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田斌专栏 · 观点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田斌专栏 · 观点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看点.jpg

ABUIABACGAAgi9qsmwYorpO9iAYwjAY4qQQ.jpg

作者|田斌〔海南省城乡发展研究会会长〕


编辑|李寒江〔南方影响力新媒体总编辑〕


摘要:花卉兼具了观赏价值与药食用价值,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适宜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当前,花卉旅游成为新型朝阳产业,发展速度飞快,前景非常广阔。我国对于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海南省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努力打造大型花卉旅游地,促使在花卉带动下,让餐馆、停车场、住宿等逐渐兴旺起来,增加民众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助力。本文首先分析海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花卉旅游产业的优势,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以及几点政策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海南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热带农业资源,不仅气候条件优越,而且阳光、水资源非常充足,享有“天然大温室”的美誉。正是由于此种地域特色,使得起成为世界上花卉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全省现阶段正在大力推进海口兰花产业园、金盛达花卉产业园、三亚兰花世界等,逐步呈现出竞争国际化的趋势。一、海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海南省花卉产业经过长达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具有区域性、集聚性、专业性的发展格局。海南省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基本完成了对全省现有花卉品种及质量的系统调研,而且广泛收集了近万份国内外的花卉品种资源,打造了一个设施健全的种质资源圈,经过几年的发展,外加新型技术手段的加持,花卉产品质量获得大幅度提升,而且花卉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三亚兰花、乐东金钱树、东方菊花等更是直接销往欧美国家、日本、韩国。海南热带鲜切枝在国内市场也比较受欢迎,其种植面积在我国占比全国面积约70%,销售额占比全国总额约80%,总销量的90%均销往国内外的20多个省(区、市)【1】。

