狂采兰 下山论斤卖——人民政协网
珍稀野生兰花面临盗采等威胁 亟待更好保护
云南珍稀野生兰花面临盗采等威胁:野生兰科植物亟待更好保护
网址: 罗田野生兰花遭疯狂盗采 今上山找兰花得凭运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0188.html
| 上一篇: 鲜花养护:独占春的栽培技术以及注 |
下一篇: 一种濒危野生植物多花兰的快速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