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2015年09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冯荣成 刘清瑞 王璐 开通知网号
【摘要】:设小麦花后不灌水(CK)、花后5 d灌水(W1)、花后8 d灌水(W2)和花后11 d灌水(W3)4个处理,研究了小麦花后发生干热风时不同时间灌溉对麦田含水量、植株功能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风始发日(花后10 d)W1和W2土壤含水量高于W3和CK;干热风后5日W2和W3土壤含水量高于W1,W1、W2、W3土壤含水量均高于CK。与CK相比,各处理均能延缓小麦叶片的衰老,叶片功能期长短表现为W2>W1>W3>CK。各灌水处理均能延长小麦灌浆时间,表现为W2>W1>W3>CK,分别比CK灌浆期延长6 d、5 d、4 d。3个灌水处理的千粒质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CK,表现为W2>W1>W3>CK。与CK相比,W2增产26.5%,W1增产17.2%,W3增产11.6%。综上,小麦花后发生干热风时,不同时间灌溉对土壤含水量、叶片功能期及产量均有积极作用,其中W2处理效果最好。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柳斌辉;王变银;陈朝阳;张文英;春一水灌溉时间对冬小麦产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21年S2期 2 刘志良;李晓爽;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杨会英;李树宁;党红凯;春灌一水时间对冬小麦灌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年08期 3 成林;刘荣花;黄淮地区冬小麦最佳灌水日期模拟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06期 4 魏艳丽;王彬龙;蒋会利;李瑞国;张平;张安静;关中灌区灌溉模式对小麦绿叶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7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潇倩;冬小麦中后期降水匮乏年型的节水高产灌溉策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22年 2 郭双双;灌水量对小麦上三叶碳氮代谢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2年 3 刘志良;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21年 4 朱娅林;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旗叶活性氧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D];河南师范大学;201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荣成;浮光成;贾筱筠;王春虎;灌浆始期叶面喷肥对小麦成产因素及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22期 2 赵风华;居辉;欧阳竹;干热风对灌浆期冬小麦旗叶光合蒸腾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3年05期 3 任妍婷;吕金印;成健;水分亏缺对不同抗旱性小麦穗部光合及碳同化物转运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2年04期 4 赵俊芳;赵艳霞;郭建平;房世波;过去5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发生的时空演变规律[J];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5 赵娜;刘赟;我国小麦干热风危害及其防御措施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荣成;刘清瑞;王璐;小麦花后灌溉时间对土壤含水量、叶片功能期及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年09期 2 白红波;吕平安;吕元丰;朱昌涛;任永平;吕庆丰;叶优良;小麦花后叶面喷肥对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2年03期 3 卢奕霏;顾迎港;陈威;王娜;康珍;侯泽豪;张迎新;方正武;马东方;刘易科;朱展望;张改生;王书平;高温胁迫对小麦花药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0年04期 4 范玲玲;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22期 5 杨雪;王丁;刘春雷;张丽琴;王世杰;常慧萍;邢文会;韩鸿鹏;四种培养基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年12期 6 杨雪;刘春雷;王丁;张丽琴;王世杰;常慧萍;邢文会;付瑞敏;低温预处理和聚乙二醇处理对小麦花药出愈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年04期 7 王特;孙海龙;烟台地区苹果种植和小麦种植现状对比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7年07期 8 小麦花开[J];小学阅读指南(一二年级版);2012年09期 9 小麦花开[J];小学阅读指南(一二年级版);2009年05期 10 刘宁涛;赵远玲;车京玉;张起昌;田超;尹雪巍;代丽婷;邵立刚;小麦花药漂浮培养技术[J];中国种业;202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王敦亮;刘涛;张祖建;孙成明;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花后氮含量估算研究[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2 韩冉;汪晓璐;宫文萍;李豪圣;刘建军;赵惠贤;刘成;小麦花药发育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A];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C];2019年 3 赵林姝;何子伟;郭会君;古佳玉;谢永盾;赵世荣;李军辉;熊宏春;丁玉萍;刘录祥;小麦花药漂浮培养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效果研究[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4 申玉香;郭文善;周影;朱新开;封超年;彭永欣;盐分胁迫对小麦花后剑叶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A];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渭玲;梁宗锁;徐福利;旱地施肥对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生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孟维伟;张正;徐杰;南镇武;刘灵艳;高华鑫;郭峰;万书波;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A];2018年山东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7 贾秀领;姚艳荣;张丽华;马瑞昆;张全国;小麦花后土壤水分状况与籽粒灌浆过程关系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骆永丽;杨东清;尹燕枰;崔正勇;李艳霞;陈金;郑孟静;王玉竹;庞党伟;李勇;王振林;外源6-BA和不同用量氮肥配合对小麦花后叶片功能与荧光特性的调控效应[A];2016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9 王翠翠;陆海国;孟庆伟;杨兴洪;小麦亲本及子代光合特性研究[A];山东植物生理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植物生物学与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冯凯;王笑;周琴;蔡剑;姜东;渍水锻炼对下一代小麦花后渍水胁迫下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A];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艺菲;小麦OPR和L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抗逆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冯楠;小麦幼穗发育的转录组和miRNA调控网络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3 易媛;江苏淮北稻茬小麦稳产高产节氮的密度与氮肥调控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4 顾蕴倩;模拟弱光对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生产力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于利莉;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生长贮藏过程中的降解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6 刘盼;小麦穗型发育关键基因Q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7 李春霞;锰、铁和钼肥处理种子与叶面喷施对小麦生长与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8 陈坤梅;小麦高光效相关基因功能分析及TaSCL14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王秀波;干旱下氮素营养对不同穗型小麦苗期耐旱性的影响机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8年 10 王峥;陕西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性状和养分利用特性及其生理响应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雅雯;不同氮肥水平下小麦物质积累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品种差异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年 2 薛元夏;小麦RBCS基因家族的系统发育分析及TaRBCS11启动子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段夕贤;小麦不同灌浆期粒重基因的条件QTL定位及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4 孙清栩;小麦雄性不育突变体HTS-1中TaEPFL1基因的克隆、定位及表达分析[D];西华师范大学;2019年 5 黄国中;小麦和玫瑰花DFR基因的克隆及其用于转基因形态标记的验证分析[D];天津农学院;2014年 6 姚梦浩;江苏里下河农区稻茬小麦不同模式产量差的缩差调控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7 李瑞;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花后氮含量估测及产量预测[D];扬州大学;2019年 8 王思宇;基于品种、播期、密度探讨四川小麦分蘖成穗特性及高产群体物质积累特性[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9 胡博;麦棉两熟连续秸杆还田对土壤肥力与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10 张姗;镁缓解高温抑制小麦籽粒灌浆的生理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知识
氮素对花铃期干旱再复水后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特效植物营养素对菜心产量表观遗传及品质的影响
水分亏缺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棉花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聚糠萘水剂对不同积温带玉米花后叶片氮同化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滴灌带,正确的滴水方式,对棉花高产很重要选择合适的滴灌带,正确的滴水方式,对棉花高产很重要...
小麦赤霉病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
选择合适的滴灌带,正确的滴水方式,对棉花高产很重要
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切花百合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棉花高产?棉花干播湿出”模式下,为什么说选择合适的滴灌带和正确的滴水方式很重要?
网址: 小麦花后灌溉时间对土壤含水量、叶片功能期及产量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972.html
上一篇: 谈棉花灌溉 |
下一篇: 爱情花墙“长满”鲜花浪漫氛围拉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