现阶段,海南省共计有292家年营业超过500万,或者花卉种植面积达到45亩以上的大中型园林花卉企业,业务范围涵盖了设计施工、花卉生产、会议会展服务、深加工、旅游等。不仅如此,海南省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采取以花为媒、以花搭台的方式,为海南省的生态旅游产业、物流产业、酒店餐饮产业等均带来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不仅推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2】。由此可见,海南省花卉产业显著的集聚性发展特征,已经逐步成长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截至2018年,海口市花卉基地种植面积已经突破7万亩,年产值12.5亿元,亩均产值1.8万元。当前,海南省花卉产业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作为主要经营模式,产业发展趋势平稳有序,取得的经济效益、市场效益也较为理想。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省发展乡村花卉旅游产业的优势(一)地域与资源优势海南地区不仅有丰富的植物、劳动力、气候等资源,而且气候类型、花卉种质资源、鲜切花发展均属于海南的天然优势。海南省维管植物共计有6036种,隶属于243科1895属;本地野生维管植物4597种,隶属225科1429属,这其中大多数植物均可用于新品种花卉资源的开发,还有一部分是花卉品种是我国独特有的,彰显出产业开发显著的资源优势【3】。另外,海南省地处我国南部热带、亚热带交汇的边缘,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特征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而且全年没有霜冻,即使在冬季气候也非常温暖,气候条件适合诸多植物生长,因此也是最为理想的“北花南育”、品种驯化和育种的地区。此外,海南位于我国南部,是东南亚与中国大陆之间的连接枢纽,由于交通运输包括水、路、铁、空,因此也是东南亚同我国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的优越以及海运条件的便利,使之成为执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必经之地。最后,海南省地土地资源非常适宜进行热带花卉种植,除去中部山区之外,全省各地均具备发展地热带花卉产业的土地优势,尤其是待开发的荒地、闲置地,可以将其用于发展花卉产业,切实提升土地资源整体利用率。(二)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备基于海南金盛达花卉产业园发展花卉旅游产业,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水源充足。园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浇灌水,均是污水经过处理之后,用于灌溉花卉苗木,园区内的生活用水则是由城市自来水管网进行供给,充足的水源为产业园的生活与生产用水提供了切实保障【4】。第二,电力与通讯。产业园内现有高压输电线路为东西两个方向,为更好地适应照明的园区内照明设施的用电需求,生产环节所需电力是接市政110kv电力线,这样一来也进一步增强了供电安全系数,各功能区域低压电网之间设有连接线。在规划区域室外,其照明系统所使用的供电电源是来自就近地点的低压电缆,室外按照范围合理安装控制箱。不仅如此,产业园内当前已经全面覆盖了移动通讯信号、联通通讯信号,而且包括通讯电缆在内的通讯设施已经从旁而过,为开展通讯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交通方面。金盛达花卉产业园处在海口市龙华区丘海大道和绕城高速出入口位置,毗邻海南规模最大及一站式建材家具商城,距离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也仅有17公里,距离海口火车东站7公里,交通条件非常便捷。src=http___n.sinaimg.cn_sinacn20_521_w900h421_20180317_8db5-fyshfuq9244350.jpg&refer=http___n.sinaimg.webp_副本.jpg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乡村花卉旅游是立足于花卉产品以及花卉种植,打造以花卉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产品。其中,吸引游客走进花卉产业园,并且在游览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花卉种植、生产加工中,以此来获得截然不同的旅游体验,同时也可促使游客对销售贸易、民俗内涵等花卉相关文化建立深层次理解,进一步加快乡村花卉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进程,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提供强有力助力【5】。不仅如此,在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发展阶段,会逐步形成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下面笔者逐一展开分析阐述。(一)景观休闲模式在花卉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最为常见的发展类型即是景观休闲型,以泰国芭提雅东芭乐园为例,原本是私人修建的一座园林,由于占地面积大,种植了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以及热带花卉品种好,所以也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十大最美花园之一。现阶段,东芭乐园已经逐步发展为一个闻名的旅游圣地,既是观光游览的好去处,同时也可以用于举办会议、展览等【6】。海南省在发展花卉旅游产业过程中,也可以从泰国东芭乐园中汲取优秀经验,将花卉观赏作为产业园区主要活动的同时,辅之特色节庆活动,以此来突显产业园景观休闲性的特点。与此同时,根据景区内的地形条件,合理设计大面积花海、花镜,建造精致地花卉雕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美化景观。这一点海南省万宁市的兴隆热带花园就是比较成功的项目实例,花园景区内着重突出热带花卉观光,将旅游度假、科普教育等功能集成起来,打造为富有现代化特色的植物园。而且园区内仅热带观赏植物就有几十万株,热带植茂密、雨林沟谷幽深,奇花异草、珍稀植物更是数不胜数,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便可切实体会到大自然之美。(二)科普观光模式科普观光的花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强调以科普教育为主导,以四季花卉观赏为特色,通过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在花卉苗木研发阶段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以此来彰显产业的科学性、新颖性、趣味性,并且以各种各样的花卉作为道具,创新创作出风格各异的景小品,促使花卉的观赏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新加坡植物园是非常典型的科普观光型的花卉旅游产业,园内不光有热带植物,也不乏亚热带奇异花卉以及珍贵树木,而且种植种类超过两万种【7】。园内最具特色与吸引力的当属国家兰花园,仅名贵兰花品种就达到三千,总数达到六万株,植物园为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兰花展览,为游客带来极致地视觉盛宴。海南省在采取科普观光模式发展花卉旅游产业时,也可选择一种富有海南特色的典型花卉品种,在景区内针对性打造千亩花海、建设科研育种基地、花卉科普教育基地、花卉主题餐厅、花卉种植线下展销体验基地、亲自乐园、花卉景观区等,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赋予景区项目更多的海南特色,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达到“将博物馆迁移到大地”的目的,融学问于“田问”,努力将景区建设成为供学生、花卉爱好者及各界人士了解学习花卉生物属性及生态习性的科普性百花园,普及花卉基础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为园区的发展、城市旅游增光添彩,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花卉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此来带动酒店业、餐饮业及相关服务业同步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三)生态度假模式以花卉为核心的多样化体验产品是生态度假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比如花卉温泉、花田运动、花丛主题旅馆等项目均可纳入到花卉旅游景区中。海南省在以生态度假模式为导向构建花卉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可以从泰国曼谷巴真府的缤纷花世界中借鉴经验,其作为配套设施非常完善的度假村,园内不仅种植了大片五彩花田,而且很好地利用地形高差,使花田经过设计建造,呈现出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使得来往游客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一片五彩花海中。海南省级也可以根据景区所处位置的自然生态条件,努力将多个游览功能区集成为一体,比如花卉馆、舞韵馆、四季花海、百果园等,将景区打造为具有科普教育、观赏游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度假胜地,为周围民众郊游踏青提供好去处。(四)主题游乐模式主题游乐的花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注重游乐元素、运动元素在景区的融入。海南省可以在建设景区的同时,利用各种节日契机开展系列活动,以此来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利用颜色各异的花卉,打造缤纷多彩的花田,将壮观夺目的花田景观打造为景区的地标。不仅如此,各市县还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当地不同的特色优势花卉产业资源,定期举办热带兰花、三角梅等专类花卉博览会,打造海南专类花卉博览会新品牌,充分利用景区内现有原生态资源,比如田野、水库、山林等,将海南花卉文化、创意文化以多元化形式融入到景区之中,将花卉生产基地向农家乐、休闲旅游等相关服务业延伸,为游客直观展示海南专类花卉文化,使之有了再次观光的驱动力,将景区打造为度假天堂。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构建旅游产品体系相比于国外花卉产业较发达地区,我国由于在花卉生产、销售、加工、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根据花卉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了解到,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需要针对花卉旅游建设完善的产业产品体系,切实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具体到实践中,要求景区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景区功能区域,并且立足于各品种花卉生长特点合理设计观光线路图,打造特色旅游线路,让游客近距离感受花卉之美【8】。另外,重视挖掘花卉的多种功能,比如从迷迭香、留兰香、薄荷、牛至、罗勒、香蜂花、荆芥等唇形科的植物,在其枝叶、花朵、果实、根皮、树脂、木材等提练出来的具有很强的芳香性及挥发性的精油;或者将具有药用功能的花卉与食材进行搭配做成美味佳肴,达到“寓医于食”的效果。总而言之,要通过加大功能不同的花卉主题产品的开发,促使花卉产业链得到有效延长。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养殖技术,优质的淡水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观赏鱼。通过建设人工养殖场,为观赏鱼提供一个合理的生活环境。结合花卉园建设可开放观赏养殖区,可设置观赏、娱乐项目,以此来让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有所延长,提升消费水平的同时,确保园区获得理想化的经济效益。(二)改善园区旅游环境旅游服务质量是景区自身特色、文化内涵的客观体现,也直接决定了景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是景区在行业领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海南省在发展乡村花卉旅游产业过程中,应该积极通过优化景区旅游环境的方式,促使自身服务质量实现稳步提升,从而赢得游客的认可,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9】。基于此,要求景区尽快完善基础设备设施,丰富服务内容。首先从建设旅游服务中心、重新设计园区道路开始,在景区中适当投放电动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依次建设公共卫生间、指示牌、多媒体展示等设施,以及新增花卉文化展示牌、美食广场、娱乐大厅、游客体验室等,打造一流的硬件环境,让游客获得完美旅游体验。其次,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比如旅游导览、多媒体、WIFI全覆盖、线上预约等,为游客提供更便利的优质服务,让游客玩得安心舒心。(三)引进海南一流大学产业的发展需要优质人才作为支撑,实现校企合作,对于企业而言既可以吸引、选聘到更多优秀毕业生走进企业就业,对于学校而言也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平台,促使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使之具备适应、参与社会竞争的关键能力。海南省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企业应该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开启“农户+企业+花商”的合作模式,尽可能多地为当地民众提供就业机会,从根源处解决农户家人的就近就业问题,确保其经济收入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与此同时,相关企业还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开展产业管理工作的导向,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创新、锐意进取,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一流大学的助力下,相信海南花卉旅游产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将产学研用真正意义上深度融合起来,使企业与学校之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而以技术筑牢产业,以人才支撑产业,在精诚合作中相互促进,实现协同发展。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我国,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省份,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天然大温室”,由于海南在地域与资源方面的优势,赋予了其热带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条件以及无限潜力。基于此,海南省应该立足于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景观休闲式、科普观光式、生态度假式、主题游乐式的花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同时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推动当地经济水平的高质量发展,海南省还应该积极构建旅游产品体系、改善园区旅游环境、引进海南一流大学,以此促使热带花卉旅游产业实现蓬勃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主流,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增光添彩。ABUIABACGAAgmtqsmwYouKWWmwIwjAY4-Ag.jpg

