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山里山外贵州人】邓伦秀:花“卉”绽放动人风采

【山里山外贵州人】邓伦秀:花“卉”绽放动人风采

  微信图片_20230620140419.jpg

1686110485806432.jpg

  [人物简介]

  邓伦秀,1969年出生,贵州省桐梓县人。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南明区人大代表。主持编写《贵州维管束植物编目》等专著。2016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享受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202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提要:邓伦秀扎根林业30载,致力于贵州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栽培技术研发、优良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等工作。2023年,她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邓伦秀将几朵茶花放进杯中,倒入开水。不一会儿,杯中的茶花慢慢舒展,香味弥漫开来。

  “这叫离蕊金花茶,贵州独有,曾经濒临灭绝,如今我们已经将它培育成功。”邓伦秀一脸自豪地说,这种金花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香气,滋味回甘。

  近日,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邓伦秀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伴随四溢的茶香,邓伦秀扎根林业30载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a37c8d4928febb671c9384fc3243cd3.jpg

在野外调查的邓伦秀,正在采集标本(受访者供图)

  制定8945种维管束植物身份证

  位于贵阳市南明区二戈寨的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绿树成荫,环境清幽。院子里栽种的不少珍贵树种,郁郁葱葱,既是一道美丽风景,也是科研成果的体现。

  邓伦秀的办公室,布置简单,窗边放置的几盆虎舌红却格外显眼,其中一株正结着火红的果子,惹人喜爱。

  “与植物打交道30年了,还是觉得新鲜。”邓伦秀笑着说,每天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观察一下虎舌红。

  1969年,邓伦秀出生在桐梓县一个普通家庭。邓伦秀从小懂事,成绩优异,1987年考上贵州农学院林学专业。1991年大学毕业,1992年被分配到省林科院工作,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林业人生。

  “林业人”好比一棵树,要慢慢成长。邓伦秀早期的工作,就是跑遍全省各地进行林业调研和考察,“这是学习和积累的阶段”。

  贵州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喀斯特地貌占国土面积约73%。复杂的地形地貌,良好的水热条件,孕育了贵州丰富的植物多样性。经过多年林业工作,邓伦秀意识到,“优良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的挖掘、保存和利用,对维持本地生态平衡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系统地收集、整理和修正贵州乡土植物物种信息,使植物分类信息管理规范化,自2004年开始,邓伦秀先后围绕“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调查”“贵州林木种质资源研究”“贵州维管束植物资源信息系统构建”等课题的开展,带领团队查阅《贵州植物志》《贵州蕨类植物志》《贵州各自然保护区科考集》和相关论文杂志等几百份文献资料。2007年,在中国林科院读博士期间,仍多次到中国林科院图书馆查阅《中国植物志》补充记录贵州植物物种。同时,她与团队成员深入贵州各地林区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并到相关标本室进行查证。

  十年磨一剑。2013年,邓伦秀牵头制定的“贵州维管束植物分类与代码(DB52/T820-2013)”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2018年,《贵州维管束植物编目》专著正式刊印出版,收录贵州维管束植物8612种,比原有记录增加了1956种,增加比例为30%。2022年,新修订的“贵州维管束植物分类与代码(DB52/T820-2022)”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增加记录了2014年至2021年,8年来发表的贵州新记录种与新种。

  从2013年的标准、2018年的专著、截止到2022年新修订的标准,记录了贵州维管束植物250科1845属8945种,该成果不仅为政府部门与相关单位的规划决策、研究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实现国际国内物种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奠定了基础。

  摸清10个自然保护区家底

  2010年,邓伦秀41岁。这是她工作经历中极为重要的一年。

  这年7月10日这天,历经3年辛苦读书,邓伦秀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就在这一天,省林科院领导打来电话通知她,叫她赶紧回院,协助院领导参与组建贵州省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团队。

