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施用肥料中,以磷肥的有效利用率最低,当季作物一般只能利用10%~25%。其主要原因是磷肥的有效成分(水溶性磷肥)在土壤中极易转化成难溶状态而被固定,其固定的速度和形态,与土壤酸碱度(pH)、有机质含量以及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大小等有关。不过,磷在土壤中被固定而形成难溶性状态后,在适宜条件下(如微生物等作用下),又可以转化成速效磷,表现了磷肥供磷的长效性。因此,磷肥的施用应该根据土壤性质、作物特性、轮作制度、肥料品种、施用技术等综合考虑。尽量减少磷的固定,防止磷的退化,增加磷与根系的接触面积,提高磷肥利用率,是合理施用磷肥,充分发挥单位磷肥最大效益的关键。

(一)根据土壤状况施用磷肥
土壤的供磷水平、土壤氮磷比(磷为五氧化二磷)有机质含量、土壤熟化程度以及土壤酸碱度等因素与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关系最为密切。土壤有效磷,一般是指近期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部分磷,它与磷肥的肥效呈显著的负相关。
土壤供磷水平与磷肥肥效:土壤全磷含量与磷肥肥效相关性不大,土壤全磷量在0.08%~0.10%,磷肥都可以表现出增产效果,而速效磷含量与磷肥肥效却有很好的相关性。一般认为速效磷在10~20毫克/千克范围为中等含量,施磷肥增产;速效磷大于25毫克/千克,施磷肥无效;速效磷小于10毫克/千克时,施磷肥增产显著。蔬菜地磷的临界范围比较高,速效磷达57毫克/千克时,施磷肥仍有效。
在供磷水平较低,土壤有效氮与有效磷的比例氮磷比大的土壤上,施用磷肥增产显著,比值越大磷肥肥效越明显;在供磷水平较高,氮磷比小的土壤上,施用磷肥效果较小;在氮、磷供应水平都很高的土壤上,施用磷肥增产不稳定;而在氮、磷供应水平均低的土壤上,只有提高施氮水平,才有利于发挥磷肥的肥效。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磷肥肥效:一般来说,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5%的土壤上,施用磷肥增产不显著,在有机质含量小于2.5%的土壤上才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这是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磷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有机质含量小于1%时,有效磷含量小于10ppm(百万分之一),有机质含量在1%~2%,有效磷含量在1020ppm,大体上每增加0.5%的有机质,可相应提高5ppm有效磷,因此磷肥最好施在有机质含量低的低产土壤上。
土壤酸碱度与磷肥肥效:士壤酸碱度对不同品种磷肥的作用不同,通常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应分配在酸性土壤上,而水溶性磷肥则应分配在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上。在没有具体评价土壤供磷水平数量指标之前,也可以根据土壤的熟化程度对具体田块分配磷肥。
一般应优先分配在瘠薄的瘦田、早田、冷浸田、新垦地和新平整的土地,以及有机肥不足、酸性土壤或施氮肥量较高的土壤上,因为这些田块通常缺磷,施磷肥效果显著,经济效益高。另外,红壤田、黄泥田、鸭屎泥田、低洼冷浸田等都是缺磷土壤,施磷的增产效果明显。
其他土壤地块要利用土壤普查资料或进行土壤化验,在明确土壤磷素状况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施磷和施多少磷肥。

(二)根据作物需磷特性施用磷肥
作物种类不同,对磷的吸收能力和吸收数量也不同。同一土壤上,凡对磷反应敏感的喜磷作物,如豆科作物、豆科绿肥作物,糖用作物、纤维作物中的棉花,油料作物中的油菜,块根、块茎类作物以及瓜类,果树,桑树和茶树都需要较多的磷,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
其中豆科作物、油菜、荞麦和果树,吸磷能力强,可施一些难溶性磷肥。禾谷类作物不及上述作物敏感。而薯类虽对磷反应敏感,但吸收能力差,以施水溶性磷为好。某些对磷反应较差的作物如冬小麦等,由于冬季土温低,供磷能力差,分蘖阶段又需磷较多,所以也要施磷肥。
大田作物,施磷量的一般规律是:冬季绿肥作物(包括豆科以及萝卜等油菜)>一般旱地豆科作物>大麦、小麦>早稻>晚稻。水田轮作的早稻、晚稻连作时,磷肥重点用于早稻,晚稻少施或不施。因为早稻生长前期气温底,土壤供磷能力弱,如底肥磷肥施用不足,将影响禾苗早发。在较缺磷水田中,早、晚稻磷肥分配比例以2:1为宜,在不太缺磷的水田中,磷肥可全部施在早稻上,晚稻利用后效。
由于磷肥都有后效,且施于水田或旱地的磷的后效不同,因此要做好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在水旱轮作中,土壤经历着由干变湿和由湿变干的过程,水田土壤在由干变湿的过程中,渍水条件下pH的改变,水分增加,可使有效磷的含量增加;而在土壤由湿变干且冬季气温较低时其有效磷的含量常常降低,这就使得施在旱作上的磷肥对后作水稻有较大的后效,而施在水稻上的磷肥对后茬旱作的贡献较小。
因此,在南方水旱轮作地区,尤其是土壤中的磷以磷酸铵盐的形式为主的条件下,施用磷肥时,还应考虑到轮作特点。在水旱轮作中应掌握“旱重水轻”的原则,即在同一轮作周期中把磷肥重点施于旱作上,而以少量磷肥蘸秧根,以满足水稻苗期的需要,这样可提高磷的效果,能充分发挥增产作用。
在旱地轮作中,磷肥分配使用应根据作物的生理特性,吸磷能力及轮作制度而定,磷肥应优先施于需磷多吸磷能力强的豆类和豆科作物上,棉麦轮作中,重点施在棉花上;轮作中作物对磷具有相似的营养特性时,磷肥应重点分配在越冬作物上,如在小麦、杂粮(玉米、谷子等)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用在小麦上,后茬玉米、谷子可利用其后效。

(三)根据磷肥品种与性质合理施用
水溶性磷肥适于大多数作物和土壤,但对于吸磷能力差而对磷敏感的作物如马铃薯、甘薯等,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更为适宜,每亩用量一般在5千克五氧化二磷较为经济。一般可做基肥、追肥和种肥集中施用。
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最好分配在酸性土壤上,做基肥施用施在吸磷能力强的喜磷作物上效果更好,如油菜、萝卜荞麦以及苕子、胡枝、毛蔓豆等豆科作物。
同时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的粉碎细度也与其肥效密切相关,磷矿粉细度以90%通过100目筛孔,即最大粒径为0.149毫米为宜。钙镁磷肥的粒径在40-100目范围内,其枸溶性磷的含量随粒径变细而增加,超过100目时其枸溶率变化不大,不同土壤对钙镁磷肥的溶解能力不同及不同种类的作物利用枸溶性磷的能力不同,所以对细度要求也不同。
在种植旱作物的酸性土壤上施用,不宜小于40目,在中性缺磷土壤以及种植水稻时,不应小于60目,在缺磷的石灰性土壤上,以100目左右为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磷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六种磷肥施用技巧
果树施用磷肥注意事项
磷肥怎样使用才是正确
磷肥怎样使用才是正确的?磷肥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温室黄瓜栽培如何正确施用磷肥
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怎样正确使用磷肥
磷肥怎样使用才是正确的? —【发财农业网】
磷肥利用率低的原因,磷肥如何施用
网址: 磷肥正确使用方法:正确施用磷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6496.html
| 上一篇: 茶树科学施肥方案 |
下一篇: 2019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