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殷鹏) 4月26日,省环保督察组向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反馈了督察意见。督察认为,攀枝花市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改善,由2004年的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跃升为2016年的全国八个优良天数100%地级城市之一。不过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部分突出环境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主要存在6方面问题。
1 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
部分领导干部对环境保护法规了解不够,仍未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攀枝花市各级综合目标考核中,环境保护指标不同程度存在内容简化、比重偏低、分值下降等情形。
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职责未清晰划分,导致工作推进不力。部分职能部门环境保护职责履行不到位,在环保宣传、环保案件移送、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选矿企业监管、落后产能淘汰、油气回收、自然保护区项目管理、建筑施工抑尘、道路扬尘控制、入河排污口监管、农药化肥包装物监管,禽养殖禁养区划定、铁路货场面源整治等方面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
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力度不够
地方政府未严格履行报告制度,部分政府工作报告未提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部分企业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攀枝花市新开源物资再生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涉嫌向无资质单位转移废铅蓄电池,大互通钛业有限公司涉嫌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执行较差,工业园区未开展园区跟踪监测及跟踪评价,部分园区尚存不符合园区准入要求的工业企业,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执行较差。网格化环境监管落实不到位,抽查发现格里坪镇无环境问题台账、仁和镇未跟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钒钛高新区仅由3名执法人员对百余家生产企业实施日常监管。部分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不到位。
3 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
攀枝花市第二产业比重长期位于70%以上,攀钢矿业公司露天开采钒钛磁铁矿,扬尘污染明显;攀钢新钢钒公司焦炉存在散排,酚氰废水及钢花废水处理系统能力不足;攀钢钒业公司三防措施不到位,雨污分流不彻底;攀钢钛业公司冶炼炉出渣口收尘设施不完善。
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较低。201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比重为20.8%,较2013年下降9.6%,煤炭消费仍占主导地位,加之钒钛磁铁矿含硫量较高,2016年全市空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浓度仍居全省第一位。
城市规划建设先天不足,工矿区、居住区“犬牙交错”,园区周边仍有居民且管理不善。固废堆场扬尘防治差。201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仅为22%,目前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场90余处,堆存量约16亿吨,冬春季扬尘污染尤为突出。
巴关河渣场、攀钢西渣场扬尘防治措施不到位,7家选矿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未配套建设渣场、扬尘防治措施未落实的情形。选矿企业小散乱污染突出。攀枝花市盛亿鑫工贸有限公司在被责令停产后仍擅自生产;钒钛高新园区内11家选矿企业未配套建设尾矿库(干堆场);盐边县拥华建材公司未拆除全部违法排污管道;巴拉河流域76家需关闭的小选厂仍有54家未拆除生产设施。
4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城镇生活污水管网不完善。攀钢片区、西区南岸攀煤片区、金江片区生活污水未能进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主干管;盐边县红格镇污水处理厂因管网不配套已长期停运,场镇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直排;部分排污管道为明渠,雨污分流不彻底,大渡口、小沙坝、阳晨、盐边、米易等5家国控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在雨季严重偏低。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改建滞后。金江污水处理厂、渔门镇污水处理厂属“十二五”总量减排项目,至今尚未建成;大渡口、炳草岗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升级改造尚未启动。
园区未配套建设环保基础设施。钒钛高新区配套集中污水处理厂停运,部分生活污水直排,园区综合渣场运行管理不规范,进场道路建设滞后;其余7个工业园区未完全配套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
生活垃圾处理不符合要求。炳草岗垃圾填埋场无规范封场措施,12个简易垃圾填埋点及炳草岗压缩中转站污染防治措施未达到规范要求。
5 生态保护工作推进缓慢
自然保护区违法项目问题长期未解决。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攀钢矿业有限公司石灰石矿、巴关河渣场、飞碟基地、养牛场,仍在生产或使用;二滩省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内存在2个探矿权、2个采矿权,其中牛马场铅锌矿详查探矿权在保护区设立后取得,永兴砖厂采矿作业仍在继续。
矿山迹地修复进展滞后。2013年以来,全市关闭矿山87个,应进行环境修复项目59个,完成矿山环境修复项目仅2个。其中,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仍在使用的攀钢矿业有限公司石灰石矿迹地、已停用的格里坪采石场迹地均未开展生态恢复。
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不足。观音岩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不满足长江委下达的最小目标,大竹河水库下泄生态流量不满足环评批复。部分小流域水环境整治进度缓慢。马店河水质为重度污染(劣Ⅴ类);《巴拉河综合整治(2013-2014年)》方案进展缓慢,大部分工业企业至今仍未取缔,水质不达标。
6 生态安全隐患较为明显
区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攀枝花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系统脆弱,加上人为活动干扰,制约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排污口设置不合理。危险废物风险显现。大部分汽车维修企业未进行危废申报。尾矿库存在安全隐患。
督察强调攀枝花市委、市政府要抓紧制定整改方案,于督察意见反馈后30个工作日内报省委、省政府。同时,认真落实整改方案,做到整改到位、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每月报送整改进展情况。
截至2017年4月20日,对督察期间的信访投诉和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已立案调查49起,实施行政处罚35起,处罚金额441.5941万元,14家正在调查程序中。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件,行政拘留3人,行政问责2人。
相关知识
四川环保督察组向攀枝花反馈意见 已立案调查49起
关停“散乱污”企业 拆除乱搭乱建
督察追踪|湖北长阳对挖山采石区开展生态修复 确保还绿于民
柳州市鹿寨生态环境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攀枝花用心守护“一城青绿”
矿山变公园,攀枝花森林覆盖率缘何能在四川领先?
迎新春,攀枝花7万余盆鲜花增添仪式感
攀枝花订花,攀枝花网上订花送花速度快!
吴某不服宿豫区市场监管局对其举报假冒伪劣花卉肥料处理结果一案行政复议驳回决定书
四川:视生态为最大的财富
网址: 四川环保督察组向攀枝花反馈意见 已立案调查49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594.html
上一篇: 描绘黄河生态新画卷① | 滔滔黄 |
下一篇: 环境保护概论范文 |