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界全系列】葫芦目—秋海棠科

【植物界全系列】葫芦目—秋海棠科


葫芦目—秋海棠科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葫芦目

秋海棠科

秋海棠科(学名:Begoniaceae)共有2属约1400余种,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夏威夷秋海棠属只有一种生长在夏威夷群岛,其余的种类都属于秋海棠属。中国有约170种。



1.植物学史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秋海棠科分入堇菜目,分为三属:Begonia(秋海棠属)、Symbegonia(新几内亚属)和Hillebrandia(夏威夷群岛属)。最新的APG 分类法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将秋海棠科列入葫芦目,并将生长在新几内亚的Symbegonia属和秋海棠属合并。

秋海棠科几乎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因此种类尚不只这些。有许多种类被栽培作为观赏花卉。

2.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草本,稀为亚灌木。茎直立,匍匐状稀攀援状或仅具根状茎、球茎或块茎。单叶互生,偶为复叶,边缘具齿或分裂极稀全缘,通常基部偏斜,两侧不相等;具长柄;托叶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偶异株,通常组成聚伞花序;花被片花瓣状;雄花被片2-4 (-10),离生极稀合生,雄蕊多数,花丝离生或基部合生;花药2室,药隔变化较大;雌花被片2-5 (-6-10),离生,稀合生;雌蕊由2-5 (-7)枚心皮形成;子房下位稀半下位,1室,具3个侧膜胎座或2-3-4 (-5-7)室,而具中轴胎座,每室胎座有1-2裂片,裂片通常不分枝,偶尔分枝,花柱离生或基部合生;柱头呈螺旋状、头状、肾状以及U字形,并带刺状乳头。蒴果,有时呈浆果状,通常具不等大3翅稀近等大,少数种无翅而带棱;种子极多数。

3.秋海棠属

秋海棠属(学名:Begonia)是葫芦目秋海棠科肉质草本植物。秋海棠属植物多数为多年生肉质草本,常生于潮湿温暖的环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以云南、广西最多,主要分大花秋海棠、多花秋海棠、垂枝多海棠三类,有很多品种,如珊瑚秋海棠、四季海棠、球根海棠、丽格海棠、澜沧秋海棠等等,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草本,极稀亚灌木,具根状茎,根状茎球形、块状、圆柱状或伸长呈长圆柱状,直立或横生或匍匐。茎直立、匍匐、稀攀援状或常短缩而无地上茎。单叶,稀掌状复叶,互生或全部基生;叶片常偏斜,基部两侧不相等,稀几相等,边缘常有不规则疏而浅之齿,并常浅至深裂,偶有全缘,在基部叶脉通常掌状;叶柄较长,柔弱;托叶膜质,早落。

花单性,多雌蕊同株,极稀异株,(1-)2-4至数朵组成聚伞花序,有时呈圆锥状;具梗;有苞片;花被片花冠状;雄花;花被片2-4,2对生或4交互对生,通常外轮大,内轮小,雄蕊多数,花丝离生或仅基部合生,稀合成单体,花药2室,顶生或侧生,纵裂;雌花:花被片2-5(-6-8);雌蕊由2-3-4(-5-7)心皮形成;子房下位,1室,具3个侧膜胎座,或2-3-4(-5-7)室,具中轴胎座,每胎座具1-2裂片,裂片偶尔有分枝,柱头膨大,扭曲呈螺旋状或U字形,稀头状和近肾形,常有带刺状乳头。

蒴果有时浆果状,常有明显不等大,稀近等大3翅,少数种类无翅,呈3-4棱或小角状突起;种子极多数,小,长圆形,浅褐色,光滑或有纹理。

(2)分布情况

性喜温暖、湿润及半荫的环境,怕寒冷,不耐干燥,忌积水,生长适温为20~25℃,要求腐殖质含量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约1000多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以中、南美洲最多;中国约130多种,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极少数种广布到华北地区和甘肃、陕西南部,以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南部最集中。

(3)主要价值

该类群植物花朵鲜艳美丽,体态多姿,花期较长,易于栽培,长期以来作园艺和美化庭院的观赏植物。少数种类可供药用。

有一些引种栽培的秋海棠,各地习见栽培。

(4)秋海棠

秋海棠(学名:Begonia grandis),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植物。生山谷潮湿石壁上、山谷溪旁密林石上、山沟边岩石上和山谷灌丛中,海拔100-1100米。产中国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昆明有栽培。日本、爪哇、马来西亚、印度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①生长习性

生长适温为19-24℃,冬季温度不低于10℃,否则叶片易受冻,但根茎较耐寒。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迅速,茎叶茂盛,花色鲜艳。秋海棠对光照的反映敏感的。一般适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长,在强光下易造成叶片灼伤。另外对光周期反应也十分明显。在短日照和夜间温度21℃的条件下,花期明显推迟。由于自然生长与湿度较大的林下或沟谷地带。因此,野生种排水好,腐叶土层的林下或岩石缝隙中,对根部生长和发育极为有利。

