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江苏林业科技》 2021年06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陈智龙   董雨琴   陈凌静   黄启堂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为探讨城市化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热岛效应演变的影响,该文以福州、南京等城市为例,通过ArcGIS、ERDAS等软件,基于遥感影像和统计数值等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各城市2014年与2019年的城市地表最低温、最高温、热岛数值和热岛转移矩阵,矩阵包括强绿岛与强热岛所占面积、转入面积等,以及主成分特征值与贡献率等数据。结果表明:2014年和2019年研究城市地表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普遍呈现升高趋势;强热岛区面积的扩大源于由强绿岛区到热岛区的转化,强绿岛区、绿岛区、常温区、热岛区转向强热岛区的数值也呈现逐级递增的趋势,强热岛所占面积增加较大的是苏州市和宁波市,强热岛转入面积较大的是苏州市、常州市和济南市等;城市人口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成区面积、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工业用电量、道路面积6个影响因子是城市热岛变化特征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始群;林俊杰;基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城市公园水体营造方法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3年03期 2 王秋杨;王昆;复合生态视角下苏南城郊型乡镇生态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以无锡洛社镇为例[J];江苏林业科技;2023年03期 3 王华栋;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绿化土壤质量评价[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年07期 4 洪婷婷;黄晓辉;邓西鹏;杨义炜;唐翔;基于MSPA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热环境关系研究——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J];中国园林;2023年10期 5 仇国华;孙恺煜;曹智;周晨晖;物联网架构下植物景观墙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严思平;基于城市热岛效应和土地覆盖状态预测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22年 2 武心悦;陕西省不同规模城市热岛效应及驱动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3 张言进;绿化屋顶对建筑节能的影响[D];东华大学;2022年 4 苏艳;基于ENVI-met模拟估算安徽农业大学校园绿地微气候效应[D];安徽农业大学;202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宇;周德成;闫章美;中国84个主要城市大气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J];环境科学;2021年10期 2 马松超;城市热岛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以扬子江城市群为例[J];测绘地理信息;2021年05期 3 潘明慧;兰思仁;朱里莹;刘是亨;张雪;修新田;景观格局类型对热岛效应的影响——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0年06期 4 孙应龙;王慧芳;李根;栾庆祖;曹云;2000—2019年北京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环境生态学;2020年08期 5 潘莹;崔林林;刘昌脉;陈龙;张岭峰;基于MODIS数据的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8年12期 6 周毅;齐华;基于Landsat 8的成都市城市热岛时空格局变化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9年02期 7 刘苏庆;陈建平;李诗;北京城区2000—2014年地表温度反演及因素分析[J];地质学刊;2019年03期 8 姚远;陈曦;钱静;城市地表热环境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8年03期 9 李时雨;刘艳芳;孔雪松;陈奕云;刘格格;武汉市生态用地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测绘地理信息;2016年03期 10 刘宇峰;原志华;孔伟;孙铂;安彬;1993—2012年西安城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荣凤;许开鹏;迟妍妍;王晶晶;张丽萍;张力小;基于脆弱性理论的城市热岛评估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7年 2 龙志宇;欧阳水章;周斌;徐根生;永州市城市热岛效应分析研究[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瑜;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宏观动态监测和模拟预测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婷婷;典型收缩型城市的热环境变化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年 2 陈欢;生态斑块对城市微气候调节作用的影响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年 3 曾礼;夏热冬冷地区可持续中小学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智龙;董雨琴;陈凌静;黄启堂;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21年06期 2 刘施含;曹银贵;贾颜卉;周书寒;周天翔;北京市海淀区热岛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资源与产业;2020年05期 3 佟光臣;林杰;陈杭;顾哲衍;唐鹏;张金池;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常州市城市热景观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1期 4 但尚铭;但玻;许辉熙;仇文侠;环形热岛格局演变过程的遥感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5 秀田;热岛中煎熬的都市人[J];青少年科技博览;2006年Z1期 6 郭宇;唐明;王宏伟;侯梅芳;刘信杉;林毅;南京市冷/热岛格局的尺度效应研究[J];应用技术学报;2021年01期 7 