作者简介:

田斌,民革党员,海口市秀英区人大代表,海口市龙华区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特聘教授,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首届体验员,海南省城乡发展研究会会长,海南田斌城乡建设工作室主任,鑫田(海南)教育培训集团创始人,《自贸港影响力》新媒体经济顾问。参考文献:[1]陈荣顺.花卉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旅游,2022,20(08):36-38.

[2]赵红梅.古城区花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J].云南农业,2022,(02):34-36.

[3]杨力潓,王婷,汤刘洋.花间共一梦,我在陈村等你——广东“花卉特色小镇”赋能乡村振兴[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1,(05):44-46.

[4]冯海清,余政强.乡村振兴背景下叠彩花卉基地的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01):42-44.

[5]马燕萍.苏中地区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实施策略[J].营销界,2020,(20):55-56.

[6]曾春山,徐扬,王代容.花卉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北方园艺,2018,(13):179-184.

[7]张如.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菏泽花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8]鲁延召,于璐恬.花卉产业助力旅游特色小镇的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34):91-92.

[9]张亚红,杨玉兰.生态旅游视野下河南省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18):94-95.

ABUIABACGAAg8Z7LmgYooIWO-wMwjAY4ngI.jpg

相关知识

田斌专栏 · 观点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乡村振兴科技惠农系列展(七)花色田乡创造乡村农旅美好生活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宣风镇:花卉产业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三角梅奏响“花满南羊”乡村振兴进行曲
从世界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花卉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3昆明花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圆满举办!
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例
门源县东川镇:“多元化”生态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发展建议汇总十篇

网址: 田斌专栏 · 观点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30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19康保“恋人花”文化体育旅
下一篇: 大洋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 冬季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