②主要价值

a.观赏

秋海棠是著名的观赏花卉。矮生、多花的观花秋海棠,用于布置夏天、秋花坛和草坪边缘。盆栽秋海棠常用以点缀客厅、橱窗或装点家庭窗台、阳台、茶几,十分清新幽雅。如配装上优质艺术吊盆,悬挂室内,更显得可爱。在欧美除私人住宅区以外,还切去花、叶制作花篮或花束,是圣诞佳节馈赠亲朋的商品。在中国的江南庭院中,秋海棠常配置于阴湿的墙角、沿阶处,增添自然景色。

b.药用

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咳血,崩漏,白带,月经不调,痢疾,跌打损伤。

③植物文化

a.花语

秋海棠又称相思草。中国人予以“相思”、“苦恋”因其又名“断肠花”,故又寓意“断肠”。这在陆游与唐婉、宝玉与黛玉的相恋过程中,秋海棠都成为相思、苦恋的见证。法国人则将秋海棠视为真挚的友谊。欧美花语组合认为秋海棠是亲切、诚恳的意思。

b.诗词

清朝著名诗人纳兰性德《临江仙》词作:“六月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裙衩绿,犹裹泪绡红。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忪。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明清两朝是秋海棠的风光年代,人们常将之栽种在屋后或院落的背阴处。因为秋海棠易于栽种,折断的茎直接插入土中,往往能够成活。大片栽种之后不用精心打理,也可在每年秋天照常开花。清人编纂的《广群芳谱》中称:“性好阴而恶日,一见日即瘁,喜净而恶粪。”

革命志士秋瑾很是喜爱这种花,觉得自身的气质与秋海棠略同,还专门为之赋诗一首,既是咏花,又是言志:“栽值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平生不藉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5)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学名:Begonia fimbristipula)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产中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西、广东、海南和香港。生于山地山顶疏林下石上、悬崖石缝中、山顶林下潮湿岩石上和山坡林下,海拔700-1120米。模式标本采自广东鼎湖山和罗浮山(合模式)。



①药用

全草入药,有解毒、止咳、活血、消肿之效。

②营养

紫背天葵是一种很好的集营养保健价值与特殊风味为一体的高档蔬菜。

葵属于药膳同用植物,既可入药,又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品。富含造血功能的铁素、维生素A原、黄酮类化合物及酶化剂锰元素,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对儿童和老人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紫背天葵中富含黄酮苷成分,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癜。紫背天葵可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对肿瘤有一定防效。还具有治疗咳血、血崩、痛经、支气管炎、盆腔炎及缺铁性贫血等病症的功效,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更是把紫背天葵作为一种补血的良药,是产后妇女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

③食用

可以炒食用或者和其他原料合烹。

(6)水鸭脚

水鸭脚(学名:Begonia formosana)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植物,产中国台湾(台东、台北、宜兰、桃园、乌来、新竹、台中(日月潭附近)、台南、高雄、屏东)。模式标本采自台东(小林嘉茂)。中国云南也有云南小勐养保护区的大渡岗。生于阴坡林下潮湿地,海拔700-900米。

水鸭脚是秋海棠属观赏类中的观叶植物即叶片局部或整体颜色不同于普通绿色的植物,以观叶为主,叶片斑纹的点缀会使该种秋海棠在这一类群中显得更加突出。斑叶植物植物常以其迷人的叶斑和对室内环境条件的适应而被选作园艺观叶植物,秋海棠属是显花植物中的第6 大属,种类超过1500种。秋海棠属植物花叶兼美,是世界上广为栽培的重要园艺植物。

该植物银白色或淡绿色叶斑形成的结构基础是表皮层细胞与绿色组织之间存在细胞间隙,而这种结构使光线到达绿色组织时发生二次反射,在叶片表面表皮细胞边缘形成白色多边形状的光反射而不是普通叶片表皮细胞中央形成的白色点状光反射,使该区域相对周围的正常叶片区域偏白,而这种结构在赋予秋海棠属植物叶斑的同时又不影响其正常的光合作用。相对于因叶绿素残缺形成的叶斑,这种结构叶斑在生存上无疑是具有优势的。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葫芦目—秋海棠科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葫芦目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报春花科(上):点地梅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花荵科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岩梅科
【植物界全系列】天门冬目—天门冬科
【植物界全系列】锦葵目—瑞香科:沉香
【植物界全系列】姜目—美人蕉科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安息香科:植物学史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木樨科:连翘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葫芦目—秋海棠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75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详解——认识木本16种海棠花名称
下一篇: 秋海棠花有其他品种吗?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