沈中健;曾坚;1996—2017年闽三角城市群区域热岛时空格局演化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年04期 8 周小康;李靖;赵昕奕;基于小时温度数据的北京市热岛时空变化与土地利用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5期 9 任敏;聊城土地利用变化的热岛效用图像特征识别方法研究[J];科技通报;2016年11期 10 张兆明;何国金;肖荣波;王威;北京市热岛演变遥感研究[J];遥感信息;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静;魏敏;董平;王凤娇;上海市热岛环流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2 葛伟强;周红妹;杨何群;基于MODIS数据的近八年长三角城市群热岛特征及演变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风云卫星定量应用与数值[C];2011年 3 刘文军;李靖;代刊;海淀区近30年热岛增温分析[A];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C];2012年 4 仲跻芹;北京城市边界层热岛的数值模拟[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顾松强;谈建国;典型天气下上海城市边界层热岛特征研究[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徐祥德;程兴宏;丁国安;张胜军;城市建筑群分布与“次生热岛”环境效应[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张晶晶;窦浩洋;张恩洁;赵昕奕;杜尧东;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热岛特征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城市气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赖震刚;基于遥感技术的热岛效应与城市绿地、水体分布关系的探讨[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智利辉;车少静;陈静;严进朝;石家庄市热岛分布状况卫星遥感监测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潘卫华;李文;张春桂;林晶;城市上空热岛效应的遥感监测研究[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贾刘强;城市绿地缓解热岛的空间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吴耀兴;长沙市城区热岛成因及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侯依玲;上海热岛多尺度特征、可能机制及其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4 王志浩;山地城镇热岛特征与测评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史潇;长江三角洲气温精细空间化与热岛时空演变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2年 6 张瑜;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宏观动态监测和模拟预测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7 冯晓刚;城市热岛效应演变与成因遥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帅;县域热岛网络与生态网络的时空演变及其相关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24年 2 江文东;基于卫星遥感的长三角城市群热岛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D];东南大学;2021年 3 曾梦;基于MODIS数据的重庆市热岛时空演变及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赖佳梦;城市夜间地表热岛逐日演变归因分析与情景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20年 5 钟杰;基于MODIS的长三角城市群热岛特征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杨燕丽;基于MODIS数据的长三角地区热岛时空演变及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欧阳钟璐;武汉市热岛时空演变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响应[D];湖北大学;2020年 8 李亚男;2000-2020年武汉城市多中心的热岛时空分布及驱动力分析[D];武汉大学;2021年 9 周依婷;福州热岛效应动态及局地气候区(LCZ)对热岛的响应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 10 王栋;基于TM数据的莱州市热岛与土地利用覆盖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闫慧;专家为“热岛”降温支招[N];中国花卉报;2008年 2 袁文芝 实习生 张芳芳;五大热岛“烧烤”北京[N];科技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林培;平复城市中的“热岛”[N];中国建设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马佳 谭娜;北京诊治热岛[N];北京科技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迎;绿化为城市“热岛”降温[N];中国建设报;2003年 6 记者 林亚茗 实习生 何瑞琪 通讯员 王大海;广州雷暴形成与热岛有关[N];南方日报;2011年 7 方芳;城区五个“热岛”正在变凉[N];北京日报;2005年 8 记者 黄江林;天津:打造绿色生态屏障为城市“热岛”加湿降温[N];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 9 记者 陈璠;生态绿屏为城市“热岛”降温[N];天津日报;2021年 10 记者 李荣;城市不内涝 热岛有缓解[N];各界导报;2019年

相关知识

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浅谈杭州市城市热岛效应及其缓解措施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规律——以上海市为例
地表覆盖变化对城市热岛效应的贡献分析.docx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策略及其研究进展
城市热岛效应及其缓解措施
碳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docx
11.为什么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网址: 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581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范文
下一篇: 生境管理缓解了近自然恢复群落中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