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切花菊品种的光周期与花期调控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切花菊的光周期和花期调控。[方法]比较了广州地区常见的21个切花菊品种(11个小菊品种和10个大菊品种)光周期反应。[结果]根据短日照至开花的周数(即光周期敏感性),切花小菊品种可分为6~10周菊;大菊品种可分为9~12周菊类。为达到切花...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永快;王涛;兰婕;黄语燕;康育鑫;植物工厂内LED光调控在作物栽培中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23期 2 张留全;王晗璇;胡云鹏;周厚高;广东主要食用菊品种耐热性分析[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年01期 3 冯秀丽;王伟东;杜方;杨迎东;多头小菊鲜切花标准化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2018年02期 4 陈耀兵;菊花花期控制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14期 5 杨中义;王晨;李艳锋;张春来;吕晋慧;不同年份30d短日照处理对地被菊开花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6期 6 赵耀;吕晋慧;陈阳;任磊;李艳峰;3种短日照依赖型地被菊光周期调控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7 苏君伟;不同类型光源对切花菊‘深志’花芽分化抑制效果及开花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邝琦;王文通;乔志钦;余倩花;王凤兰;周厚高;21个切花菊品种的光周期与花期调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吴世新;毕晓颖;闫玉华;切花菊“神马”花期调控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7年06期 3 张道旭;陶承光;关柏莉;印东生;刘万国;赵兴华;尹东;光周期不敏感切花菊种质创新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4 吴文新,王洪铭菊花花期调控技术的研究概况及展望[J];福建农业科技;2001年03期 5 叶佩君;成都地区独本菊栽培及花期调控技术[J];现代园艺;2025年04期 6 丛大志;庄丽莉;梨树花期调控技术创新对提高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J];种子世界;2025年07期 7 花杰;安春明;牡丹花期调控试验分析[J];河南林业科技;2024年01期 8 杨东;刘艳玲;邓显豹;孙恒;刘娟;杨美;莲花期调控研究进展[J];植物科学学报;2022年04期 9 张波;祖兆忠;郝婧;武秀伟;蝴蝶兰智能温室花期调控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15年33期 10 万亚楠;菊花的花期调控方法初探[J];现代园艺;2013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碧琰;芍药花期调控研究概况[A];中国球根花卉年报2006[C];2006年 2 汪世杰;胡晋燕;叶子花的栽培管理及花期调控[A];2012北京园林绿化与宜居城市建设[C];2012年 3 孙丽丹;田艳艳;李永华;杨秋生;菊花花瓣中花期调控相关基因的克隆[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戴思兰;中国传统菊花品种的产业化之路[A];中国球宿根花卉研究进展2022[C];2022年 5 义鸣放;游捷;切花菊新品种栽植密度与切花质量的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6 李向茂;戴剑锋;罗卫红;陈发棣;顾俊杰;陆锦华;密度和定植期对温室单头切花菊外观品质的影响[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2002—2006)[C];2002年 7 杨再强;罗卫红;陈发棣;顾俊杰;李向茂;丁其峰;赵才标;陆亚凡;基于光温的温室标准切花菊品质预测模型的研究[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2002—2006)[C];2002年 8 姜贝贝;房伟民;陈发棣;植株营养生长天数对切花菊‘精云’花芽分化与品质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林希昊;李海清;杨梅;钟光波;日本神玛切花菊施肥试验研究[A];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其他热带经济作物产业发展论文集[C];2006年 10 葛维亚;陈林;杨树华;王甜甜;葛红;切花菊辐射诱变育种研究初报[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再强;温室标准切花菊生长发育和品质模拟模型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慧杰;切花菊连作障碍防控技术及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20年 3 赵永英;普通小麦光周期反应特性与相关基因序列及表达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4 Truong Xuan Sinh(张春生);燕麦光周期不敏感基因克隆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知;玉米光周期反应的遗传基础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6 田磊;基于多组学联合分析初步解析不同分子水平玉米光周期敏感机制[D];河南农业大学;2019年 7 郭志爱;小麦光周期基因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8 唐瞻杨;基于多组学分析光周期调控尼罗罗非鱼卵巢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20年 9 邢晓娟;高温抑制切花菊‘精の一世’侧枝发育相关候选基因挖掘与功能验证[D];南京农业大学;2019年 10 房伟民;嫁接对菊花抗逆性影响及切花菊栽培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楚桥;‘企剑白墨’花芽分化特性及花期调控研究[D];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8年 2 马玉磊;胭脂花生长发育和花期调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杨可鑫;切花菊减量施肥及低钾处理下的生理响应和分子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3年 4 苟婷玉;温室多头切花菊生长发育及外观品质模拟[D];南京农业大学;2023年 5 陈思宇;蜂窝型切花菊高频快繁体系建立及切花特性与品质量化[D];宁夏大学;2023年 6 马琦;少芽切花菊分枝性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20年 7 许竹溦;三种有机物添加对连作土壤性状及切花菊生长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9年 8 刘鹏;切花菊磷转运蛋白基因CmPT1的克隆和功能验证[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9 贺菡莹;比久和多效唑调控切花菊‘Mona Lisa Sunny’的株型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10 朱梦珠;切花菊‘白扇’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陆继亮;云南切花菊发展后劲十足[N];中国花卉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黄正秉;切花菊保鲜细节不容忽视[N];中国花卉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韩益;切花菊出口:联合协作才有话语权[N];中国花卉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寇亚琴;我切花菊对日出口遇难题[N];中国花卉报;2005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柏斌;打造全球菊花产品的航母[N];中国花卉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韩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菊花分会副理事长戴思兰让东方之菊步入新发展[N];中国花卉报;2017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柏斌;双稳成切花菊产业发展关键[N];中国花卉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吴雪君;山东菊花产业需多元化发展[N];中国花卉报;2017年 9 特约记者 柏斌;云南丰岛切花菊内增外减[N];中国花卉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黄正秉;清明节前切花菊价高位盘桓[N];中国花卉报;2014年
相关知识
一种利用光周期调控技术培育切花菊的方法
光周期对切花菊生长及开花的调控
植物激素对叶片衰老的调控及在切花菊保鲜中的应用
夏花型切花菊品种选育及栽培.pdf
光周期调控‘晨光’大花金鸡菊开花的初步研究
切花的花期调控技术
植物的光周期调控与开花.pptx
切花菊与切花百合生产中均运用光照时间的长短进行花期调控
光周期处理对兰州地区菊花花期的影响
切花菊新品种栽植密度与切花质量的研究
网址: 21个切花菊品种的光周期与花期调控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