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河南淅川:流动风景线 生态新画卷

河南淅川:流动风景线 生态新画卷

河南淅川:流动风景线 生态新画卷

2024年08月08日 08:4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丹江湖烟波浩渺,渠首闸雄伟壮观,滔滔“南水”,滚滚“向北”;环库区生态廊道内繁花点缀,蜿蜒曲折的道路沿绿而行,将沿途10个乡镇优势产业串珠成链,一幅旅游、经贸、农业等领域协作发展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据了解,河南省淅川县环库区生态廊道试验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已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建设也完成大半。项目的推进,标志着淅川县在“保水质、促转型、强民生”的工作主线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淅川县环库区生态廊道试验示范项目设计全长256.079公里,依托环库公路和天然生态屏障,按照“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思路,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大力度、全方位、高质量拓展绿色空间,规划出一条集林地、农地、湿地、园地等多种生态空间于一体,“人、路、景”和谐相宜的复合型生态廊道。目前,已经成功在香花镇环湖村打造了“丹境之眼”环库区生态廊道重要节点。

  “项目一期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使用京宛对口协作资金3000万元;二期总投资2200万元,使用京宛对口协作资金2090万元;三期总投资1600万元,目前已完成前期手续……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为库区群众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北京来宛挂职干部、淅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屈敏超介绍说,“生态廊道的建设把库区沿线各个景点如汤山湿地公园、丹江大观苑、八仙洞等旅游资源串珠成线,不仅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和拓展。”

  生态廊道的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淅川县积极引导周边居民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推动当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产业拉动、民俗支撑、特色美食、生态观光、民宿体验等多种乡村旅游产品,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生态廊道水美景美,一到节假日就有不少游客来看景赏景,很多都在沿线的农家乐消费,我的收入也因此增加了!”一位经营农家乐的当地村民说。

  未来,淅川县将继续深化与北京市等对口协作地区的合作,围绕“保水质、促转型、强民生”的工作主线,持续推进生态廊道等项目的建设。通过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福祉,努力将淅川县库区周边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人民生活幸福的示范区域。(王 冰 陆杨)

(责任编辑:秦宇雯)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相关知识

河南淅川:流动风景线 生态新画卷
绿美为笔绘就生态新画卷
“生态之笔”绘就西安高新绿色画卷
仙女湖区开展环湖路生态修复,打造绿美“流动风景线”
北京绿意盎然,百条花廊美化城市新画卷
河北梆子《花雅运河》呈现流动的戏曲艺术史
河南嵩县:修复水生态,打造“聚宝盆”
平舆县李屯镇:旧砖砌花墙 筑起乡村美丽风景线
武鸣区:农文旅融合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河南:以建设生态强省为目标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

网址: 河南淅川:流动风景线 生态新画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28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疫情倒逼赏花游转型升级 掘金赏花
下一篇: 唤醒绿水青山,让生态旅游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