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学史
此属仅有一种。外形和习性近似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些风毛菊属 Saussurea 植物,
但头状花序的构造,花冠,花药,冠毛,瘦果等特征都不同。按照前人记载,头
状花序中央有两性不育花,外围有多层雌花。实际此属除有具异型花头状花序的
植株外,也常是雌雄异株的,可仅有两性不育花或仅有雌花。在具有异型花的头
状花序上,不育的子房在花时和花后继续伸长,外围的瘦果反较短。
这些特性使此属在阔苞菊亚族中更显得突出。在阔苞菊亚族中,此属与阔苞菊属
Pluchea 比较接近,但花托的构造和花序的形状有显著的区别。根据此属的原作
者意见,从特征和分布来说,菊科的菜蓟族可能从旋覆花族起源。
在旋覆花族中,除具托毛的牛眼菊亚族 Buphthalminae 标志着此两族的关系外,
本属的发现也提供一个新的论据。
(2)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生,有时 2 茎成簇,近葶状,多少有叶。叶互生,基出
叶排列成莲座状,有齿或浅齿。
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近球形,具异型的小花,外围的小花雌性多层,结果实,
中央的小花两性,较少数,约 20-30 个,不结果实(常称为雄花),或雌雄异株,
全部是雌花或不育的两性花。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
外层草质,较内层稍短,内层多少干膜质。花托稍凸起,有繸状托毛,后几无毛。
两性花花冠长管状,上部宽天成钟状,有 5 深裂片,花药上端有附片,下端有短、
稍尖而非戟形的尾部;花柱不分枝,外面有乳头状突起。雌花花冠细长,线状,
上端有 3-4 细小裂片,外面有毛;花柱上端有 2 分枝,分枝扁,顶端圆形,边缘
有乳头状突起。冠毛紫色,有光泽,一层,有多数糙毛。中央的不育两性花子房
伸长,被疏毛;瘦果圆柱形或不明显四角形,被密毛。
(3)葶菊
葶菊(学名:Cavea tanguensis)为菊科葶菊属的植物。产西藏南部至四川西部(康
定、贡嘎山一带)。生于高山近雪线地带的砾石坡地、干燥沙地和河谷或灌丛间,
海拔 3960-5080 米。锡金也有分布。全草在西藏供药用,治头痛。
此植物最初发现于我国西藏和锡金交界地区。西藏所采的标本,形体较小,高不
超过 10 厘米,仅有两性不育花的头状花序常较小,径约 1 厘米。西藏常见的无
茎变型 f.AcaulisLing,叶小,卵圆形或倒卵形,长 1—2 厘米,宽达 7 毫米,边
缘有较密的齿,可能是适应高山环境的变型。四川产的植物较高大,茎生叶达
16 个。前人的原始记载(J.R.Drummont,1.C.)所述的冠毛特征有误。
5.球菊属(菊科旋覆花族植物)
相关知识
180.【植物界全系列】管状花亚科—旋覆花族(二):花花柴
【植物界全系列】菊亚科—春黄菊族:艾草
【植物界全系列】管状花亚科—菜蓟族(三):菜蓟
【植物界全系列】茄目—旋花科(一):刺旋花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杜鹃花科:杜香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科—薰衣草亚科
常见的菊科草本植物有哪些
【植物界全系列】菊亚科—春黄菊族(七):德国洋甘菊
【植物界全系列】树兰亚科—树兰族:竹叶兰
旋覆花的做法
网址: 179.【植物界全系列】管状花亚科—旋覆花族(一):艾纳香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563.html
上一篇: 《野花图鉴》——揭开179种野花 |
下一篇: 大型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生命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