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谷子NBS类抗病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锈菌胁迫中的表达

谷子NBS类抗病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锈菌胁迫中的表达

【摘要】: 核苷酸结合位点(NBS)类型的抗病基因是植物抗病(R)基因中最大的一类。利用抗病基因的同源序列(RGAs),获得NBS类抗病基因的同源序列,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可为进一步克隆R基因及其介导的抗病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谷子2个基因组序列(豫谷1号和张谷)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含有NBS结构的RGAs,并分析了其数量、类型、系统进化关系等。通过geNorm、Normfinder、Bestkepper3个软件分析了25S rRNA、18S rRNA、17S rRNA、GAPDH、ACTB和UBQ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确定了适于定量分析谷子基因表达的内参基因。利用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对其中2个NBS类RGAs在谷子抗锈过程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为明确NBS类RGAs的功能及其在抗病过程中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利用同源序列比对,从豫谷1号中获得了269个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s),从张谷中获得281个NBS类RGAs。将2个谷子品种中所获得的NBS类RGAs进行比较,发现164个基因的序列相似度达90%以上,其中72个基因的序列完全相同。2.将所获得的NBS类RGAs进行分类,确定了所获得的基因序列可分为6种类型:CC-NBS、CC-NBS-LRR、NBS、NBS-LRR、TIR-NBS和Others。分析发现,CC-NBS-LRR类RGAs的数量最多,TIR-NBS类RGAs数量最少。豫谷1号共有87个CC-NBS-LRR类同源基因,占总数的35%;张谷中有81个CC-NBS-LRR类同源基因,占其总数的29%。豫谷1号仅有2个TIR-NBS类同源基因,张谷中没有TIR-NBS类同源基因。3.通过对所获得的NBS类RGAs进行物理定位分析,发现位于第8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最多(豫谷1号86个,张谷112个),在第9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最少(豫谷1号8个,张谷12个)。对来源不同的同一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仅有少数基因存在位置颠倒。通过对所获得的NBS类RGAs进行分析发现,豫谷1号中有161个基因是以基因簇形式存在于基因组中的,共形成了34个基因簇;张谷中有151个基因形成了28个基因簇。其中最大的基因簇均位于第8条染色体上,分别含有12、16个基因。4.利用Q-PCR技术,对谷子ACTB、UBQ、17S rRNA、Gapdh、18S rRNA和25SrRNA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25S rRNA在不同品种的叶片中表达水平最为稳定,其次是18S rRNA,因此25S rRNA和18S rRNA可作为基因表达研究的内参基因。研究发现,豫谷1号在接种锈菌后的不同时间时,18S rRNA的表达水平最为稳定;在豫谷1号不同组织中,17S rRNA的表达水平最为稳定。5.对NBS-1(NBS)、NBS-2(NBS-LRR)基因进行Q-PCR分析,发现NBS-1、NBS-2在抗病品种十里香和感病品种豫谷1号中的表达规律基本一致,均为接菌后表达水平显著下降,随后表达水平逐渐上升;且在抗病品种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初步确定NBS-1、NBS-2为谷子抗锈病相关基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1234187246572142592

1289887145204383744

1289887717202591744

相关知识

谷子NBS类抗病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锈菌胁迫中的表达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毛华菊CvCRY2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桂花OfFCA基因的克隆及在花芽分化时期的表达分析
大豆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研究
桂花OfAP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花生响应青枯菌侵染的转录组分析和抗病相关基因挖掘
梅花花朵抗寒性评价及响应低温胁迫关键WRKY基因筛选
我国百合属植物资源评价及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的研究
桂花OfABFs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网址: 谷子NBS类抗病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锈菌胁迫中的表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94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摘得未来科学大奖的“抗病小体”,
下一篇: 7.植物逆境生物学及遗传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