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伊春市生物多样性概况

伊春市生物多样性概况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我国开发最早的重点国有林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生态保障区,辖1市(县级)5县4区,林业施业区面积399.5万公顷,森林面积277.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3.8%,以红松阔叶混交林为主,保存了亚洲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天然红松原始林群落(如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分布有云杉、冷杉、落叶松等针叶树种及水曲柳、黄菠萝等阔叶树种。湿地资源丰富,总面积约17.46万公顷(占市域面积的12.8%),主要分布于汤旺河、呼兰河等流域及五营翠北湿地保护区、新青国家湿地公园等区域。湿地类型包括森林沼泽、草本沼泽、泥炭藓沼泽等,为中华秋沙鸭、白头鹤等珍稀水禽提供栖息地。作为小兴安岭核心地带和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伊春是我国寒温带针叶林与温带针阔混交林的重要分布区,承担着保持水土、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作为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水系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的关键作用,对国家及东北亚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生态资源与保护体系:全市共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3个(国家级12个、省级5个、市级6个),总面积67.1万公顷,占行政区划面积的20.52%。伊春林海浩瀚,全域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6000个以上(森林瞬间值2.7万个),享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天然氧吧”等美誉。

水域资源与水生生物:伊春市共有大小河流702条,面积约45万亩,可进行渔业养殖水面面积约9万亩,占总水域面积的17%。汤旺河是伊春市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为20557平方公里,河流长度492公里,伊春境内干流河长450.2公里。全市水资源总量为75.8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5.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9.02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18.31亿立方米。水温较为恒定:8—20℃,非常适合进行冷水、亚冷水性鱼类养殖,主要养殖品种有鳜鱼、细鳞鲑、虹鳟三倍体、柳根、泥鳅、黑龙江茴鱼、方正银鲫等。黑龙江嘉荫段黑斑狗鱼雅罗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2350公顷,核心区1271.9公顷,实验区1078.1公顷)及水域中栖息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氏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细鳞鲑、施氏鲟、哲罗鲑、七鳃鳗等,共同构成独特的水生生态系统。

陆域生物多样性:由于伊春自然生态良好、环境复杂多样,非常适合野生动植物栖息。目前,施业区内有高等植物177科595属1390种,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冷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杨、椴、桦、榆等,藤条灌木遍布林业施业区。兽类6目18科67种,鸟类18目49科274种,爬行类3目4科11种,两栖类2目6科1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原麝、紫貂、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头鹤、白鹳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猞猁、马鹿、斑羚、黑琴鸡、花尾榛鸡、鸳鸯、苍鹰、黄喉貂等54种,总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4种。中华秋沙鸭作为伊春市特有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誉为生态系统健康的“试纸”。此外,伊春市已知药用植物达700 多种,正积极打造中药材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推进7个良种繁育基地、6个规模化种植基地和5个野生药材抚育基地建设,中药材种植抚育面积达5.33万公顷,其中刺五加种植抚育面积新增10万亩,达到60.9万亩。

伊春市在生态过程与生物廊道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的关键节点,大箐山县、新青区等地为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濒危物种提供停歇与繁殖场所,新青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鹤鸣湖—松鹤湖”湿地廊道实现松花江与黑龙江流域的候鸟迁徙连接;小兴安岭山脉依托“丰林—凉水—红星”森林廊道为东北虎、东北豹等大型猫科动物提供栖息地连通性,1.5万平方公里的生态红线区域构成野生动物迁徙的核心通道;同时,伊春市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汤旺河流域退耕还湿、河道整治等措施恢复湿地功能以提升鱼类洄游和两栖动物迁徙能力,并依托“林长+河湖长+田长”联动机制建立“三到位、全覆盖”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强化森林、湿地、河流间的生态连通性,保障生态过程完整性。

社会生态协同发展:近年来,伊春连续五届20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连续三次捧回全国综治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同时,伊春还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又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生态环境局供稿)

相关知识

伊春市生物多样性概况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ppt
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丛书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课堂的设计.doc
生物多样性介绍.ppt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DOC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介绍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网址: 伊春市生物多样性概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472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园区第三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重
下一篇: “关注生物多样性,建美丽新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