  已过不惑之年的她,还是义不容辞参与到了这个光荣又艰巨的工作中。比起以前的出差调查,这次科考的工作强度大了太多,任务也更重。考察地点大都是森林茂密的地方,人迹罕至,而且一去就是一两个星期,白天跋山涉水,夜晚还要赶着烘烤标本、录入数据。

  这些年来,根据贵州自然地理特点、生物多样性分布以及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她协助院领导组织并参与了习水、纳雍、盘州市、印江、思南、桐梓、金沙、从江、榕江、江口等10多个县的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总体规划,以及贵州油杉河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不仅为纳雍、印江、思南、六盘水等地申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提供科学依据,更为贵州省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足贵州乡土植物领衔花卉研发

  “快看,它变色啦。”54岁的邓伦秀,面对眼前这盆虎舌红时,依然像个小姑娘一样兴奋。

  林科院后面,是该院建立的乡土珍稀花卉种质保存基地,用来栽培各种珍稀植物,虎舌红就是其中一种。邓伦秀将手中的一盆虎舌红慢慢转动,此前还是墨绿色的叶片,突然就变成了紫红色。

  “虎舌红的叶片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在光线的作用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颜色就不一样。”邓伦秀解释。

  能变色的虎舌红,还结出鲜红的果实,是一种兼具观赏性和药用价值的独特植物。不过,这种植物从发现到培育成功,走过了很长一段路。

  2004年,从江县首次发现野生的虎舌红植株。多年来,相关专家不断研究,希望能够将虎舌红培育成功,却未见效果。

  2017年,邓伦秀接手虎舌红的研究,2019年,利用虎舌红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培养而获得成功。2022年,“一种虎舌红成熟胚的愈伤诱导和分化及不定芽增殖方法(ZL202110400981.9)”还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离蕊金花茶,是邓伦秀的又一项科研成果。走进林科院花卉基地,离蕊金花茶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离蕊金花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2021年全世界仅存20余株野生个体,同样也是兼具观赏和药食两用的珍稀植物。1995年,省林科院在册亨县采集到离蕊金花茶的野生样本,1997年由中山大学的张宏达等分类学家将其定名,并认定为唯一分布于贵州、濒临灭绝的物种。

  为保护这一珍贵物种,邓伦秀领衔院花卉研发团队展开研究,在离蕊金花茶的苗种扩繁、高接换冠、林下仿野生栽培等技术上均取得重大突破。2022年,在桂林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南方)花卉苗木交易会上,离蕊金花茶盆栽花卉获得金奖。邓伦秀说,离蕊金花茶的培育和种植技术已成熟,下一步将在离蕊金花茶原生地册亨县进行推广,将其培育成当地的特色产业。

  多年来,作为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和服务“三区”科技人员的邓伦秀,带领花卉研发团队立足贵州乡土花卉种质资源优势,以野生、珍稀、优良的遗传材料及先进的科技成果为基础,通过选择、引种、繁育等树种选育手段,结合10多个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在全省各地开展引种、苗木繁育及栽培技术的推广示范。

来源 / 2023年《当代贵州》第21期

编辑 阮丹

二审 刘跃

三审 吴文仙

相关知识

【山里山外贵州人】邓伦秀:花“卉”绽放动人风采
邓伦秀:让贵州乡土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研究结硕果
花秀直播盛宴花卉之美绽放云端”
广东茗花秀花艺商学院学校简介
山地第二居所的共享绿化设计——以藏龙镇·湖山里绿化设计为例
花花世界花家姐国语LZ第05集全集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
成都警察张林秀:“秀”外慧中的窗口之花
花卉种植与养护全攻略:让您的花园绽放迷人风采
搭配秀禾的手捧花=秀禾服配什么捧花好看
万卉园:鲜花绽放蕴商机

网址: 【山里山外贵州人】邓伦秀:花“卉”绽放动人风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78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他们扎根深山30余载,只为守护杜
下一篇: 兰科植物的保护研究,体系建设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