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薯莨
别名白米茹粮、山仆薯、山薯、板薯、地遍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寒
毒性有毒

薛春苗 | 主任药师 药学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级甲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痈疽肿毒,梅毒,下疳,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或煎水洗、研末调涂、熬膏贴。
注意事项禁内服。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薯蓣碱,薯蓣碱-N-氧化物。
药理作用1、中枢兴奋作用:本品所含薯蓣碱对大鼠、小鼠均可引起防己毒素样惊厥,表现阵挛性和不协调的惊厥形式,大剂量可产生强直-阵挛性发作,在接近惊厥剂量时有某些催醒作用。
2、其他作用:薯蓣碱皮内注射对豚鼠有局部麻醉作用;能增强肾上腺素对麻醉猫的升压作用,而对离体豚鼠回肠则有对抗乙酰胆碱作用。对正常大鼠有抗利尿作用,1mg相当于100μu垂体后叶素。
毒理作用薯蓣碱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60mg/kg。
相关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洗疳圣药。敷疮,散热解毒,理痈疽恶毒,大疮,消肿。
2、《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伤肿痛,敷背痈,治下疳。
3、《广西民族药简编》:研粉冲开水服,治痢疾;研粉调醋搽患处,治皮藓(壮)。
相关配伍1、治蛇头疗,穿骨蛇:鲜白薯莨90g,和蜜搞敷患处,每日换3-4次。
2、治横痃便毒:鲜白薯莨30g,红糖15g,捣烂敷患处。(1-2方出自福州台江《民间实用草药》)
3、治湿疹:鲜地遍、垂柳叶各适量。煎水外洗。(《玉溪中草药》)
采收加工9-12月采挖,切片晒干或鲜用。
植物种属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白薯莨。
形态特征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大小不一,卵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外皮褐色,有多数细长须根,断面新鲜时白色或微带蓝色。茎粗壮,圆柱形,长达30m,有三角状皮刺。掌状复叶有3小叶;叶柄长达30cm,密被柔毛;顶生小叶倒卵圆形、倒卵状椭圆形,雄花序长可达50cm,穗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密被绒毛;雄花外轮花被片小,内轮较大而厚;雄蕊6,有时不全发育。蒴果三棱状长椭圆形,硬革质 ,密被柔毛;种子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顶部,种翅向蒴果基部伸长。花期4-5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沟谷边灌丛中或林边;野生或栽培。
相关知识
白薯莨的功效与作用
薯莨是什么植物
薯莨的用法
什么是薯莨
薯莨的功效与作用
薯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薯莨,又称红孩儿、染布薯,有4大作用,价值极高,农民要了解!
既是“止血药”又是“染色剂”的薯莨,形如山药状如芋,遇即采
【薯莨的功效与作用是否有毒】
薯莨(薯蓣科薯蓣属植物)
网址: 白薯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0043.html
| 上一篇: 小花盾叶薯蓣 |
下一篇: 白薯莨,白薯莨是什么,白薯莨的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